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孕产妇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研究

2020-06-11赵艳艳

世界复合医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丁三醇孕产妇出血量

赵艳艳

山东费县中医医院,山东临沂 273400

产后出血作为临床最为常见的产后并发症,具有发生率高及病情凶险等鲜明特点,是一种严重威胁孕产妇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的疾病[1-2]。近年来,如何做好孕产妇产后出血的护理干预工作,得到越来越多医务人员的关注及重视。值得注意的是,除强化产后出血防治力度外,发生产后出血时实时监测孕产妇子宫收缩程度,全面了解孕产妇产道、胎盘及凝血功能的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手段及止血方法,方可取得令人满意的止血效果。同时,宫缩剂是临床治疗产后出血的常用药物,其药物类型不同所产生的治疗效果也存在着明显差异性。鉴于此,该文将该院在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78例产后出血孕产妇作为研究的对象,进一步重点探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孕产妇产后出血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纳入研究的78例孕产妇,所有孕产妇符合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并且于知情条件下签署实验同意书,基本排除失语、合并精神疾病及合并严重肝肾疾病的情况。以随机盲选法为参照划分为2组,即:对照组39例孕产妇年龄分布 25~39 岁,平均年龄为(31.28±1.58)岁,初产妇29例、经产妇10例;观察组39例孕产妇年龄分布26~38岁,平均年龄为(31.29±1.59)岁,初产妇 28例、经产妇 11例。2组孕产妇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意义。纳入标准:2组孕产妇均为孕龄期女性且属于单胎足月妊娠;2组孕产妇均存在不同的高危妊娠因素。排除标准:存在剖宫产手术禁忌证、药物过敏及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情况者。

1.2 治疗方法

①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即:针对阴道分娩孕产妇,待产儿娩出后肌肉注射缩宫素 (国药准字号为H20059994)20 IU;针对剖宫产分娩孕产妇,待产儿娩出后于宫体处注射20 IU缩宫素,再将缩宫素20 IU浓度5%葡萄糖溶液(国药准字号为H2002330)500 mL相混合后进行持续静脉输注,必要时重复多次给药。

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即:针对阴道分娩的孕产妇,待产儿娩出后肌肉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国药准字号为 20094138)250 μg;针对剖宫产分娩的孕产妇,待产儿娩出后于宫体注入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 μg,再将浓度5%葡萄糖溶液与缩宫素20 IU相混合后进行静脉滴注,必要时重复多次给药。

1.3 判定标准

①口服药物15 min内阴道出血量明显锐减且子宫收缩程度优秀为显效、口服药物30 min内阴道出血量锐减且子宫收缩程度良好为有效,口服药物后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为无效;总有效率为前两项有效率之和;②同时,分别统计2组孕产妇的止血时间、产后出血量及血性恶露持续时间;③向2组孕产妇发放HMAD评分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估其抑郁情绪的减轻效果,分数越低说明减轻效果越好;④观察2组孕产妇是否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及头晕等不良反应计算其总发生率[3-4]。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其中计量数据使用()表示,进行 t检验;计数数据用百分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4.36%,该组显效11例、有效18例及无效10例;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87%,该组显效15例、有效22例及无效2例。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9.287,P<0.05)。

2.2 临床指标

观察组止血时间、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后2 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HAMD评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2组孕产妇临床指标对比()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indicators of two groups of pregnant women()

表1 2组孕产妇临床指标对比()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indicators of two groups of pregnant women()

组别 止血时间(min)血性恶露持续时间(d)对照组(n=39)观察组(n=39)产后2 h出血量(mL)HAMD评分(分)t值 P值35.41±3.48 15.22±2.12 10.456<0.05 545.11±14.23 271.53±12.08 12.398<0.05 15.83±3.28 11.37±2.15 6.185<0.05 6.88±1.23 4.31±1.14 5.127<0.05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6%、20.51%,观察组明显要比对照组低,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2组孕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mong pregnant women in two groups[n(%)]

3 讨论

产后出血发生后大大增加孕产妇产后机体康复的安全风险,严重威胁孕产妇生命安全,甚至可能造成机体脏器功能受损及致死的情况。有研究资料显示,存在贫血或凝血功能障碍的孕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的风险往往高于普通孕产妇[5-6]。同时,受发生产后出血的影响,孕产妇可能产生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加剧其心理压力及精神负担,直接影响母体乳汁正常分泌,极易引发各种产后并发症。由此可见,临床治疗产后出血期间全方位分析孕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原因及影响因素,将分析结果视为治疗参考依据,再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及护理手段,方可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孕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的原因相对复杂,与子宫收缩乏力、产妇机体虚弱、精神紧张、麻醉药物及内分泌失调等因素间存在着密切联系,造成子宫收缩能力被削弱,大大增加产后出血风险。同时,胎盘异常及产道损伤是造成孕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一旦产程处理不得当或遭遇多产情况则极易引发产后出血。有研究资料显示,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碍的孕产妇产后出血发生风险远远高于普通孕产妇,大大增加其临床治疗难度。为了有效预防产后出血,医务人员重视分娩前各种保健工作,树立产妇安全风险意识,尽可能于分娩期间使用宫缩剂或延迟钳夹脐带等方法妥善处理产程,消除产后出血风险。

即便子宫按摩法或压迫法不同程度上缓解孕产妇产后出血症状,但是其治疗效果相对有限,往往需要配合使用宫缩剂。宫缩剂作为临床治疗产后出血的常用药物,能直接作用于子宫肌层,其治疗效果确切快速,能有效加快子宫收缩速度改善子宫乏力的症状,以达到止血的效果。除宫缩剂外,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是临床治疗孕产妇产后出血的重要药物,其生物活性及水溶性较强,具有起效迅速等鲜明特点,能直接作用于子宫收缩平滑肌,大大加快子宫收缩速度。同时,与宫缩素相比,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能帮助孕产妇恢复其自身凝血功能,大大提高药物自身止血效果,并且其药效持续时间较长,能持续提升宫缩强度及缩短止血时间。

该次研究中纳入2组产后出血孕产妇,分别实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及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观察组),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的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36%;同时,观察组止血时间、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产后2 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51%;各项研究结果数据说明产后出血孕产妇实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效果良好;这与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较为相似。近年来,国内有学者表示,采取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孕产妇,总有效率高达90.00%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可降低至10%以下[7-8],该次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的94.87%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2.56%均和在相关学者的研究结论范围;由此可见,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方法具备实施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综上所述,孕产妇产后出血实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产后出血量及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大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猜你喜欢

丁三醇孕产妇出血量
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在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中的治疗效果
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应用垂体后叶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临床分析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孕产妇健康教育问题分析及建议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孕期保健对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国产与进口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比较关键要素探究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孕产妇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探讨
湖南省长沙市危重孕产妇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