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羟苯磺酸钙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

2020-06-11王莹李彩朱峰金笑平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苯磺酸平滑肌内皮细胞

王莹,李彩,朱峰,金笑平

(台州医院神经内科,浙江台州317000)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多数心脑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主要表现为动脉壁内大量脂质和纤维组织蓄积并伴有局部炎性反应,严重威胁患者的心身健康[1]。AS早期即表现为内皮功能障碍,调节内皮功能可有效防治AS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羟苯磺酸钙作为一种血管保护剂,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已广泛应用于治疗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和肾功能不全相关疾病,而其对AS斑块形成影响的研究较少[2]。本研究旨在以液氮冻伤术建立兔AS斑块模型,并给予羟苯磺酸钙干预,以探讨羟苯磺酸钙对AS斑块形成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SPF级健康雄性新西兰兔24只,兔龄为3~4个月,体质量1.9~2.2kg,购自温州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动物许可证号:SCXK(浙)2015-0001]。羟苯磺酸钙由西安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号0706057。内皮素-1(endothelin-1,ET-1)、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ELISA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activatorinhibitor-1,PAI-1)及SP超敏试剂盒购自上海天呈科技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兔AS斑块模型的建立:所有动物适应性喂养3d,以液氮冻伤术建立AS斑块模型,模型的制作参照FANG等[3]的方法,即以3%戊巴比妥钠(30mg/kg)进行全身麻醉,分离右颈总动脉,血管两端以动脉夹阻断血流,以0.9%氯化钠溶液冲洗后抽空血管腔,再以1mL注射器抽取液氮,快速注入血管腔,反复3次以造成血管内皮损伤。放开动脉夹恢复血流,缝合肌肉组织及皮肤,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实验程序遵循动物保护和应用条例。

1.2.2 分组与处理:造模后将兔随机分为治疗组和模型组,每组各12只。治疗组于造模当天开始给予羟苯磺酸钙(0.15mg/g/d)+高脂饲料(含1%胆固醇、3%大油、15%蛋黄和81%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仅给予高脂饲料喂养,连续8周。

1.3 检测指标

1.3.1 组织病理学检查:8周后处死兔,取出右颈总动脉2~3cm,一部分以4%多聚甲醛固定24h,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制备4μm厚连续石蜡切片,作HE染色和弹力纤维染色,光镜观察AS斑块病理形态;另一部分以3%戊二醛溶液固定,超薄组织切片,醋酸铀及枸橼酸铅双染色,JEM-1230透射电镜观察AS斑块病理形态。

1.3.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取上述右颈总动脉石蜡切片,采用SP法测定斑块中MMP-9和PAI-1蛋白表达,DAB显色,棕黄色颗粒状产物为阳性标记。具体步骤参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采用LeicaQWINV3图像分析系统对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进行分析,每张玻片标本均随机选取8个视野,以平均灰度值表示检测的右颈总动脉各层染色阳性面积。

1.3.3 ELISA检测: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分别抽取各组兔耳缘静脉血2mL,离心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血清ET-1、NO及VEGF含量。具体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t 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理形态学检测结果

2.1.1 HE染色:治疗组右颈总动脉可见内膜、中膜增厚,平滑肌增殖并向内膜迁移,血管腔内可见一层不规则的较薄斑块,内含泡沫细胞和炎性细胞(见图1A)。模型组右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增厚明显,血管腔内可见半球形脂质斑块显著隆起,斑块表面有纤维组织覆盖,形成典型的“纤维帽”,内含大量泡沫细胞及炎性细胞浸润(见图1B)。

图1 治疗8周后兔右颈总动脉斑块形成情况(HE染色,×200)

2.1.2 弹力纤维染色:治疗组右颈总动脉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形态不规则,排列稍紊乱,胶原纤维增多,蓝黑色的内弹力板以内可见较薄脂质斑块(见图2A)。模型组右颈总动脉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排列紊乱,蓝黑色的内弹力板以内有断裂现象,可见突向血管腔的较大脂质斑块(见图2B)。

2.1.3 透射电镜:治疗组右颈总动脉中层平滑肌细胞梭形,排列稍紊乱,间质增宽,结缔组织增生,胞质内见微丝及密体密斑,内膜及中膜可见少量脂滴(见图3A)。模型组右颈总动脉内膜呈斑块状增生,细胞结构不清,内弹力膜增厚变性,中层平滑肌细胞排列紊乱,间质增宽,中膜结缔组织增生,内膜及中膜可见大量脂滴,高度空泡变性(见图3B)。

图2 治疗8周后兔右颈总动脉内膜病变情况(弹力纤维染色,×200)

图3 治疗8周后兔右颈总动脉斑块处透射电镜表现

2.2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8周后,抗MMP-9、PAI-1染色发现,MMP-9、PAI-1阳性染色为棕褐色,治疗组可见右颈动脉斑块处MMP-9、PAI-1呈散在弱阳性表达,而其在模型组则表达明显增高,呈强阳性表达。治疗组MMP-9、PAI-1在上述部位的表达量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均<0.05)。见图4-5和表1。

