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模式
2020-06-11文冬妮
文冬妮,王 媛
(1. 南宁师范大学 旅游与文化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2. 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广西 扶绥 532100)
引言
职业教育作为专项性的技能知识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己任,具有鲜明的地方性、技能的导向性和较强的灵活性等特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地域性、技艺性和活态流变性等特征高度契合,因此,职业教育正逐渐成为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将非遗引入职业教育全过程,既可以培养后备力量,进一步壮大非遗传承人群;又可以促进职业院校内涵式发展,彰显自身办学特色;还可以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加快民族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民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关于实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等职业院校德育工程的意见》,其中均提出将非遗引入职业教育全过程,推动职业教育与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相结合,为非遗保护、传承、创新、研究、管理提供人才支撑。然而,因发展阶段和融通资源禀赋结构的不同,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表现出迥异的特征,为此,文章在深入剖析四川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概况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参考和借鉴关系生命周期理论,对四川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阶段、特征、模式、模式实施的保障条件展开深入探讨。
一、四川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概况
(一)相关政策逐步完善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推动下,四川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较好地推进了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如2014年8月,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要建设一批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示范专业点”。2016年5月,教育厅颁布的《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意见》中提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相关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2018年7月,省文化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财政厅联合下发了《四川省传统工艺振兴实施计划》,其中明确提出“要鼓励和支持省内普通本科高校、各类职业院校开设传统工艺相关专业和课程,……与技艺大师、非遗传承人等合作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积极推行现代学徒制”。相关政策的出台,为四川省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引导。
(二)融合方式推陈出新
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引导下,四川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院校融合发展方式推陈出新,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一方面,通过开设非遗相关课程、编写民族文化校本教材、开展非遗网络课程等形式,将四川非遗融入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理论教学环节。以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院为例,该校向全校师生开设“纺纱技术”“纺织材料与检验”等公开课,增强师生的文化素养;朱利容教授主编了《当代蜀锦蜀绣技艺》《蜀绣》《羌绣》等十几本教材,填补了全省蜀绣、羌绣教学与培训教材的空白;该校还开设了“纺织材料与检验”“服装概论”等非遗在线开放课程。另一方面,通过聘请民间艺术、非遗传承人进校园,成立非遗传承人工作室、非遗工坊等,完善职业院校非遗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增强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先后开展了非遗戏剧进校园、非遗文创产品展览、非遗专场讲座进校园等活动,让全校师生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仅2019年,四川省级高职教育创新发展专项资金投入1 600万元用于支持10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
(三)融合成效日渐凸显
经过多年努力,四川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院校融合成效规模不断扩大,融合成效日渐凸显。在文化与旅游部公布的2018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参与院校名单,四川省共有4所院校入选,分别是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院和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当前,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等职业院校设立了非遗相关二级学院,致力于非遗保护、传承与教育工作,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文化传承应用型人才。截至目前,四川省共有高职院校75所,其中开设非遗相关专业的院校达到42所,占比为56%。这些院校依托四川非遗项目,培养了一大批非遗传承应用型人才。以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为例,截止到2019年底,该校依托非遗学院,向社会输送上万名非遗专业应用型人才。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院近5年对5 000余名学生开展非遗教育,20余人毕业后创办了蜀绣企业,使蜀绣技艺得以有效传承。
二、四川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融合工作重心失衡
从目前四川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情况来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融合工作重心失衡的问题。当前四川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多为非遗进校园、设立非遗传承人工作室等,但缺少教师与非遗传承人联合制定非遗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授课、协同实训等深层次融合;此外,四川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主要集中在音乐、舞蹈、体育、戏剧、曲艺、技艺、医药等类型,而文学、美术以及民俗类非遗项目相对较少,以致后者仍面临着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局面;就级别而言,四川非遗可以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四个等级,当前四川职业院校多引进国家级或省级非遗项目,而市级或县级非遗项目却很少纳入到职业教育领域。如南充市现有的8所职业院校未将蜀绘、南部面塑等市级非遗项目融合教育体系,这些非遗项目仍面临着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
