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外合资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06-11何杰

财经界·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对策

何杰

摘 要:随着竞争压力不断加大,中外合资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也面临更多风险,为了有效防控风险,提升其经营管理水平,企业必须不断强化内部控制。中外合资企业本身就存在文化差异、组织结构独特等特点,其经营管理具有自身的特色。因此,在内部控制方面企业必须充分分析企业自身特点,对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了解,深入研究问题存在背后的原因。然后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技术,增强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意识,不断改善内部控制环境,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积极推动内部控制活动的实施。

关键词:中外合资  内部控制  存在问题  对策

一、中外合资企业与内部控制概述

(一)中外合资企业的含义

中外合资企业就是中外合营者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在我国境内共同投资、经营,依照投资比例获取利润、分担风险与亏损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成立的目的是加强经济合作与技术交流。当前,中外合资企业的主要形式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按照投资额承担公司债务的有限责任。

(二)内部控制的含义

内部控制就是企业的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全体员工,为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财务报告与相关信息真实完整、资产安全,促进企业经营效率与效果的提升,推进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过程。内部控制的本质是经济组织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政策、程序、措施、方法等。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目标是提高运营效率,防范企业面临的各项风险。在企业业务操作过程中可能引发错误、弊端,对企业运营具有重要影响的业务环节是内部控制的控制点,对企业财务结果具有重要影响的经济业务环节是关键控制点。

二、中外合资企业内部控制风险

(一)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环境是企业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开展内部控制活动的基础,如果企业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将受到不利影响。中外合资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更加注重战略目标的协同、企业文化建设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等。从中外合资企业的治理结构来看,其最高权力机构为董事会,在实际的董事会人员设置方面可能存在外国企业人数过多,而中国企业人数较少,外国企业人员支配合资企业,损害中国企业权益的问题。从文化建设来说,由于中外文化差异,企业的文化建设受到中外不同文化的影响,在具体的文化建设方面可能存在冲突。尤其管理层之间的管理思想与思维冲突等,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产生不利影响。由于文化与治理结构存在的差异,合资企业的战略目标也就无法有效统一,战略目标之间也无法实现有效协同,可能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中外合资企业在强化内部控制方面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指导内部控制活动的规范开展。但是,由于中外文化冲突与企业内部实际情况的影响,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同时,由于中外文化存在很大差异,在管理思想方面也各具特色。而管理思想的不同会影响到管理制度的建设,管理制度的不同会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产生不利影响。例如,中外合资制药公司的经济授权制度不统一,中外双方无法达成一致,中外要求制定的是逐级经济授权制度,而外方认为批准层级太多,影响管理效率,需要简化审批程序。双方在这一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导致管理制度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也受到不利影响,企业也就无法对资金审批工作进行严格的管控。此外,中外合资企业还可能存在超过一定金额的资金支付审批必须由外国人员审批的问题会增加内部控制制度的难度。有些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还存在制度制定过多、制度建设流于形式、很多制度无法有效落实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产生不利影响。

(三)信息与沟通不畅

信息与沟通是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对中外合资企业来说尤为重要。中外合资企业在地域、语言、文化等各方面存在重大差异,这些因素都会增加信息与沟通的难度,增加信息与沟通的成本。例如,外国企业派驻到合资企业的外籍人员经常在境内外之间往返,还有一些外籍人员长期生活在国外,处理合资企业事务时经常通过电子邮件、视频电话等方式进行,可能造成沟通不畅或者沟通不及时等问题,影响企业的沟通效率与管理决策水平,增加经营管理风险。

(四)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

风险管理机制的缺乏导致中外合资企业的信息传递不及时,决策与管理流程不规范,内部控制制度无法落实到位,导致内部控制无法发挥防范经营管理风险,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的作用。企业各部门对工作人员的职责划分不明确,也会导致工作人员无法顺利开展,增加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风险。同时,企业没有将风险管理与绩效考核、激励约束等机制结合在一起,导致风险管理工作方案没有有效落实,企业的内部控制活动也就无法起到防范风险的作用。

