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能力与思维品质并重
——例谈初中英语写作教学

2020-06-11

英语教师 2020年9期
关键词:设计说明范文语言

黎 岚

引言

当前,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中小学英语教学关注的热点,而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两个基本要素。语言能力是指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意图和情感态度的能力。其中听、说、看是信息输入途径,说、写是信息输出途径。思维品质是智力活动中特别是思维活动中智力与能力在个体身上的表现,实质是思维的个性特征。林崇德、胡卫平(2010)提出了思维的五个品质: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独创性,全面反映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学科文化知识奠定基础。”(教育部 2012)在初中阶段开始培养良好的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对学生适应未来的高中英语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一篇文章是由许许多多相互关联的句子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的,因此写作是组词成句、连句成段、连段成文的系统工程,它不仅要求学生具备相应的词汇、语法等语言要素,还要求学生能熟练运用自身的语言组织、分析问题和语言表达等能力来形成文本、表达思想。这些能力就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的集中表现。研究近年来各地区的中考英语作文题发现,其注重考查学生在特定情景中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能真实且全面地反映他们的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有效的思维活动,如理解、分析、判断、比较、评价、概括和联想等方式组织语言和表达思想。由此可见,在当前的英语语言环境下,写作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及实现课程多元目标的最生态、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一、教学案例

本课例为江苏省常州市初中英语名师工作室的“中考写作专题研讨课”,主题为“中学生使用手机”。手机的使用在中学生群体中非常普遍,手机在给他们的生活提供便利和乐趣的同时,也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学习。这一写作主题源自生活,他们“有话可说”。学生在初三下学期已经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积累了不少英语词汇和句型,对于感兴趣的话题也具备了的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表达自己思想的欲望增强,且其语言能力在整个初中阶段进入一个突飞猛进的阶段。林崇德认为,初三学生处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的后期,思维活动抽象,概括水平提高,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较大的发展(林崇德、胡卫平2010)。工作室全体成员旨在通过这样的主题写作探索如何在英语写作课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及思维品质。

以下是教学过程和设计说明:

Step 1:Lead-in

课堂导入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决定教学的成败。成功的导入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而且能帮助其预先感知即将学习的文本内容(温爱英 2017)。本堂课以一段手机的短视频导入,视频中展示了手机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便利和乐趣,轻快的音乐和诙谐的画面让学生在轻松的情境中进入课堂。

Step 2:Pre-writing

1.巧用图片,梳理信息

利用图片展示手机的部分用途,让学生根据图片和生活经验畅所欲言,但是他们说出的要么是短语,要么是简单句,对于初三英语写作来说,这些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教师引导学生用一些常用句式或者复合句重新构建句型,如:It’s...to do,Mobile phones will be if...,...relax ourselves by...,然后让他们比较之前的简单句和后来的新句型哪个更好。学生自然觉得新句型表达更地道。

【设计说明】中考英语作文对学生的语言要求比较高,而学生总是习惯用一些简单句型表述观点,这样化简为繁的方式能够让他们领悟语言的魅力。这些句型都是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常见的。通过这样的操练,旨在拓宽学生的思维,较好地发展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2.看图表述,激发思维

在引导学生表达手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利”之后,教师呈现图1。图1中呈现的内容为丈夫只顾着玩手机而忽略了妻子,从妻子的表情可以看出她对此十分不满。接着,教师抛出以下问题:“What are the wives’feelings?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pictures?”对于第一个问题,答案显而易见,但对于第二个问题,学生面露难色,欲语还休,不知道怎么表达。这时教师继续呈现另外两幅图片(见图 2、图 3),并试着问学生:“Do they spend too much time on mobile phones?Do they have any time for their family members?”学生稍加思索之后给出如下答案:They have no communication with their family members./They spend all their free time on mobile phones and slowly they don’t know how to talk with each other./Mobile phones have changed our lives in an unpleasant way...经过启发,学生的思维深度得以挖掘,给出的答案让人欣喜,体现了合成、概括和运用的思维特质。此时,教师增加了一个新的短语“be addicted to(沉溺于)mobile phones”,给学生增加新的词汇输入,以便他们在后面的作文中学以致用。