(二)融合资金严重匮乏
资金投入是支持四川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四川职业院校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的资金大多来源政府的财政拨款,缺少文化企业、行业协会、个人的资金支持与广泛参与。以四川艺术学院为例,2018年学校办学经费总收入为12 548.61万元,其中财政投入达到7 590.12万元,占比为60.49%;学费收入4 027.82万元,占总收入的32.10%;而其他收入仅为930.67万元,所占比重也只有7.42%。与其他专业相比,非遗专业人才培养周期相对较差,一般需要5-8年的时间,再加上技能培训多为“一对一”或小班授课等要求,使得非遗专业人才培养成本相对较高,这就需要更多的资金予以支持。据成都艺术职业学院领导人初步估算,培养一个艺术类中专生大概需要1.6万元左右,但学生享受的学费补贴只有2 000元,可见,该校艺术专业学生培养仍面临着资金匮乏的难题。
(三)融合机制有待健全
要推动四川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必须建立起以高职院校为主体、地方政府主导、行业指导、非遗传承人参与、企业支持的融合机制,然而目前,四川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尚未形成多方合作、多方建设、多方评价的校遗合作办学、共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各方的权利与义务尚不明确,制约着四川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深入开展。例如,四川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基本上是两者直接联系,行业协会、非遗传承民间组织并没有很好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再者,四川职业院校非遗传承人才培养机制仍不健全,非遗传承人才培养方案基本上以学校意志为主,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不能与非遗传承现状与需求准确对接。以青神中等职业学校为例,该校竹编技艺文化课程开发就存在着目标定位模糊、内容选择片面、开发途径较少等问题[1]。
三、四川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模式的构建
(一)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关系生命周期理论
关系生命周期理论是产品生命周期概念在关系管理中的移植。当前,国内外学者对关系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客户关系生命周期和渠道关系生命周期两个方面[2]。国外学者Stauss根据客户价值的不同,将客户关系划分为开拓期、社会化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中新期和恢复期7个阶段。Dwyer、Schurr和Oh首次将渠道关系生命周期划分为认识、考察、扩展、承诺和解体5个阶段[3]。Jap 和Ganesan参考Dwyer的研究成果,将关系生命周期周期分为考察期、形成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我国学者陈明亮等也认为关系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考察阶段、形成阶段、稳定阶段和衰退阶段[4]。
但当前关系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研究仍主要集中在客户关系、品牌关系和渠道关系,将其应用到高职院校的相对较少。如,刘微运用生命周期关系理论对高职校企合作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并将高职校企合作关系划分为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和蜕变期4个阶段[5]。参考和借鉴上述研究成果,结合研究需要,笔者将四川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院校融合发展关系演进过程划分为探索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4个阶段。虽然四川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与校企合作具有相似的特征,但其衰退期并不像校企合作那样明显,因此,将其融合模式与关系生命周期相结合,暂不考虑衰退期。据此,可将四川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周期划分为探索期、成长期和成熟期。
图1 四川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融合发展阶段及模式
首先是探索期,这是四川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初始阶段。此阶段,两者融合行为较弱,融合频率较低、融合项目较少,属于浅层次融合。在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的引导下,四川职业院校有选择地将非遗项目引入到学校中,让在校师生能够初步了解四川非遗的神奇魅力,进而培养师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爱好,并自觉投身到非遗传承过程中,因此,该阶段宜采用校遗渗透式,即通过非遗项目向职业院校渗透的方式实现四川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其次是成长期,这是四川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延伸和拓展阶段。此阶段,两者融合发展具有紧密性和稳定性,融合关系处于中等水平。在经历探索期后,四川职业院校师生基本了解四川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概况,且部分学生对非遗项目的兴趣比较浓厚,但其专业知识和技能还有待提升,因此,此阶段宜通过设置相关专业群,由四川非遗职业院校教师与传承人共同授课,形成校遗合作的共同体。最后是成熟期,这是四川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融合发展的创新阶段,随着融合发展程度的不断加深,合作形式的日渐多样化,融合效果的日益凸显,四川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的融合也不仅仅局限于四川非遗项目、职业院校、院校师生、非遗传承人,还需要拓展至非遗传承民间组织、地方政府、行业协会、文化企业等多个主体,此阶段融合形成一体化组织关系,融合水平和层次非常高,稳定性更强。因此,该阶段宜采用校遗双向,即职业院校建立横向联合体,邀请上述主体共同成立董事会,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实现校遗双向互动、合作办学的目标。
(二)融合发展模式的构建
1.探索期——校遗渗透式
