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当代价值
2020-06-11王旭赟
王旭赟
摘要:从新唯物主义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是以实践为核心的唯物主义。在实践的基础上,分析和理解辩证法在当代生活和生活方式中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是非常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适用于当前的世界形势和国情,文章通过对辩证法与现实相结合的研究来探索其当代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当代价值
在2017年胜利结束的第十九届全国代表大会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新成就诞生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应用在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核心思想中得到了深刻体现。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总是随着新的基础,新的变化和新的时代意义而改变。根据实际国情,在中国,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深入参与政治,文化和经济发展。辩证思维理论不断形成中国化最新成果,丰富了人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辩证法中当代主客体关系的内涵
辩证法首先是一种哲学方法,用于處理哲学基本问题的方法,辩证法在西方的发展历史中呈三种表现形态:直观、反思以及历史主义形态,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既不是直观主义辩证法也不是反思主义辩证法,且马克思历史主义又不同于黑格尔的历史主义,是一种以人类存在作为辩证运动主体的唯物主义的历史主义辩证法。实践是人类的存在的基本方式,也是辩证法的基础,实践就像康德的“综合”活动,但又区别于以思维为基础借以范畴的综合,这种综合体现在人对自然的综合、以及社会对个体的综合,体现出人与自然的主客体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主体间关系。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深刻的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世界构成中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双发组成矛盾的统一体,人类认识、理解、改造自然的能力随着生产力的增长逐渐提高,自然的定义也随着人类的改造图景而变动,“人化自然”表明人在与自然一定层次上的某种联系尚未把握的情况下,改造自然。人类通过能动性将自己的目的强加于自然,使其适合人类的目的。无论是人类社会的平衡被破坏,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被破坏,自然的报复是不可避免的。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如何维护保护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则需要辩证的观点去阐述、解决这对矛盾。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发展理念指明了由发展冲突到走向和谐的方向,人与自然的双重价值得到共同实现的观念是对辩证法重要诠释。正是基于这个理念,近年来我国通过不断去产能,优化地区产业结构,对清洁能源行业的政策倾斜,实现了环境治理的飞跃,北京以及多地区的雾霾现象得到有效缓解,坚持适度原则,这对重塑当代人与自然关系有着积极的作用。辩证法以实践为基础,人们作为认识的主体,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追求世界朝着我们需要的一面发展,这就需要人们把握辩证法,围绕人与世界的对立统一关系,与时俱进把握矛盾的转化。辩证法正是时代下符合人们解决人与自然矛盾关系所需要的思维方式,也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科学理性思维方式。
(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指出:世界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作为生活在世界中的个体,个体之间的联系组成了社会范畴,这种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互影响并相互制约。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深刻理解相结合。从人与之间的关系,提取出独特的精神文化,我国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
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矛盾运动性
马克思认为,基于人们在各个阶段对世界的理解而存在的辩证法是时代的浓缩。辩证法不仅为人们发现各种矛盾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而且隐藏着以现实为基础的解决矛盾的方法。在长期的事物发展中,在两个否定之后,三个阶段— 肯定,否定和否定的肯定—作为一个循环出现。因此,事物发展方向的内在趋势是否定之否定的不断循环。我国改革开放经历了四十年的风雨,跨越一个接着一个阶段,翻越了多座大山,在解决了诸多矛盾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矛盾。2017年10月18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进入新时期、新阶段作出了重要判断并初步明确发展方向,“我们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与不充分的不平衡发展之间的矛盾。”唯物辩证法告诉人们,矛盾中起领导与统治作用的主要矛盾在于它规定并影响着其他小矛盾的存在与发展,唯有辨析和找出主要矛盾,才能找到正确破解复杂问题的方向。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首次提出矛盾变化表明,事物是运动的,矛盾是发展的。社会主要矛盾的改变,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的特点,反映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矛盾的转变表明,事物发展的大趋势是曲折前进和螺旋上升。重大社会矛盾的转变是一种动态的,客观的存在。但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为人们解决矛盾奠定了基础。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批判性,有助于人们及时把握时代脉搏,也为人们指出实现社会长久发展的道路。
