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同研究
——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例
2020-06-11张佳景高晓倩
张佳景 ,高晓倩
(1.河北农业大学 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中心,河北 保定 071000;2.河北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1 )
当前,深化创新创业教学改革已成为全面提升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内涵构成和发展诉求[1],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品质、跨学科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是全面评价高校人才培养成效的重要内容。随着国家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持续推进,高校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创新创业课程针对性不强、学生配合度不高、培养效果欠佳等诸多问题,且当前国内尚缺少创新创业教育认同体系的相关研究成果,从大学生认同视角反观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研究更属空白。基于此,本文结合河北农业大学近5年来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情况,对河北农业大学本科在校生和2016—2019届毕业生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和访谈,以期了解高校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同情况,为今后创新创业教育的精准实施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提升高校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认同的价值
从人才培养角度来看,提升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同能从根本上推动学生在思想意识、客观认知、行为趋向等方面的主动适应性和创新能动性,是内生动力与外在行为全面培养的深入考虑。创新创业教育认同提升能够改变大学生成长成才动力缺失的现状,能够将大学生个人价值观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同频共振,这是高校人才培养落到实处、起到实效的关键做法[2]。
从教育实施角度来看,创新创业教育认同情况涵盖了学生认知与价值判断走向,常态化开展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同监测,可及时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量与质两个层面的成效反馈,从价值观培养角度和理论知识传授效能角度为高校精准育人提供“导引图”。
从社会服务功能来看,提升高校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同,能够充分发挥出青年学生个人价值的辐射力量[3]。大学生的创新思想能够感染社会创新文化和氛围,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能够多维度助力社会创业的起步和成长,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行为能够与社会价值形成共通,助力全社会机制创新与创业实践的良性循环。青年大学生群体蓬勃向上、锐意进取的创新能量辐射带动社会各群体的价值认同,最终形成全社会对国家建设发展的认同,充分体现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社会服务价值。
二、高校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认同的调查描述
本文结合近5年河北农业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情况,选取创新创业基本认知、创新创业教学培养认同、创新创业竞赛与实践参与等3方面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力求从学生视角发现需求、分析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调查方案的设定
1.调查对象及范围。调查对象主要为河北农业大学本科在校生和2016至2019届毕业生,涉及农、工、理、文四大学科,包括农学、园艺、城乡建设、数学、经济管理、人文等三十余个专业,采用网络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在校生和毕业生两类问卷。第一阶段对部分院系学生进行随机抽样,开展网络问卷发放与回收;第二阶段根据样本初步统计结果,对重点问题选择学生进行访谈。本次调查共完成1 400份网络调查问卷,其中本科在校生1 100份,毕业生300份,累计有效回收1 338份,问卷回收率95.6%,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调查对象结构表 %
调查对象学科专业覆盖面广泛,男女比例近似1:1,考虑大一年级对部分创新创业教育了解不深,而大四年级多有实习考研任务,对象主要集中在二、三年级学生和毕业生,总体看样本具有较高代表性与层次性。
2. 调查内容的设计。以在校大学生为调查主体的问卷主要分为学生基本信息、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情况、创新创业教育效果实现与满意度等3部分,共31道题目,均为封闭式问题,利用Excel和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初步整理分析后,对个别问题进行第二阶段访谈。同时,以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的问卷,内容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创业就业动态了解,二是毕业生对创新创业教育认知调查。
(二)高校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认同的调查结果
依据分析结果,从创新创业基本认知、创新创业教学培养认同、创新创业竞赛与实践参与3方面描述创新创业教育认同现状。
1.创新创业基本认知情况。分别从了解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创新创业基本情况认知、对创新创业政策的了解程度等方面调查校创新创业基本认知情况。根据调查结果,从学生主观层面回答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程度,采用李克特量表打分的形式,均值得分较高(见表2),近70%学生会主动搜寻学习创新创业相关知识和信息(见图1)。