图1

图2

图3

【设计说明】本部分借用图片创设情境,再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进而促使他们反思手机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如人与人之间少了关爱与温情。这样的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还发展了他们的高阶思维能力,同时让他们进行自我反思——过度依赖手机真的好吗?为接下来谈论“手机的弊”埋下伏笔,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3.再用图片,摆出问题

通过图片引导学生更多地了解手机给青少年带来的弊端,与前面表述“手机的利”一样,鼓励他们多用好的句式。学生给出了这样的佳句:“Young people have poor eyesight because of spending too much time on mobile phones.”经过前面的操练,此时学生大脑中储存的信息被激活,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升。

【设计说明】再借用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手机的“弊”,为其写作文搭建“支架”、积累素材。

4.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教师把使用手机的利、弊罗列出来,抛出问题:“What’s the correct way to use mobile phones?”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最后每个小组选派一名学生汇报讨论结果。部分学生的结论如下:We should use them properly and wisely;We should use them to help with our study instead of playing games;We should spare more time for our friends and family members...为学生独立写最后一段作好了准备。

【设计说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把课堂的话语权还给学生,这正是新课程理念下英语课堂教学的原则之一。学生通过思考、判断、分析,最终得出结论,这一过程不仅提升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培养了其语言能力和思维的广度。

Step 3:While-writing

1.粗读范文,建构框架

写作是一种检验学生语言综合水平的方法,尤其对我国普遍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学生而言,相比词汇、语法等单项练习,英语写作显得更复杂,更难以掌控。模仿范文是一种非常好的途径,著名美学家朱光潜结合自己学习写作的经历也强调了模仿的重要性,他说:“文艺止于创造,却必始于模仿,模仿就是学习。”教师教育学生通过仿写提高写作水平,并不是简单地照搬或抄袭他人的作品,而是进行借鉴和发挥。

教师呈现一篇关于“手机”的范文,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范文之后回答以下问题:

(1)How many paragraphs are there?

(2)How many parts can it be divided into?

(3)What’s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t?

通过这样的提问,学生了解到写这样一篇作文一般采用以下结构(见表1):

表1

【设计说明】虽然学生已经知道如何表述使用手机的利和弊,但是让他们成段写作还是比较困难的,而借助范文帮助他们理清文章的结构脉络,减轻了其落笔的难度。

2.细读范文,品味语言

以范文为参照让学生进行仿写,并非是让他们依照范文直接仿写,否则大部分学生不能准确洞悉范文的精髓,不能留意微观层面的精妙和范文中得体的遣词造句,最终写出的作文往往不得要领。在范文仿写教学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对范文进行赏析,让他们领略范文的魅力,掌握仿写的要领。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将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要求学生细读范文,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分三步找出范文中的连接词和有用句式、复合句、段落中的中心句和支撑句。

【设计说明】通过细读范文,找出其中的关联词和好词佳句、复合句、中心句和支撑句。带领学生从细微处着手,品味范文遣词造句的魅力,不仅激活了他们脑海中的知识储备,为他们的语言表达作好了铺垫,而且启发了他们的思维,使其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3.小试牛刀,精练语言

细读范文不难发现,文章第二段缺乏连接词,部分句子的表达仍不够精练。于是,教师设计了“小试牛刀”这一环节,让学生在品读范文语言之后,体验如何“变平庸为卓越”。有了前面的启发,学生对此跃跃欲试,对范文进行了如下修改:

例1:

Paragraph 1 原句:They bring us a lot of advantages and many troubles.

学生试改为:They bring us not only a lot of advantages but also many troubles.

例2:

Paragraph 3原句:Many people are addicted to mobile phones,they have little time for their family members and friends.

学生试改为:Many people are so addicted to mobile phones that they have little time for their family members and friends.

例3:

Paragraph 2增加了关联词后变为:

Some people say it’s convenient to use mobile phones.On one hand,shopping online makes their life so easy.On the other hand,when they have difficulty learning,they can use them to search the Internet for help.Furthermore,when they’re tired,they can relax themselves by listening to music,watching films,playing games on mobile phones.