三、中外合资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有效对策

(一)改善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存在的基础是控制环境,控制环境由影响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的各项具体要素组成,这些要素的存在对企业制度、系统、政策、程序等运作产生影响,如企业文化、组织结构等。内部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活动开展的基础,企业要想加强内部控制,就需要从改善内部控制环境入手。企业的管理层应该根据自身特点与经营风格、经营理念等建立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的文化,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公司董事会应该明确内部控制目标,并将内控目标下达给企业的各部门,而企业的具体部门应该在内控目标的指导下设置合理的内控机构与工作岗位,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使工作人员在相关制度规范的指导下完成自身的工作。

企业的领导者还应该认识到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建立完善的培訓体系,加强对管理层与全体员工的培训,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与专业能力。同时,企业还应该加强对财务会计人员的培训,为企业建立一支能够胜任各项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工作需求的专业团队。在人力资源政策方面企业需要将激励奖惩机制与绩效考核机制结合起来,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激励与约束,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与责任意识。在中外合资企业中还会经常遇到跨文化沟通方面的困难,由于文化差异的影响,中外合资企业在内部沟通与战略经营管理决策方面需要充分考虑到中外两方面的因素,强化沟通,融合管理思想,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企业需要对员工进行跨文化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文化素养。同时,企业还应该加强东道国管理,充分考虑合资企业中外双方的利益,在经营管理中实现双赢。

在中外合资企业成立之初,企业需要考虑到治理结构的建设,对治理层成员进行合理分配,应根据投资比例合理分配企业的控制权,通过制定合作协议与规章制度确定双方的权责,实现共同控制、共担风险的目标。合资企业不断优化治理结构、加强文化建设有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协同,可以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产生积极意义。为了实现战略目标的有效协同,企业还应该对员工的思维方式、工作能力等进行充分调研,对企业面临的风险进行充分分析。根据这些具体情况确定内部控制目标,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强化内部控制。企业的董事会与高级管理层需要积极支持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为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组织机构方面董事需要积极发挥自身的监督作用,推动内部控制活动的实施。

(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中外合资企业在制定内部控制时需要充分考虑中外双方的情况,在制度建设方面求同存异、抓住重点,在充分考虑外方意见的同时,严格遵守我国的法律法规,按照我国的企业制度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从而适应中外合资企业的内部控制需求。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方面中外合资企业还需要考虑到灵活性,在重大事项上可以由中外双方共同审批,例如在重大金额支出审批方面可以建立共同审批授权审批的程序,确保双方利益得到最大保护,减少冲突经营管理中的分歧与冲突。

中外合资企业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时,需要充分分析企业的具体业务与内控流程,针对具体环节制定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使企业的具体业务开展更加规范有序。以制造公司的应收账款管理为例,企业在强化应收账款管理时需要建立相应的账龄分析与逾期催收制度。销售部门是应收账款的主要催收部门,财务部门应该加强对销售部门的督促与监督,促使应收账款尽早收回。企业还可以按照客户信息设置应收账款台账,对客户的应收账款余额增减情况及时进行登记,并根据客户的信息档案及时进行对账,全面了解应收账款的实际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回收应收账款,避免出现坏账等情况。

预算管理也是中外合资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方式,因此,企业还需要完善预算控制制度,加强预算管控。企业需要根据预算编制、执行、评估等具体流程建立并完善预算控制制度[5]。在每年度的年终企业需要对下一年度的经济预算进行明确规划,编制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预算方案,在预算方案中应该尽可能详细的包含各项具体的经济活动支出。在预算方案的执行过程中企业还应加强监督,促进预算方案的执行,确保预算管理制度落实到位。

(三)加强信息与沟通

在信息化时代,中外合资企业可以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信息沟通机制,提升信息与沟通效率与水平。首先,企业需要根据加强基础信息化建设提升企业网络化与信息化水平,通过信息化建设将企业的业务与财务结合起来,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有效防范业务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同时,企业还需要建立信息管理系统与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的统一管理与共享,提高信息的传递效率,促进企业决策效率的提升。对合资企业而言,视频会议是办公的重要方式,企业需要加强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的建设建立一体化的协同办公系统,实现境内外的高效协同办公。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中外合资企业还需要积极建立ERP系统,将OA自动化办公系统与ERP系统结合在一起,为企业员工沟通与交流提供平台。