校遗渗透式是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的引导下,四川职业院校有选择地将非遗项目引入到学校中,通过项目和技能的渗透融合,增强学生对非遗项目的认识与了解,在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的同时,增强自身文化自觉与自信,进而自觉主动投身到非遗传承过程中。该种方式选取的非遗项目应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和表演性,因此以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类非遗项目为主。四川职业院校引进非遗项目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加以开展:首先,职业院校以“非遗项目进校园”的形式,邀请上述非遗项目传承人来职业院校进行展演,并且邀请感兴趣的学生参与其中,增强非遗项目的体验效果。其次,职业院校在师生非遗兴趣调查的基础上,与相关非遗项目传承人取得联系,成立专门的非遗社团,如川剧社团、四川清音社团等,并邀请非遗传承人担任社团团长,根据社团实际,组织开展非遗项目考察、非遗项目表演等实践活动,让四川非遗项目融入职业院校第二课堂体系。最后,职业院校还可以邀请上述非遗传承人加入到专题晚会、迎新晚会、元旦晚会、毕业典礼等重要环节,在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同时,实现非遗在职业院校的宣传与推介。
2.成长期——校遗交叉式
校遗交叉式是通过四川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院校发展需求之间的互补,实现两者的交叉融合,如四川职业院校与文学、美术、体育、戏剧、曲艺、技艺类等非遗项目的融合。一方面,四川职业院校根据非遗传承现状,设置非遗特色专业群,开设非遗相关课程,聘请非遗传承人担任校内教师,建立非遗校内实训室,实施对口培养,进而为四川非遗传承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专业人才。例如,绵阳师范学院可以设置传统美术专业群,在此基础上开设川剧脸谱、绵阳拼布、何氏吹糖人等相关专业,聘请这些非遗项目传承人成立大师工作室,校内教师负责理论教学,而非遗传承人则负责顶岗实习与实践教学环节,共同承担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工作。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参与到四川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中,对部分从业人员进行系统化培训与教育,提高传承人的实践水平和传承能力。如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院依托学校现有资源,针对藏绣、彝绣从业者进行普及培训,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则重点提高川剧表演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表演水平。
3.成熟期——校遗双向式
校遗双向式是四川职业院校与两个或两个以上非遗项目,以及多个非遗传承主体,在共同战略目标的基础上开展合作,各主体为职业院校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积极投入各项资源,建立信息共享、优势互补的长期稳定合作关系。这种模式适用对设备、场地、技能等具有一定要求的技艺、医药、民俗、体育类非遗项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四川职业院校联合非遗传承人、非遗传承民间组织、地方政府、行业协会、文化企业等多个主体建立横向联合体,实现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主体的多元化,建立设备、场地、技能、资金等共享关系。在此基础上,联合体根据四川非遗传承需求,制定确实可行的人才培养计划,建立动态的融合课程体系、共享的校外实训基地,与相关主体实现实时联动,提高非遗传承人才培养质量。如联合体在了解四川非遗传承现状的基础上,与非遗传承人进行深度合作,实行“2+1”学习制,即学生前两年在职业院校进行学习,最后一年在非遗传承人以“一对一”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开展非遗技艺传承,职业院校将部分学费按一定比例交付给非遗传承人,双方之间不可分割,并寻求融合满意度实现最大化。
四、四川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模式实施的保障条件
(一)寻求契合的需求条件,为两者融合发展搭建动力基础
契合的需求条件是四川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动力基础。近年来,随着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及外来强势文化的冲击,四川非遗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尴尬局面,非遗传承人才培养迫在眉睫,职业院校则承担着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传统文化、促进创业就业的历史使命,将四川非遗融入职业教育领域,可以为非遗传承培养后备力量,缓解非遗传承困境。与此同时,在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中,职业院校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生源压力不断增加。四川职业院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结合地域特色,开设相关专业、更新教学内容、突出办学特色。非遗项目是四川最具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内容,是独一无二、难以复制的,将其引入四川职业院校,可以促进职业院校内涵式发展,彰显自身办学特色。由此可见,四川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具备高度的需求契合。
(二)搭建共享的资源条件,为两者融合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互享的资源条件是四川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物质基础。截止目前,四川共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7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39项、省级611项[6]。由此可见,四川省非遗资源禀赋丰富。这些非遗项目不仅是民族文化的珍贵记忆,而且蕴含着民族特有的想象力、文化意识和民族精神,是重要的文化教育资源。职业院校可以将这些非遗项目纳入职业教育体系,既可以丰富学校教学资源,又可以增强师生的文化自觉与自信。与此同时,四川共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07人、省级764人,聘请这些传承人做兼职教师,可以有效缓解职业院校教师“双师型”紧缺的困境。据统计显示,2018年四川省共有中等职业院校498所,在校生数量达到82万人,教职工数量为48 342人;高等职业院校68所,在校生数量为65.15万人。这些师生通过职业教育可以培养成为四川非遗传承的储备人才,进而缓解非遗传承后继乏人的困境。另外,与其他院校相比,职业院校在非遗传承人方面具备地域契合、教学条件完善、地方政府支撑等优势[7]。
(三)共建开放的平台条件,为两者融合发展提供连接纽带
开放的平台条件是四川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当前,四川多所职业院校与非遗传承人共建大师工作室或传承所,选择一批真正热爱非遗的学生进入工作室或传承所进行学习,促进非遗传承教育的专业化和人才培养的科学化。以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当前正推进艺术与设计系优秀培训基地文化建设项目,邀请皮艺大师孙泽慧、蜀绣传承人姬金全、漆艺传承人宋西平、陶艺传承人李开佐成立非遗大师工作室,深化院校与非遗传承人的合作,为非遗传承人才培养提供平台支撑。与此同时,部分职业院校与当地政府、行业协会、非遗传承人、相关企业合作创建非遗传承创新中心,致力于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例如,四川文化产业职业技术学院就在2015年联合地方政府、非遗传承人、文创企业等成立了非遗传承创新中心,该中心囊括7个发展体系,即1个非遗保护研究智库中心、1个非遗保护数字化平台、1个非遗产业开发研究中心、1个非遗产业项目孵化平台、1个非遗文创版权交流中心、1个非遗文化产品流通平台和1个传统文化交流与体验平台,依托这些平台可以开展非遗文创人才培养与非遗衍生品创意转化,进而使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具备现实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