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手足口病心肺功能衰竭前期症状及治疗分析

2020-06-11向红兵吴皇何江琼余春梅姚银银

世界复合医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口病存活心肺

向红兵,吴皇,何江琼,余春梅,姚银银

重庆市云阳县中医院儿科,重庆 404500

出现并发症,如脑炎、无菌性脑膜炎、心肌炎、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极个别患者会出现病情发展快,诱发心肺功能衰竭症状,可导致患者病亡[1-2],该病症被称为手足口病危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出疹发热性传染病,也被称为手足口综合征,大部分患者发病症状轻微,主要症状以发热,手足口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等;少数患者会重型,该型手足口病可分为两个阶段,①处于心肺功能衰竭前期,一般病发于发病5 d内,病发持续时间短一般只有数个小时,是治疗危重手足口病的重要时期,在此阶段采取正确救治手段可有效降低危重手足口病的病死率。②处于心肺功能衰竭期,此阶段发病发展到心肺功能衰竭时期,致死率极高。该次探究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期间,云阳县所有医疗卫生机构收治的43危重手足口病患儿,探究重症手足口病心肺功能衰竭前期的临床症状,及治疗的有效措施,探究有效治疗心肺功能衰竭前期的治疗手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云阳县所有医疗卫生机构收治的重症手足口心肺功能衰竭的患儿43例,作为该次探究的主要研究对象。其中男患儿28例,女患儿15例,年龄6月~1岁9例,1~3岁28例,3~4岁6例。该次探究纳入标准:①呼吸困难,出现紫绀、血性泡沫等;②出现循环功能不全症状、休克等;③出现昏迷、脑疝等症状;④该次探究内容均告知患儿监护人,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有药物过敏史患儿;重要脏器有原发病患儿。

1.2 研究方法

根据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表现实施目标性救治:

1.2.1 基本治疗 检测患儿的基本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血压、血糖、血气、血氧饱和度及心率等。呼吸困难给予机械通气治疗。药物治疗:联合采用丙种球蛋白(国药准字SF200 23011),1g/(kg·次)和糖皮质激素(国药准字H20010098),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1 mg/(kg·次),12 h/次;米力农(国药准字 H10970051)50 μg/kg, 滴数为 0.5 μg/(kg·min);20%甘露醇液(国药准字 H61023391)3~5 mL/(kg·次),4~6 h/次;如患儿颅压过高可采用呋塞米进行降压,用法为1 mg/(kg·次),12 h/次。

1.2.2 抢救 ①体位。 将患儿的头、肩抬高至30°~45°,并留置导尿管及胃管;检测患儿的有创动脉血压,平均动脉压≤65 mmHg时,可将患儿放置平卧位。这样的体位选择有助于患儿呼吸道开放,防止胃内容物的反流,同时控制颅内压。②供养,保证患儿气道畅通,确保患儿通气、换气功能。患儿出现呼吸困难症状,及时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患儿呼吸,呼吸机压力控制主要参数为:吸入氧浓度为40%~100%,呼气末正压5~6 cmH2O。同时根据患儿的气血分析及X光片结果及时调整呼吸参数。若患儿出现肺出血或肺水肿病症,应给予密闭式吸痰管,注意呼吸机管理的密闭性,避免出现频繁吸痰现象。③血压监控,将患儿的平均动脉压控制在65 mmHg以上。高血压患儿液体控制在 60~80 mL/(kg·d),24 h 匀速泵入。 采用米力农增加心肌收缩力、扩张患儿血管,剂量为 50~75 μg/kg,内静脉30 min匀速泵如,监控患儿有创动脉血压及中心静脉,根据患儿实际情况及时更改米力农剂量。若患儿在给予米力农后,血压仍有升高可给予酚妥拉明或纳普纳进行降压。④血糖控制,每1~4小时动态检测患儿的血糖水平变化情况。在患儿血糖低于15 mmol/L时,给予静脉注射胰岛素进行降糖处理,剂量为0.1 U/(kg·次)。患儿出现低血糖情况,可采用静脉注射葡萄糖进行处理,剂量为2~4 mL/kg,葡萄糖为250 g/L,血糖控制在4.4~11.0 mmol/L。⑤体温检测,降低患儿体温将体温维持在38.5℃以下。根据患儿的血钠水平选取适当的降温方式,主要包括灌肠洗胃、布洛芬等降温药物、亚低温治疗等。若患儿对单一降温措施反应差,可采用联合降温方式。⑥液体及内环境管理,稳定患儿内循环。建立至少两条以上的血管通路,静脉液体以2.5~3.3 mL/(kg·h)匀速泵入,液体总量控制在 24 h 内为60~80 mL/kg。定期检查患儿的血气、电解质水平,根据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呼吸机及液体机参数,将pH值、氧分压、二氧化碳、 乳酸分别控制在 7.35~7.45、60~80 mmHg、35~45 mmHg、<2 mmol/L。