三、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新时代意义
(一)辩证法对全球保护主义背景下的中国发展指引
党的十九大以来全球经济环境风云突变,以美国为首的国家政策风向由温和派转向激进保护主义,美国首先开启贸易战序幕,以经济自由为名,行经济霸权之实。美国以及部分西方世界,漠视中国和平崛起的现实,妄图通过经济封锁打压我国2025智能制造、两个“一百年”战略,试图通过经济制裁的方式限制我国经济发展,以区域政治封锁的手段压制我国国际话语权,刻意忽略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崛起的现状,无视当今已然转变的世界格局,罔顾西方资本主义全球霸权的终结这一事实,沉浸在挤压、剥削发展中国家的错觉中,妄图违逆时代发展的浪潮。世界图景是发展的,不是静止不动的,自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图景由单极发展到一超多强的局面,当时新的秩序随着时间的延展、社会的进步,形式也会发生变化,必将产生新的平衡。在诸多20世纪中叶逐渐发展起来的国家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模式在面对历史机遇时脱引而出,抓住宝贵的全球化发展机会,践行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中国化成果,取得了重大的成就。随着国力的增强,对于全球事务也必将有更大的话语权以及参与度。美国为首的部分西方国家妄图通过经济打压,试图将中国排除在世界秩序之外,这种逆发展潮流的思维是终将失败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正是因为把握了辩证法的发展,顺应世界发展大势,以共治、共建、共享的平等交流理念为核心提出了“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宏大远景奠定现实基础。
但事物运动存在两面性,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度、广度仍存在较大差距,意识形态与现实发展图景仍存在滞后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有“世界工厂”之称,这一称号的背后是当时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廉价劳动力与广袤的市场所决定的。随着人口低成本优势的逐渐消退,导致后发国家劳动力资金占有量逐年上升,为实现我国未来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因此我国当前发展的关键在于推动市场结构性改革,完成从劳动力密集型到知识密集型产业格局的转变,引领企业走向以技术、科技为导向的发展方式。目前我国大部分行业创新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有些国外政府的保护性政策的技术封锁,部分产品的关键工艺和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相较美国的霸权主义行为,全面发展实现我国新时代发展目标是主要矛盾,而与美国对抗是次要矛盾,解决了主要矛盾,次要矛盾也是迎刃而解。习近平总书记的新时代发展理念正是基于我国新时代矛盾转换的判断而建立的,以侧供给改革为手段,坚持以人為本,绿色发展的理念,始终为人民谋求幸福,建设一个快乐,包容的社会。人民的生活质量始终是我党所关心的主要矛盾,而主要矛盾在现实的映射就是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我国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只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主要矛盾,继续深化改革就一定可以夺取最终胜利。
(二)辩证法对生活的影响
唯物辩证法的内容和形式,现象和本质,物质性和结果,偶然性和必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这五者即对立又统一,与人们生活紧密相连,通过学习理解辩证法,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哲学家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是改变世界。”通过马克思、恩格斯的不懈努力,他们创造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并为其奋斗终身。他们一直坚持对无限真理的不懈追求,他们从未放弃对认识辩证法的终极挑战,坚定不移地在寻找真理、为了人类自由命运的道路上奔行。正是由于他们的坚持,后来演变的辩证法和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诞生了。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发展、保持青春活力的基础,保持向上运动,这种运动态势汇集了世界上所有已知、未知的情况并为我们指明方向。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符合人类的思维需要,是当代青年处理问题,发现问题、指引人生的重要思想工具。辩证法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处理问题矛盾时既要注重两点论也要发扬重点论,辩证的看待问题困难,对我们青年的心态和心理建设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它帮助我们不孤立的看待问题,对矛盾有更深的把握,使我们更好的走入社会,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创造自己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怀玉.哲学前提的反思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当代理解视野[J].创新,2015(06).
[2]张立.从伦理学视野下看怎样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05).
[3]张四化.解释学、实证化、形式化:马克思辩证法当代发展的三个新趋向[J].云南社会科学,2016(04).
[4]高帅.从辩证法的演进重思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新构[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4).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