中方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该充分考虑到合资企业的特点,充分尊重外籍人员,加强与外籍人员的沟通,促进双方的互相了解,定期召开会议集中讨论具体事项与情况,使人员之间的沟通渠道畅通,促进信息的高效传递,方便管理人员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做出正确决策。在内部沟通中财务报告信息沟通是一项重要内容,中外合资企业可以在每月召开管理层会议,对企业的运营情况进行沟通交流。财务部门需要对各部门的预算与发生费用之间的差异及时进行反馈,使各部门及时掌握本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以便及时调整预算执行方案。财务部门还需要建立预警机制,对超预算或即将超出预算的情况及时进行反馈,提醒各部门控制费用开支。

(四)健全风险管理机制

中外合资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多种风险,企业应该积极建立并不断完善风险管理机制。企业应该充分分析自身面临的风险,建立风险预测机构,聘请专业人员对风险及时进行预测与分析,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完善的应对方案,提升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降低各类风险对企业造成的危害[6]。在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前,企业需要首先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手段增强企业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使企业员工对自身工作过程中面临的风险进行全面了解,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中外合资企业在用印过程中会面临各种风险,因此,企业需要对废旧印章与在用印章等进行定期清查,对在用印章管理系统进行核查,检查系统登记情况与实物情况是否相符,严格防范用印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企业各类监督检查部门还需要加强合作,成立监督检查小组,对办公档案、会议室、库存等各种情况进行核查,及时发现印章使用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企业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对废印章需要及时刊登公告,使工作人员了解并及时掌握印章使用信息,减少印章管理不当造成的风险。在单证管理方面,企业需要加强单证管理制度的执行。结合内部绩效考核与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实际工作中的单证管理,对单证的遗失、超期等情况加强控制,减少这些不合规情况的发生。企业还需要建立历史单证档案,对既往单证管理台账进行全面梳理,对既往单证、遗失单证、销毁单证等进行登记归档,对单证管理资料进行分类整理。

中外合资企业在建立健全風险管理机制、加强风险管理的过程中,还应该积极利用考核与监督手段,使风险管理更加全面,促进风险管理方案的有效落实,推进风险防范与管控目标的实现,有效降低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内部财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中外合资企业的内部财务控制需要企业各部门的共同努力,需要部门之间加强交流、互相配合。

企业需要将考核制度运用到内部控制中,并根据实际经营管理业务的变化不断调整完善考核制度,并将考核工作与绩效挂钩,使管理层详细了解企业各部门的工作情况,使企业全体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与责任意识能够得到不断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减少实际工作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与问题。在完善考核制度的同时企业还应该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根据绩效考核等各方面的情况对工作人员实施严格的奖励与惩罚,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企业内部控制活动中,促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提升。在内部财务控制中企业财务部门还需要积极与企业其他部门加强合作,根据实际业务与财务情况制定规范的内部财务控制流程,充分考虑各部门的内控需求,促使内部控制活动在企业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得到有效实施。

四、结束语

内部控制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系统性工程,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需要企业从各方面进行充分分析,加强管理机构与制度的建设,提升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对中外合资企业来说,在治理结构与文化建设方面与其他企业存在较大差异,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需要充分分析这些差异带来的影响,增强内部控制意识,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不断强化内部控制,减少企业面临的风险,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高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学翠.中外合资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 2017(20):102-103.

[2]张婷凯.浅议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 2017(10):34-35.

[3]任艳华.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财会学习,2017(15):249-249.

[4]蔡悦娴.试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国际财经, 2017(20):124-125.

[5]吴永红.中外合资企业的内部控制探析[J].管理观察,2018,701(30):30-31.

[6]饶晓霞.试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学习,2018.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