【设计说明】通过品读范文,搭建写作“支架”,使学生学习写作的技巧,开阔思路,获取写作经验及素材。通过精细推敲范文,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其逻辑思维能力变得更加严谨,创造性思维也进一步得到发展。

4.谋篇布局,创意写作

在品读范文、理清思路、提炼语言之后,学生的表达欲望呼之欲出,教师为他们提供下表(见表2)作为作文框架。

表2

【设计说明】学生在写的过程中不仅主动经历了建构语篇知识的过程,思维得以开拓,而且能深入理解所学内容,形成新的认知和观点。语言是思维的直接体现。学生在写作中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并表达自己的见解,其比较、分析、综合、评价等高阶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和提高。

Step 4:After-writing

本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作文点评,这也是作文课必不可少的部分。教师选取1—2篇进行示范点评,从结构、语言、段落到书写等方面一一给出相应得分。之后,学生之间进行自评、互评,互评要求尽量给出修改意见。最后,要求学生根据“点评意见”在课后进行二次作文。

【设计说明】《课程标准》对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展师生相互交流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阐述,其意图就是让学生成为作文评阅的主体,对自己及其他同学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出存在的问题。这样做不但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学习兴趣,还能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相互借鉴,提高写作水平(杜芳林 2013)。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学生能够进行自我检查和反思,还能利用生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及时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这样的评价方式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稳步提升,写作水平明显提高的同时,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也都得到了锻炼。

二、教学反思

语言能力与思维品质的发展是英语教育的重要目标。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只有合理挖掘素材,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发展才能有序推进。结合实践发现,英语写作教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

(一)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

在传统的英语写作课堂中,教师往往处于主讲位置,以演绎的方式逐条罗列、讲解写作规则,导致学生缺少了感悟、体验、探究的过程。在本课导入环节中,教师先播放一段视频,呈现了与写作主题相似的情景,通过提问题“What can we use mobile phones to do?”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使他们在思考的过程中逐步建立与主题相关的语义场。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多次创设情境,为学生的口头表达巧设铺垫。

(二)巧妙设问,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在本课教学中,在学生介绍手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大量的“利”的同时,教师以三幅图片巧妙设问,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和探讨,并延伸到“年轻人过度沉溺手机而忽略亲情”这一事实,进而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和讨论,让他们在情景中更为客观地评判手机的“利与弊”,让其思维发展更具深刻性、批判性、独创性。

(三)化简为繁,锻炼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虽然学生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英语词汇和句型,但他们在写作文时仍然习惯性地使用最简单的单词和句式。究其原因,教师在锻炼学生遣词造句能力方面做得还不够。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在写前梳理信息部分带领学生用好的表达法重组句子,把简单句转换成宾语从句或状语从句,鼓励他们改变既有的思维定式,让他们品味好词美句带来的不一样的美文。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能坚持对学生进行遣词造句能力的训练,定会对他们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四)善用范文,发展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

范文在写作的立意、构思、谋篇布局等方面有着较好的指导性。教师若能在英语写作中善用范文,为学生搭建从“读”到“写”的“桥梁”,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借助范文设置了三个任务:(1)通过略读范文厘清作文框架;(2)细读范文,找到其中的连接词、好词好句,品味范文中语言的精练;(3)事先去除范文中第三段的连接词,将句型简单化,让学生为其添枝加叶。学生在探究和体验中完成了对语段的修改,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对语言的分析、概括、评价能力得以增强,思维更具缜密性和创造性,也激发了创作的欲望。

结束语

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品质,在发展思维品质的同时发展语言能力,书面表达是很好的载体(温爱英 2017)。教师在中考英语写作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有益于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契机,通过对现有素材进行深入挖掘和合理拓展,并运用有效的活动在写前、写中、写后环节对学生进行启发,使他们在互动和交流中引发思维碰撞,激发灵感,产生顿悟,生成新知,达到真实输出的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的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才能得到同步发展。

猜你喜欢

设计说明范文语言
参加2018年江西省图书馆新馆馆徽(LOGO)设计
范文引路 习得方法
Unit6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Section A 1a—1c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次氯酸分解的数字化实验”设计说明
Unit 4 Making the newsReading
春色几许(简谱)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