探讨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优化及措施
2020-06-11吕鸿滨
吕鸿滨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财务管理被更多的企业管理层所重视,特别是内部控制制度已经成为多数企业规范经济业务的主要保障手段。而在实际工作中,个别企业由于重视程度、人才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使财务内部控制工作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企业应通过完善制度、培训人才等手段,不断优化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
关键词:财务内部控制 问题 优化措施
一、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未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在实际工作中,多数企业未能建立完善、规范的内部控制体系,即使个别企业照搬了先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但由于制度不符合企业实际经营情况,也常常未被企业各部门实施,无法发挥内部控制制度应有的作用。同时,在多数企业中,各部门及管理层常常认为内部控制只是财务部门的一项工作,正是由于观念上的陈旧,造成企业各部门未能给予财务内控工作必要的支持,严重阻碍着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此外,个别企业管理层虽然能够提高对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视,但由于企业内部缺少对内控工作的考核、奖惩机制,造成企业部门参与内控的积极性缺失,造成企业制定科学、规范内控制度成为一纸空文。
(二)企业预算管理方法有待创新、规范
企业预算管理不科学也是阻碍着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目前,企业预算管理目标与预算指标之间缺少必要的联系,造成企业预算执行结果与预算目标严重的脱节,无法发挥预算管理对于控制经济业务的作用。再者,个别企业仍使用增量预算编制的方法,每年的预算只是在上一年决算金额的基础上,作出一定的调整,这就难以真正与企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相契合,而且一些预算人员所采用的预算管理方法不科学,不能很好地加强对于预算管理工作的控制,不利于财务内部控制工作有效性的提升,针对这类问题同样需要有关部门加以重视。
(三)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人才队伍素质低下
再完善、科学的制度也是需要具有一定专业技能且遵守职业道德的工作人员实施方可发挥作用。而目前,个别企业财务人员为年龄老化、非专业人士担当,无法及时掌握内部控制相关理论与政策,制约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作用的发挥。因此,如果企业财务人才无法适应内部控制工作,则会在日常经济业务中出现一定的管理漏洞,一来无法真正发挥内部控制制度作用,二来会给个别工作人员贪污舞弊提供了机会。同时,由于个别企业管理层对财务人才队伍建设缺少必要的重视,不但无法培养一支合格的内控人才队伍,而且还缺乏专业系统性的训练,这就容易影响到财务内控的实际效果。在实际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敷衍了事的现象,这就无疑严重影响了财务内控工作的质量,不利于企业健康长远地发展。
二、优化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措施
为了真正解决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企业应结合自身经营情况,针对不同问题制定一定的优化措施,以及时解决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企业经营目标的真正实现。
(一)企业应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企业应对自身生产经营流程进行详细的摸底,聘请专业人士为本单位设计、开发内部控制体系,并积极收集各基层生产车间、管理部门对内部制度设计在合理性及实施中遇到的问题等相关意见与建议,不断完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为实现企业最终经营目标提供制度保障。因此,企业管理层为了更好地发挥内部控制在会计核算、资产管理、防范风险方面的作用,应带头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并督促企业各部门认真按照制度实施,强化各部门之时的沟通与协作,以不断提高内部控制工作的效率,避免财务人员因制度实施不利出现差错,使得该体系的功能作用得以有效发挥。另外,要想真正完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还需要管理人员能够了解其中的具体工作内容,并且落实好奖惩制度,积极地调动内控人员的工作热情,进一步提高企业财务内控工作质量。
(二)提高企业预算管理的水平
企业应首先从预算管理方面优化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不断强化预算指标项目,使预算指标与企业经营目标相协调,提高企业预算管理的水平与效率,发挥预算对经济业务的监控作用。企业通过采用零基预算编制方法,每年对下一年市场行业、政府宏观调控、金融机构利率等变化进行调查,以此作為调整下一年预算指标的基础,保证预算指标具有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因此,企业管理层应不断提高对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督促企业各个生产、管理部门及时将第一手基础资料报送财务部门,以便财务部门及时了解预算指标变化因素。企业应从以下内容入手提高预算管理水平:首先,企业应不断创新预算管理的方法、方式;其次,企业管理层还应提高预算管理意识,通过内部审计、考核督促企业各部门、全体职工积极参与预算管理工作;最后,管理层应明确各部门在预算管理中的职责,避免因职责不清而出现部门之间推诿,确保预算管理目标的最终实现。
(三)不断提高企业内部控制人才业务能力
人才队伍建设是确保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企业应不断强化财务内控人才队伍建议,以保证财务人员能够适应内控控制制度工作要求,满足新时期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通过主动学习、掌握相关知识,树立财务人员内控风险管控意识,使其积极参与到企业内控管理、经营决策中去,具体而言,企业应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企业应定期对财务人员就内控知识等内容进行业务培训,督促财务人员不断更新内部控制相关知识与技能。其次,企业应在内部广泛宣传内部控制在规范核算、提高资产效率、降低财务风险等方面的作用,使企业财务人员从内心提高内控意识,调动企业财务人员落实内部控制制度的积极性。
(四)在企业内部强化财务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不仅应在财务部门树立风险意识,还应在企业整个部门、所有工作人员之间形成良好的风险防范意识。首先,企业应对潜在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估与预测,并可聘请相关会计专家设计、开发风险系数与指标,以便企业财务人员可以及时地发现企业经济活动中存在的潜在风险。
三、结束语
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管理层将管理会计理论引入企业经济管理中,特别是开始通过内部控制手段达到规范会计核算、确保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因此,企业为了确保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作用的发挥,应首先查找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积极制定优化措施,从制度建设、人才培训等方面入手,不断地扩充对于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方面的知识,并且能够结合自身的经验,加强财务的内部控制,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水平,更好地满足实际财务管理的需要,尽量降低一些财务风险,进而促进我国现代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云红.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具体优化途径[J].今日财富,2017.
[2]邱文.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其优化途径[J].中国国际财经,2017.
[3]柯结苗.企业会计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的加强措施分析[J].财会学习,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