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介入术后72 h 内病人自我报告的症状规律
2020-06-11王秀蓓王海芳钮美娥沈静慧
王秀蓓,王海芳,钮美娥,沈静慧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215006)
国际癌症研究所最新报道的癌症负担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肝癌病人约40 万例,占全球50% 以上[1]。我国国家癌症中心近期发布的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数据显示:肝癌发病率已占癌症谱第4 位,死亡率占第2 位[2],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3-4]。由于症状隐匿、起病迅速等原因,大多数肝癌病人诊断时已是中晚期,失去外科手术的机会,在这一情形下,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 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作为公认的肝癌非手术治疗金标准[5-6],成为中晚期肝癌病人选择的重要治疗手段。病人报告结局指没有经过医生或其他人解释,直接来自病人的有关健康状况的任何方面的信息,主要包括症状、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满意度、依从性、自我效能等,它是临床疗效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7],也是被医护人员认为最值得关注和研究的焦点[8-9],已被国外广泛应用于临床[10-11]。本研究通过收集肝癌介入治疗病人术后不同时间点报告的症状,分析其变化趋势,以期为改善病人症状管理效果,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 年9 月—2019 年1 月苏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首次行介入治疗的96 例肝癌病人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临床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肝脏恶性肿瘤;②年龄≥18 岁;③知晓自身病情;④中文沟通、阅读、书写无障碍;⑤知情同意并愿意接受调查。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②既往有精神疾病史;③正在参加其他临床试验,且相关治疗对本研究可能有影响。
1.2 调查工具 ①一般资料调查表:由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自行设计,包括人口学资料,如年龄、性别、职业、付费方式等;临床资料,如病程、既往史、肝功能等。②基于病人报告的症状量表(Measure Yourself Medical Outcome Profile,MYMOP):该量表是由病人填写的、个性化的、有关病人疾病近期最痛苦症状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量表,最早由英国医学定性研究的著名学者Charlotte Peterson 于1996 年提出,主要用于测量病人所认为的最重要的临床症状及其变化,包括身体、感情、社会等多方面,适用于所有以相对固定症状为主诉的病人。量表包括对困扰病人的最重要的症状的表述、症状持续时间、由于症状导致无法进行的日常生活行为及总的健康状况多个条目,各条目均采用0~6分评分,0分表示最好情况,6分表示最差情况。0~1分表示轻度症状,2~4分表示中度症状,5~6分表示重度症状。经检验,其汉化版重测信度>0.9,效标效度>0.4[12]。
1.3 调查方法 调查前取得科室主任、护士长同意。术前1 d 对符合纳入标准的肝癌病人详细解释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在确保病人完全理解本研究内容和需要配合事项的基础上,征得病人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请病人填写一般资料调查表。病人术后24 h、48 h、72 h,研究者再次与病人联系,采用统一指导语对MYMOP 量表进行解释并当场发放,病人自行填写,随后研究者当场回收问卷。问卷共发放100 份,回收有效问卷96 份,有效回收率为96%。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以频数或百分率(%)表示。
2 结果
2.1 肝癌介入治疗病人一般情况 本研究共调查96例肝癌病人,年龄(59.32±6.33)岁,研究对象一般情况详见表1。
表1 肝癌介入治疗病人一般资料(n=96)
2.2 肝癌介入治疗病人自我报告症状情况 研究结果显示:术后24 h、48 h、72 h,病人MYMOP 总分分别为(2.29±1.40)分、(3.15±0.88)分、(4.21±1.40)分。肝癌介入治疗病人普遍经历了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疲乏、失眠、便秘、焦虑8 个症状,各症状发生率、严重度、持续时间情况详见表2。
表2 肝癌介入治疗病人自我报告症状发生率、严重度评分、持续时间