表2 学生对创新创业了解程度得分表
图1 学生主动了解创新创业相关信息情况
在调查学生如何理解“创新创业”时,不到10%学生认为创新创业是开办企业或公司(见图2),80%以上学生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自己的理解,对“创新创业”的认知清晰,理解较充分。
在对国家、省、市、学校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的认知情况调查中,有近30%的学生认为自己是了解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的(见图3),再将学生家庭所在地与是否了解创新创业政策做交叉表分析,皮尔逊卡方值为4.447,在95%的置信区间下,P值为0.035<0.05,可以拒绝原假设(见表3),说明学生家庭所在地不同与是否了解创新创业政策存在显著性不同,来自城镇的学生对政策的认知程度明显要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
图2 如何理解“创新创业”
图3 是否了解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实践政策
表3 家庭所在地与是否了解创新创业政策交叉表
毕业生层面,将本次调查的300位毕业生问卷结果依其毕业年度进行分组统计,发现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毕业生对创新创业的素质培养(“适应新环境能力”“创新性思维”“沟通协作能力”等)认同度增高,具体表现为毕业生认为创新创业素养在其工作中越发重要(见图4),对创新创业教育素养的理解越深,对创新创业的认知也更全面。
图4 毕业生对创新创业素养的认同度
2.创新创业教学培养认同情况。此部分调查主要针对在校学生,从课程和师资两个角度展开调查。创新创业系列课程主要有通识必修课程、通识选修课程、专创融合课程、思创融合课程和创新创业社会实践课程。根据调查结果,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的认知与满意度不尽相同,主要表现为不同专业学生对课程认同程度存在明显差别,学生对不同类别的创新创业课程了解与满意程度存在明显差别。
首先,调查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的整体认同情况。结果显示,学生对学校开设创新创业系列课程的认知情况较好,在问及“你自身对创新创业课程的认知程度”时,表示非常了解的有15.6%,一般了解的比例达45.4%(见图5);在这两部分群体中,经管、工科和部分农科专业学生占比最大,根据后续访谈得知,经管学院学生由于其商科背景,在创业、管理等方面有一定知识储备和专业敏锐性,创新创业类课程更能吸引他们;而工科和部分农科类学生得益于特色学科发展优势,专业实践基地、创业实验园等为他们提供了创新创业室外课堂。
图5 学生对创新创业系列课程的了解情况
为进一步明确这一区别是否明显存在,将不同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课程满意程度进行量化比较,结果发现工科类专业学生对课程满意度得分最高,折合为百分制约84分,其次是经管、农科类专业,得分均值约为80分,英语、法学等文科专业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满意度得分最低,均值约为75分(见表4),可见不同专业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的认同与满意程度确有不同,经管、工科、农科类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的理解与认同程度较高。
表4 不同专业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的满意度得分
其次,调查学生对5类创新创业课程的认同程度。为明晰认同程度是否存在明显差异,让学生对课程就其了解与参与情况进行打分,从非常不了解(完全没有参与)到非常了解(积极参与其中)分数依次设为1~5分,统计结果表明创新创业必修课程认知程度得分最高,创新创业社会实践课程得分最低,创新创业通识选修课、专创融合、思创融合课程得分处在中间水平(见表5),线下访谈时获知,仅有个别学院开设了创新创业社会实践课程;学生对专创融合、思创融合课程的定位、内容、形式等均不是很清楚和了解。
表5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认知得分
最后,调查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师资的期望情况。从结果看,学生普遍倾向由专业教师、校外导师和创新创业专职教师来开设创新创业课程(见图6)。
图6 学生期望的创新创业课程任课教师调查
3.创新创业竞赛与实践参与情况。创新创业竞赛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是学生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认同最为直接的体现[4]。国家及高校重视程度之大、举办竞赛频率之高、教师鼓励支持学生参与竞赛力度之强已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营造了良好的实践氛围。就本次调查而言,结果显示学生参与竞赛的种类非常广泛,但学生的参与比例仍有待提高,以参与人次最多的专业技能类赛事为例,学生的参与比例也仍未过半(见图7)。究其未参与竞赛的原因(见图8),发现学生自身缺乏自信是最主要原因,课程考试多以及受身边人影响也是重要影响因素。
图7 创新创业竞赛参与人次统计
图8 学生未参与竞赛原因
与此同时,还对河北农业大学的创新创业品牌实践活动认知情况进行了调查,如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实践、李保国扶贫服务队、“果树9301班”志愿服务活动等具较高影响力的品牌活动。其中志愿服务活动、农业创新驿站实践分别得到学生高达46%、37%的参与度(见图9)。这些活动以强化理论知识、服务基层为主要内容,活动实习课程化将是专创融合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图9 学生参与校外实践活动情况
最后,对毕业生群体在校期间参与创新创业竞赛与实践情况进行调查。旨在通过毕业生对创新创业竞赛与实践开展的认知认同情况,了解创新创业教育对个人发展的作用,进而验证高校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结果显示,超过85%的毕业生都认为在校参加相关竞赛或实践活动对其职业发展有着显著帮助(见图10),此结果也验证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在学生综合能力素质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
图10 毕业生对竞赛与实践的认同程度
三、高校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认同的影响因素
从上述创新创业基本认知、创新创业教学培养认同、创新创业竞赛与实践参与等3方面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教学培养体系、创新创业知识的现实应用性是影响学生创新创业认同度的重要因素。
