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肾镜取石术与开放手术医治肾结石的临床成效分析
2020-06-11丘有江黎锋
丘有江,黎锋
1.广西陆川县人民医院,广西陆川 537700;2.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泌尿外科,广西玉林 537000
肾结石(renal calculi)主要是指因为尿液中的一些成分,在肾脏中形成结石,造成的泌尿系统疾病。据有关调查表明,肾结石的发病率非常之高,西方的肾结石发病率为0.1%~14.8%左右,我国的肾结石发病率为1.61%~20.54%左右[1]。最近一些年,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经皮肾镜取石术逐渐开始应用于对肾结石患者的医治中,并且受到了医生和患者的青睐[3]。与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比较,经皮肾镜取石术拥有种种优势,对于患者的医治成效十分显著[4]。该次实验选取了该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肾结石患者120例,观察研究经皮肾镜取石术与开放手术医治肾结石的临床运用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肾结石患者120例,全部经过检查,被诊断为肾结石,并随机分成数量相同的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实验组60例患者中:男45例,女15例;年纪 30~64 岁,平均年纪(43.15±12.16)岁。对照组 60 例患者中:男 48例,女 12例;年纪 30~65岁,平均年纪(44.26±12.23)岁。纳入标准:该研究所选病例已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许可;该次实验的120例患者均已经被确诊为肾结石;该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知情,已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恶性肿瘤以及肝肾功能存在异常的患者;拥有凝血功能障碍以及其他血液性疾病的患者;临床资料存在不完善的患者;拒绝参与该次实验的患者。通过两组患者的例数、性别、年纪等基础数据的对照,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有可行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开放手术医治。全麻后,取侧卧位垫高腰部,取12肋间斜切口,逐层切开进入后腹腔,分离显露肾盂,在肾盂背侧纵向切开,用取石钳将结石取出。假如结石直径大,应将其撬起并夹紧。若结石形状不规则,肾盂切口难取出,则行肾实质切开取石,游离并阻断肾蒂,在肾周用冰块局部降温后,依照结石的位置,行肾实质切口,将取石钳伸入肾盂及肾盏,取出结石,予生理盐水冲洗、缝合切开肾实质、留置双J管。
实验组运用经皮肾镜取石术。设备仪器运用60W科医人激光,狼牌输尿管镜、经皮肾镜。插管全麻后截石位。逆行插入输尿管导管至肾盂停下。固定后,改变患者体位,在12肋下,腋后线与肩胛下角线之间选择穿刺点穿刺。超声协助穿刺和拔针。取针芯后,判断输尿管导管穿刺成功与否。放置导丝后,切开穿刺点皮肤,用筋膜扩张器扩大经皮肾通道,并保留外鞘建立工作通道。从工作通道置入输尿管镜,用60W的激光将结石粉碎,用高压水流将结石从工作通道冲出体外。假如粉碎后残石较大,用取石钳取出结石,并在肾通道放置肾造瘘管。双J管上端位于肾盂,下端位于膀胱内。
1.3 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该次研究评定完全遵循《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的评估标准。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运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运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 t检验,计数资料运用[n(%)]表示,进行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项指标
实验组患者各项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都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various indicators of patients in two groups()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various indicators of patients in two groups()
组别 手术时间(min)住院时间(d)实验组(n=60)对照组(n=60)术中出血量(mL)下床时间(h)t值 P值72.28±12.07 168.29±31.36 9.015 0.001 105.34±18.45 124.46±18.40 10.963 0.005 6.35±1.04 11.22±1.36 8.072 0.000 11.68±1.26 18.84±2.31 8.756 0.000
2.2 并发症发生率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3 讨论
3.1 经皮肾镜取石术可以提高肾结石患者医治成效
肾结石其实是一种良性疾病,但是不能因为这样就不重视。如果忽视了肾结石,未能及时进行医治,就会出现结石堵塞。当发生结石堵塞,可能会引发肾盂积水、尿毒症等极其严重并发症[5]。对于肾结石患者来说,传统的开腹手术由于时间长,手术创口大,患者的出血量大,为患者带来了很多痛苦,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6]。
从该次调查中两组患者的医治成效看,实验组手术时间为(72.28±12.07)min,术中出血量为(105.34±18.45)mL,下床时间为(6.35±1.04)h,住院时间为(11.68±1.26)d。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68.29±31.36)min,术中出血量为(124.46±18.40)mL,下床时间为(11.22±1.36)h,住院时间为(18.84±2.31)d。实验组患者各项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都要优于对照组(P<0.05)。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实验组的患者实施了经皮肾镜取石术。该次研究的结果与有关研究的结果相一致。由此可见,在肾结石患者的手术医治方面,选用合适、有效的手术方式是关键。
在肾结石患者的医治方面,一些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肾结石患者的手术医治方式一般分成两种,对于哪种手术方法的疗效更好,可通过对照实验来证明。有学者对于经皮肾镜取石术的临床应用成效进行了实验研究。该学者实验中选择240例肾结石患者,进行对照实验。具体实验方法为将240例患者分别编号1~240号,运用计算机随机系统,分成两组,每组人数120例。两组患者分别予以经皮肾镜取石术医治(实验组)、传统开腹手术医治(对照组)。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更少,患者手术时间更快,患者的住院时间也要远远短于传统开腹组患者[8]。由此可见,经皮肾镜取石术在医治肾结石患者上,有着独到之处,能够有效将患者受到的手术伤害降至最低,有利于患者的身体恢复,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家庭上的经济负担。
3.2 经皮肾镜取石术可以降低肾结石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肾结石作为一种常见病,会引发患者血尿,随着时间推移肾结石直径增大,还会导致尿路梗阻,损害肾功能,进而引发尿路感染,严重影响肾功能和泌尿系统的健康[9]。因此,肾结石的诊断和医治应尽快进行。经皮肾镜取石术主要是在腰部下做小切口,穿刺针从切口进入肾,通过持续扩张建立手术通道,并通过压载辅助或激光碎石术完成手术。与传统的医治方法相比,经皮肾镜取石术避免了开腹,大大减少了切口。在医治过程里,可以通过超声手术了解手术情况,提高手术针对性,避免盲目性[10]。
肾结石患者在手术医治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就该次研究得出的结果来看,实验组60例患者中,出现术后发热2例,术后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对照组60例患者中,出现术后发热5例,术后感染1例,术后出血3例,尿外渗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6.66%。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P<0.05)。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实验组患者实施了经皮肾镜取石术,其相较于开放手术而言更为细致,造成的创伤小,所以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对于肾结石患者的手术医治,很多学者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实验研究。有学者选取102例需要手术医治的肾结石患者进行研究,将102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1例。一组运用经皮肾镜取石术进行医治,另一组运用常规开放手术进行医治。经过术中和手术后各项数据的对比可知,经皮肾镜取石术组51例患者,有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5.88%;常规开放手术组51例患者,有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5.68%。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为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5.88%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5.68%(P<0.05)[11]。在肾结石患者的临床医治的两种手术方式中,传统的开放手术术后患者的并发症相对来说要多一些[12]。
综上所述,与开放手术相比,经皮肾镜取石术能够缩短肾结石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对患者的医治有显著成效,在今后的临床医治中应多加运用,以保障患者远离痛苦,早日回归正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