2.2.1 不同时间点肝癌介入治疗病人症状发生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肝癌介入治疗病人术后常见症状发生率为2.1%~27.1%。总体看来,发生率较高的5种症状分别为疼痛、疲乏、焦虑、失眠、发热,其中疲乏在术后24 h、48 h、72 h 的发生率均较高,随着时间推移疼痛、恶心、呕吐发生率呈下降趋势,而发热、失眠、焦虑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便秘在术后24 h 和术后48 h 发生率低,术后72 h 发生率提高,详见图1。
图1 不同时间点肝癌介入治疗病人症状发生率
2.2.2 不同时间点肝癌介入治疗病人症状严重度本研究结果显示:肝癌介入治疗病人术后常见症状的严重度评分为(3.32±0.73)分,严重度中等。总体来看,严重度得分较高的5 种症状为疼痛、失眠、恶心、呕吐、疲乏,其中,除焦虑、疲乏外,其他症状严重度基本呈下降趋势,尤其是疼痛下降最明显,详见图2。
2.2.3 不同时间点肝癌介入治疗病人症状持续时间本研究结果显示:肝癌介入治疗病人术后常见症状的持续时间为(3.04±0.92)h。总体来看,持续时间较长的5 种症状为疲乏、发热、焦虑、失眠、恶心,各症状在不同时间点的持续时间变化不大,术后24 h 持续时间最长的为疲乏,术后48 h 和术后72 h 持续时间最长的分别为疲乏、恶心,详见图3。
图2 不同时间点肝癌介入治疗病人症状严重度
图3 不同时间点肝癌介入治疗病人症状持续时间
2.2.4 肝癌介入治疗病人自我报告症状对日常活动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肝癌介入治疗病人经历的症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主要为行走、床上翻身、进食和睡眠4 方面,影响程度得分为(2.43±0.68)分。其中,进食受影响的频率较高,行走受影响的程度较重,睡眠不仅受影响频率较高,而且受影响程度较重。4 类日常活动受影响程度在中等偏下,详见表3。
表3 肝癌介入治疗病人自我报告症状对日常活动的影响
3 讨论
3.1 肝癌介入治疗病人一般资料 本研究调查的96例肝癌病人年龄(59.32±6.33)岁,与我国最新发布的肝癌发病高峰年龄为58~65 岁相一致。病人男女比例为4.3∶1,高于国家癌症中心报道的3.5∶1。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肝癌最主要的病因,肝癌病人中既往有肝炎史的病人占86.5%,与张爽等[13]的研究结果:我国约85%的肝癌病人携带乙型肝炎病毒相似。肝癌病人中45.8%的病人病程超过1 年,且病人中经济压力普遍严重,与国家癌症中心1 项多中心肝癌经济费用回顾性分析结果:肝癌病人诊治费用逐年增长,2015年日均费用约1 500 元,年均医疗费用约6 万元,给家庭和社会造成的经济负担不容忽视[3]一致。
3.2 肝癌介入治疗病人症状发生情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肝癌介入治疗病人术后72 h 会经历8 种以上症状,与车惯红等[14]对243 例介入治疗术后肝癌病人采用记忆症状评估量表评估病人的症状负担结果一致,其调查结果显示,病人术后经历的症状数目为(5.82±5.34)个,中位数为8 个。
病人自我报告症状结果显示:不同时间点发生率及严重度均较高的症状主要为疲乏、疼痛、失眠,与Cao 等[15]采用安德森症状量表对155 例肝癌介入治疗病人术后第3 天的调查结果相似。然而,台湾学者Li等[16]采用症状困扰量表在3 个相同时间点的调查发现,除以上症状外,发热、腹胀也是病人较严重的症状,这可能是由于介入治疗后发热症状的出现与病人年龄、肿瘤大小、栓塞剂用量等密切相关[17-18],本研究与Li 等[16]的研究对象在疾病资料、治疗方法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可能导致治疗后病人症状有所不同;此外,本研究病人均为首次接受介入治疗,而Li 等[16]调查的病人中接受4 次及以上介入治疗比例约占50%,病程较长的肝癌病人腹水、消化不良等症状较明显,腹胀发生率也较高。目前,有关肝癌介入治疗术后症状持续时间的相关报道少见,罗君等[19]对介入治疗后48 h病人腹痛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病人疼痛平均持续时间为123 min,本研究术后72 h 疼痛持续时间平均为2.70 h,两者结果基本一致。
3.3 肝癌介入治疗病人治疗后症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本研究中,肝癌介入治疗病人自我报告的症状对日常活动的影响与王雪华等[20]研究结果基本相同,此外,王雪华等[20]的调查结果还显示:病人工作、生活乐趣受症状困扰严重。本研究并未获取该信息,这可能与研究所采用的量表不同、条目表达差异有关。
Jablonski[21]提出,发生率高的症状并不是最严重或持续时间长的症状,与本研究结果相同。这符合Lenz 等[22]在不适症状理论中提到的观点,即症状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包括时间、强度、性质、困扰程度,各维度既相互作用,又有所区别。临床上只有动态、全面地评估症状,针对不同严重程度的症状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措施,才能更好地开展症状管理,减轻症状对病人日常活动等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