(一)创新创业意识
创新创业意识是指在思想上随着社会发展新形势,自发地产生创新性学习做事或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兴趣与实践意向[5]。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是学生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产生认同的初始基点,其培养效果直接决定着其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主动接受程度。
1.创新创业基本认知与创新创业意识。从“创新与创业相关概念辨析”“创新与创业政策的知悉程度”等方面的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创新与创业的基本认知情况较好,表现为对创新或创业感兴趣的学生会自觉了解相关信息与前沿动态,这与近年学校的整体重视和一系列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措施密切相关。
2.学科专业背景与创新创业意识。商科专业背景的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较强,对创新创业课堂以及课外实践活动有着更大的兴趣和向往,同时也在竞赛以及其他实践实习活动中有着更明确目标和更出色表现。在“不同学科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认知度与满意度”的差别上可以发现,经管类、工科与部分生命学科专业的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认同感要高于其他学科,经管类专业学生在创业管理以及社会调查方面的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存在很强的相关性。
3.生活学习环境与创新创业意识。调查统计和检验结果表明,学生受所处环境及从小接受的相关教育的共同作用,表现出了创新创业认知的差异性。来自城镇的学生更容易接触到较为前沿的学习资源和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平台的广阔性使他们看到了生活中更多创新创业实例,创新创业意识更早萌发,后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知悉和认同程度也越高。
(二)创新创业教学培养体系
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产生充分认同主要途径是学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铺设与覆盖,包括课程种类与数量、课程性质、教学内容设计、授课师资等因素。
1.创新创业课程种类与数量。目前,省内多数高校还未建立成体系、进阶式,对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创新创业课程群。在已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中,内容设计偏于社会流行,欠缺连贯性;基础理论课居多,升级专业课、开设思创融合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动力严重不足,导致学生感觉创新创业教育只起了个头,却没了后续。课程种类与数量限制了对创新创业有浓厚兴趣和坚定想法的学生获得进阶知识,常常在团队、融资、管理、风险管控等市场拓展方面力不从心。创新创业进阶教育是学生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同和支持形成的重要阶段。
2.创新创业课程性质。创新创业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创新创业教育普及率,是影响创新创业教育认同的重要方面。根据调查,河北省几乎所有高校设置在学生培养方案中的创新创业必修课程只有1门,即教育部要求开设的“创业基础”(或“创新创业基础”),有的高校因专业特殊性至今尚未开设。在此基础上,高校都开发增设了进阶式课程(通识类、专创融合类、思创融合类等课程),但主要以选修课形式安排,没有进入人才培养方案。以高校每年3万在校生计算,10门选修课能覆盖到的人数不足3 000;加之其他客观原因,如时间、地点、实习冲突等等,部分有意愿的学生选不上课,学生分流严重,双创课程覆盖率低,持续的认知培养跟不上,认同度会大大降低。
3.创新创业课程内容设计。课程内容是教育理念的呈现,知识的前沿性和融合交叉性都影响着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同[7]。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内容设计多样,主要有项目设计式、理论+游戏互动式、论坛讲座式、主题班会式等,内容主要围绕创新思维、精益创业、创业机会、风险预判、境遇分析等关键主题。调查发现,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的授课内容整体满意度较高,对老师的教学方式也持肯定态度;学生认为创新创业课程并不枯燥,小组活动、创新模拟、观点碰撞、路演汇报等变化多样的内容和方式一改往日灌输式教学,大部分学生有了想主动参与的兴趣。此外,本次调查发现,专创融合课程认知度得分最低,说明目前传统专业课知识体系与创新创业理论融合不紧,未将更多的创新思维模型与专业技能提升相关联。
4.创新创业课程师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的专业性是开展创新创业教学、竞赛和实践的关键。创新创业专职教师人数稀少,专业教师科研繁重,校外导师参与度低,这些都是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的瓶颈问题。从近3年开展的创新创业师资培训效果来看,辅导员任课程教师存在流动性大、专业知识关联不强、专业科研无法挂钩的诸多问题;
调查结果也看出学生对“专创融合”“思创融合”两类教育教学的认知不高,但对专业教师授课的期望值很高。因此,如能建设“专辅融合”师资团队,即专业教师为主、辅导员为辅的混合型创新创业教学团队,能极大带动专业教师的重视度和参与度,发挥辅导员“思创融合”教育作用。
(三)创新创业知识的现实应用性
创新创业知识是一套思维与实践、情商与逆商培养的方法论体系;是传统教育转型的催化剂[8]。创新创业知识在现实中的应用性越强,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产生的认同就越高。在参与创新创业竞赛方面,受访谈学生表示,在创新创业基础课上所学的痛点探寻、撰写商业计划书、路演答辩等技能对完成竞赛的帮助性很强,切实感受到创新创业课堂对思维和能力的调动,从而产生了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同。在参与创新实践活动方面,河北农业大学的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实践、李保国扶贫服务等活动,都是基于专业的创新实践,密切联系民生民情实际,是社会创业创新的真实切入,在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充分释放过程中,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得到多重认同。但是,反观课堂教学、日常辅导、实践实习等环节,在很大程度上仍旧存在脱离能力培养、求职就业应用的情况,如:传统课程内容不前沿、教法不转变、知识体系不重塑、实践平台单一等,这些问题得不到改善,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认同不会提升,更不会对学校全盘教育教学产生认同。从受访毕业生的反馈看,大学期间对自身能力素养培养最具实效的教学环节排在前四位的依次是挂职、竞赛、实习、社会实践,原因是这些教学环节对毕业后工作的帮助和启发最大。因此,给传统课堂“动手术”,如:改变组织形式、转变师生交流方式、添加互动性实践、讲授实践指向就业应用等是当前教育工作者要考虑的关键。
