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应力软岩条件下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2020-06-10赵云凯

山东煤炭科技 2020年5期
关键词:顶角螺纹钢锚索

张 磊 赵云凯

(1.潞安环能股份公司常村煤矿,山西 长治 046102; 2.长治红山煤业有限公司,山西 长治 046102)

软岩巷道的有效支护一直是一个难题[1],巷道开挖后,巷道会产生流变性,巷道围岩稳定时间变长,从而增加了巷道围岩的支护难度[2-3]。常村矿2206 工作面运输平巷在原支护设计方案下,巷道的支护效果不理想,巷道变形严重,稳定性很差,每过两个月需返修一次,影响矿井的正常生产。因此决定对巷道原支护参数进行分析、优化,通过数值模拟比较两种支护参数,最后进行工程应用。

1 概况

常村煤矿2206 综放工作面主要开采山西组3#煤层。3#煤层平均厚度为6m,平均倾角为4°,为近水平煤层,平均埋深为470m。直接顶为泥岩,灰黑色,石英为主,长石次之,平均厚度为1.65m;基本顶为细砂岩,灰黑色,平均厚度为9m;底板为砂质泥岩、细砂岩。采用综采放顶煤开采工艺,工作面平均采高3m,放煤高度3m,采放比为1 ∶1,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该矿2206 工作面运输平巷巷道断面为矩形,巷道宽4.5m,高3.2m,采用“锚网索”联合支护方式。如图1 所示。

2206 运输平巷掘进过程中,巷道矿压显现剧烈,主要体现在2 个顶角处、两帮的下端和未支护的底板。辅助回风巷是矩形巷道,在2 个顶角处出现应力集中,导致顶角破坏,顶板稳定性差,局部出现冒顶现象,锚杆锚索失效。巷道煤柱帮由于受上区段采动及本区段掘进影响,变形量大,部分区域出现片帮。

2 支护参数优化

为控制巷道围岩变形,应在优化支护方案中将重点放在2 个顶角处,同时兼顾顶板中部和两帮。优化设计应当将锚索偏向两个顶角处,采用加强锚索进行支护,顶板采用支护效果更好的螺纹钢锚杆支护。两帮应加强支护强度和密度,煤柱帮采用螺纹钢锚杆支护,同时两帮处的底脚锚杆向下可有一定角度,用来防止底鼓。

图1 2206 运输平巷原支护

优化后的巷道支护,顶板采用加强锚索、螺纹钢锚杆进行支护,两帮增加了锚杆的长度、强度和密度,如图2 所示。

图2 优化后巷道断面图

顶板支护:锚杆选用Φ20mm×2600mm 的左旋螺纹钢锚杆,外侧的2 根锚杆倾斜10°,其余四根锚杆垂直顶板布置,每根顶锚杆采用两支MSCK2350 树脂锚固剂。托板规格为150×150×10mm 托 板。锚 索 材 料 为Φ20mm,1×19 股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延伸率7%,钻孔直径Φ30mm,锚索规格为Φ20-1-6800mm;锚索托板采用300×300×16mm,高强度可调心托板及配套锁具。锚索锚固正常采用三支MSZ2350 树脂药卷锚固,锚索孔流水成线时采用四支MSZ2350树脂药卷锚固。

帮部支护:螺纹钢锚杆规格为Φ20×2600mm,锚杆配件为半圆式打眼钢托板(Φ160×400mm)、碟形托盘(150mm×150mm×8mm)、螺母。螺纹钢帮锚杆上下帮往外侧倾斜10°,中间两根锚杆垂直煤墙打设,采用一支MSZ2350 中速树脂锚固剂进行锚固,钻孔直径为Φ22mm,扭矩为50N•m。

3 数值模拟

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弹塑性材料模型。运用摩尔-库伦屈服准则判断岩体的破坏[4]。模型长度取70m,宽度取30m,高度取40m。计算过程中限制模型侧面水平位移、底边垂直位移,模型顶部施加10.75MPa荷载,代替模型上覆岩层自重。所需要模拟的物理力学参数见表1 所示。

表1 煤岩层及其力学参数

3.1 围岩垂直应力分布

图3 垂直应力图

如图3 所示,对比巷道顶板中部最小垂直应力,原支护为0.15MPa,优化后为0.18MPa,说明采用螺纹钢锚杆使破碎顶板承载力增强,改善了应力环境。对比巷道帮部垂直应力,原支护距离巷道帮部2.25m 处应力集中最大值为20.56MPa,优化后距离巷道帮部1.82m 处应力集中最大值为20.72MPa,说明巷道支护优化后帮部应力集中最大值虽增加了0.16MPa,但应力集中最大值距离巷帮的距离减少了0.43m。

3.2 围岩水平应力分布

对比巷道2 个顶角的水平应力,原支护为5.25MPa,优化后为5.30MPa,改善了巷道顶角的应力环境。对比巷道帮部应力降低区范围,原支护为0.87m,优化后为0.75m,说明帮部增加锚杆密度和支护强度可减少应力降低区范围。

3.3 围岩塑性区分布

巷道围岩破坏以剪切破坏为主,通过对比原支护与优化后支护,可发现原支护破坏范围比优化后大。对比顶板塑性区范围,优化后加长的顶板锚杆使浅部围岩整体性增强,两个顶角锚杆锚固在稳定岩层中,提高了顶角的抗破坏能力;帮锚杆锚固段在塑性区范围外,有效控制了巷道围岩变形。

4 支护效果观测

如图4 所示,在观测期内,巷道围岩的变形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20d,围岩变形速率大;第二阶段20~50d,围岩变形速率减缓;第三阶段50d 以后,围岩变形基本趋于平缓。根据图可知,顶底板最大下沉量为144mm,两帮内移量最大为121mm,说明减小锚杆间排距,增加锚杆长度,采用加强支护可有效控制巷道围岩变形。

图 4 巷道变形与时间关系曲线

5 结论

优化巷道的支护参数可控制高应力软岩条件下围岩变形。通过数值模拟与原支护相比较,巷道2个顶角支护得到加强,减弱了顶角水平挤压力,帮锚杆支护长度、强度和密度增加使浅部围岩连成一个整体,围岩承载力增强,顶板与帮部联合支护作用使底鼓量减少,工程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可为类似矿井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顶角螺纹钢锚索
技术创新促进昆钢螺纹钢产品升级
赵庄煤业13102巷围岩补强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试论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凉亭中的数学
让压锚索力学特性及支护机理探讨
光束通过三棱镜的偏折情况再探讨*
顶角为100°的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应用
HRB400级螺纹钢大数据分析与应用
锚索搅拌头加工制作的改进
我们每天都能吃到“螺纹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