1.3 治疗效果评定

对患儿实施目标性治疗3 d后,患儿的体温变化;血压、血糖、血气、心率变化情况;皮肤发花、肢端发凉现象变化情况;X光片下肺出血或肺水肿变化情况。

1.4 统计方法

该次探究数据分析时,均采用专业的SPSS 22.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 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预后存活42例,1例死亡,病死率为2.33%。其中有5例患儿病情恶化进展为重症手足口病心肺衰竭期,恶性转化率达11.63%。重症手足口病心肺功能衰竭前期实施目标性救治措施,救治成功率为97.67%。对比死亡患儿与存活患儿治疗后,1 d、3 d、5 d的体温、心率、平均动脉压、乳酸、血糖等指标变化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2。

表1 死亡组与存活组体温、心率、pH值对比()Table 1 Comparison of body temperature,heart rate,and pH in the death group and the survival group()

表1 死亡组与存活组体温、心率、pH值对比()Table 1 Comparison of body temperature,heart rate,and pH in the death group and the survival group()

注:存活组与死亡组对比,P<0.05

时间 体温(℃)死亡组 存活组心率(次/min)死亡组 存活组pH值死亡组 存活组1 d 3 d 5 d 39.6±0.3 39.6±0.4 39.2±0.7 39.5±0.7 38.2±0.2 38.1±0.5 124.3±61.1 123.3±63.2 122.8±62.8 165.2±16.2 117.5±11.3 97.3±8.9 7.16±0.13 7.03±0.15 7.11±0.05 7.31±0.13 7.32±0.08 7.33±0.05

表2 死亡组与存活组平均动脉血压、血糖、乳酸水平对比()Table 2 Comparison of mean arterial blood pressure,blood glucose,and lactic acid levels in the death group and the survival group()

表2 死亡组与存活组平均动脉血压、血糖、乳酸水平对比()Table 2 Comparison of mean arterial blood pressure,blood glucose,and lactic acid levels in the death group and the survival group()

注:存活组与死亡组对比,P<0.05

时间 血糖(mmol/L)死亡组 存活组乳酸(mmol/L)死亡组 存活组平均动脉血压(mmHg)死亡组 存活组1 d 3 d 5 d 12.23±1.83 9.13±1.58 9.05±1.39 11.51±1.53 6.21±0.89 5.58±0.83 8.61±4.51 8.54±5.31 8.42±4.35 3.21±2.13 1.48±0.51 1.51±0.44 66.18±43.12 68.11±39.21 68.21±36.48 89.31±16.51 78.89±9.48 77.18±8.57

3 讨论

手足口病是近些年来较为常见的、可爆发性的传染性疾病,多发于婴幼儿患者,夏季和秋季是该病的高发季节,其主要是由于肠道病毒引起的,该病的危重型具有较高的致死率[3-5]。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其引起的肺出血、肺水肿及心肺功能衰竭。有研究发现危重手足口病可分为重症手足口病心肺衰竭前期和心肺衰竭期,前期发病时间短仅有数个小时,是治疗危重手足口病的重要时期,在该阶段采用目标性救治措施可有效降低危重手足口病的病死率。重症手足口病心肺功能衰竭前期患者的临床表现多为,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皮肤发花、肢端发凉、血压血糖升高等症状[6-12]。

该次探究发现,在心肺功能前期救治成功患儿的平均动脉压控制在65 mmHg以上的患者均存活,平均动脉压高于85 mmHg时及时给予米力农,同时降低颅压限制液体量,可有效提高生存几率改善预后;通过对比可发现患儿的病情恶化与死亡例出现,均与血压相关,因此在心肺衰竭前期应尽量维持患儿的血压情况,给予多巴胺等药物降低患儿血压;反复发热持续高温,预后情况差,采用单一或联合方式降低患儿体温,将体温控制在38.5℃下:部分死亡患儿出现高血糖症状,同时血糖水平越高预后越差,在心肺衰竭前期控制患儿的血糖水平,可改善预后情况提高治疗有效率。马勇涛等[5]的探究结果,三联用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1/54)、病死率为0.0%,显著低于二联用药组 14.8%(8/45)、14.8%(8/54)。 三联用药组平均住院时间、心肌酶恢复时间、呼吸机撤机时间均低于二联用药组,与该次探究结果救治成功率为97.67%相符,证明对重症手足口病心肺衰竭前期患者给予积极、联合用药的积极救治措施,可以明显提高救治成功率。综上所述,重症手足口病心肺衰竭前期是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重要时期,在该阶段实施目标性救治措施,可有效降低重症手足口病的病死率,控制患者的血压、血糖、pH、乳酸、平均动脉压、体温等水平,可有效改善预后情况。

猜你喜欢

口病存活心肺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2010—2019年宝鸡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时空聚集分析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手足口病那些事
《心肺血管病杂志》
警惕手足口病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