四、提升高校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认同的路径
(一)以“思创融合”培养创新创业意识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提高大学生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创新创业教育旨在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创新性思维、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二者的核心和落脚点都是为培育创新创造型人才。因此,将二者有机结合,开展“思创融合”协同教育,不仅能够赋予思政教育创造性改革思维,还能够使得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唯物辩证性的理论指导[9],可从以下3个方面改进和完善:一是开展高校内全员化创新创业知识学习。创新创业教育不是单一部门的工作,应是由辅导员、专业教师、各层级管理工作者全员学习并掌握的,将创新创业教育无缝嵌入各类人员的工作岗位中,才能将创新创业理念内化在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生活引导中。二是改革两类通识课堂,用好创新创业特色工具。一类是思想政治课堂,嵌入创新创业思维模型相关内容。创新创业思维模型是思想到行为的桥梁和媒介,是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工具,有了模型的应用,思维意识的起点就有了具象。一类是创新创业通识课堂,应注重“底层逻辑”的传授和推广。引导学生从“道”的层面掌握解决问题的普适性工具,来应对变化的创新创业问题与各类风险。三是将行业精神、领袖精神、校使传承等内容纳入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内容。这些是创新创业品质的缩影,是当今时代复合型人才素养的精华,能发挥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如河北农业大学的“太行山精神”教育,就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经典素材。
(二)以“专创融合”深化创新创业教学
创新创业教育不能脱离于任何教育之外,离开了学科专业的“本”,便失去了教育实施的“源”。当前,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疏离,这使创新创业教育一直缺乏支撑和灵魂,造成学生接收的创新创业知识是碎片化和断层化的[10]。“专创融合”不是复制粘贴,更不是案例植入,而是将思维方式融入专业知识讲授,将思考工具用于专业课堂,将双创精神发挥在专业实践中。可行路径有:一是改造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成熟专业课,增加创新创业类课程覆盖面。通过内容更新、教法改革、创新创业思维植入、视角变换等方式升级传统专业课,自觉探究本学科教学中易于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内容,着重带领学生发现社会中的现实问题,启发学生思想,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实践;二是鼓励不同学科间进行融合发展。创新创业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而当下大学生普遍缺乏融会贯通能力。因此,高校可将管理、营销、风险投资等课程对跨度较大专业如工科、农科学生增加开放力度;三是实行“专创融合”教育实战,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真实的实践项目与环境。如可鼓励学生以团队形式启动一家公司,四年间将专业知识与创业技能相整合,真切体会创业过程中面临的种种困难与挑战,积累人生经验。
(三)以“三创融合”强化创新创业实践
创新创业教育要使受教育者置身于创新创业的社会背景中,并尽可能为其提供真实可触的创新创业环境。高校以及全社会应共同努力营造“创新、创业、创造”相融合的实践动手环境,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认同。可从3个方面发力:一是打造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品牌实践基地。如河北农业大学的“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思创融合、跨专业融合、专创融合、校企合作、教学实践、社会创业创新、服务区域等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都得到了根本落实,加之品牌效应和集群效应,形成了高水平运转的创新创业环境;高校-政府-企业三方同时发力,信息、人才、资金、政策等资源在这里相互作用、相互增补,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11]。二是建设要素全面的实践教育生态网。目前,高校中的创新创业竞赛、论坛讲座、众创活动等实践活动已陆续开展,但覆盖规模还远远不够,尚没有做到全民参与,创新创业活动仍然存在“纸上谈兵”的情况,缺少动手实践与实战的空间和项目,学院要以过程为重,大胆开放学生动手试错的空间,并提供科研项目,带领全员参与。三是培养学生从创新、创业走向创造的综合能力。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在创业过程中又产生新的创新,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成就新的创造,同时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社会创新发展,并最终使创新创业教育得到全社会根本性认同[12]。要不断探究创新创业教育新的内容与形式,将创新创业教育做到专业化与系统化,将现有基础课程进行延伸,为有浓厚创新创业兴趣的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的进阶延伸课程,甚至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设立对应辅修学位,对其进行专门培训,使学生在特定领域深入学习,成为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