图4 治疗8周后兔右颈总动脉斑块处MMP-9表达情况(DAB染色,×200)

图5 治疗8周后兔右颈总动脉斑块处PAI-1表达情况(DAB染色,×200)

表1 2组兔右颈总动脉MMP-9和PAI-1免疫组织化学灰度值比较(每组n=12

表1 2组兔右颈总动脉MMP-9和PAI-1免疫组织化学灰度值比较(每组n=12

与模型组比:aP <0.05

组别 MMP-9 PAI-1模型组 136.97±7.81 145.02±10.26治疗组 118.08±14.36a 126.15±8.65a

2.3 ELISA检测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清ET-1、NO及VEGF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2组ET-1水平均显著降低,NO、VEGF水平均显著升高,且治疗组血清ET-1水平低于模型组,NO、VEGF水平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血清ET-1、NO及VEGF水平比较(每组n=12

表2 2组血清ET-1、NO及VEGF水平比较(每组n=12

与组内治疗前比:aP <0.05;与模型组治疗后比:bP <0.05

组别 ET-1(ng/L) NO(μmol/L) VEGF(pg/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模型组 103.32±15.45 90.81±12.10a 21.23±5.54 26.26±4.35a 22.12±3.90 27.21±4.92治疗组 101.95±16.07 76.32±10.01ab 20.95±3.72 31.47±4.09ab 21.83±3.72 32.58±5.46ab

3 讨论

目前,有关AS斑块形成机制的学说主要有:内皮损伤学说、脂质浸润学说、慢性炎症学说、平滑肌细胞增生学说、血栓源学说等[4-5],其中血管内皮损伤和脂质浸润被认为是导致AS的始动因素[6]。

AS疾病普遍存在内皮功能障碍[7]。研究表明,内皮细胞可通过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如NO和ET-1等调控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8]。NO是由NO合酶催化左旋精氨酸氧化生成,它不仅参与介导血管舒张,使平滑肌松弛,对血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还能阻止血小板的聚集和黏附,具有显著的抗血栓形成作用。ET-1则正好相反,可以引起血管收缩,激活巨噬细胞,引起血小板聚集,损害血管内皮,促进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促使AS的形成[9]。病理状态下,血管内皮功能出现紊乱,NO降低,并促进ET-1分泌,造成血管痉挛,诱导AS形成[10]。我们可以通过调节NO和ET平衡,维持血管内皮功能正常及结构完整,从起始环节干预AS斑块形成[11]。此外,VEGF可通过促进NO合成酶的生成,进而促进NO的生成,与NO共同作用发挥舒张血管的作用,促进新生血管的稳定和成熟,避免血栓形成,减轻AS发病程度[12]。由于VEGF在正常血管中基本无表达,而在AS斑块中表达显著增加,它能特异性地促进血管内皮修复与新生血管形成,促进AS斑块的形成,所以,VEGF在加速AS斑块形成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研究认为,AS的发展过程与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平滑肌细胞迁移和基质再生等密切相关[13]。MMP-9作为基质金属蛋白酶类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酶,是降解IV、V型胶原最主要成员之一。胶原纤维的降解降低了内皮细胞基底膜的完整性,促使中膜平滑肌细胞向内膜迁移,在AS病变及斑块的破裂中发挥最关键性的作用[14]。PAI-1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在正常血管内皮细胞中合成。PAI-1可能通过影响血管内皮再生、平滑肌细胞迁移、动脉附壁血栓形成等环节参与AS的形成。当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时,血浆PAI-1等纤溶因子水平异常,启动和加速AS的发生发展[15]。

羟苯磺酸钙作为血管保护剂,已广泛应用于糖尿病肾病、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冠心病等的治疗[16-17]。研究证实[18],羟苯磺酸钙能通过减少内皮细胞中山梨醇的形成,减轻血管内皮的损伤,抑制血管活性物质及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脆性,从而对血管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

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液氮冻伤术结合高脂饮食建立兔AS斑块模型,再以羟苯磺酸钙干预模型兔,结果表明,羟苯磺酸钙不仅能降低血循环中ET-1含量,升高NO、VEGF水平,还能减少血管壁局部组织中PAI-1和MMP-9蛋白的表达,说明羟苯磺酸钙可能从保护血管内皮、延缓动脉硬化及稳定粥样斑块等方面保护大血管。因此,羟苯磺酸钙能明显改善AS斑块形成的可能机制是减轻内皮细胞损伤,增加血管内皮细胞的密度,减少微血栓形成,进而阻止AS斑块的发生发展。

猜你喜欢

苯磺酸平滑肌内皮细胞
大蒜素抑制家兔离体小肠平滑肌收缩及机制的实验研究
有氧运动和精氨酸补充对高血压的干预作用及其与内皮细胞功能的关系
土槿皮乙酸对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细胞骨架的影响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叶酸治疗老年轻中度H型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评价
缬沙坦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及对舒张压的影响分析
溶酶体组织蛋白酶B增加自噬保护缺氧诱导的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HMGB1基因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苯磺酸钕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ALOX15对血管平滑肌细胞铁死亡的影响
瘦素对人脑血管平滑肌细胞活性及ROS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