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 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
2020-06-10李爱元
李爱元
无棣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山东滨州 251900
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疾病,慢阻肺属于一种不完全可逆的肺病, 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就是气道发生破坏性受阻[1]。尤其是合并重度呼吸衰竭的慢阻肺患者不仅在治疗的时候难度更大,而且具有很高的病死率,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病情会不断加重,最终引起死亡[2]。 当前, 临床上将有创正压通气作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其能够使患者顺利地进行气体交换,并且最大程度地降低患者的肺部负担。 基于此,该文特选择该院2018年1 月—2019年3 月收治的80 例相关病例, 分析并研究了对早期实施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慢阻肺合并重度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慢阻肺合并重度呼吸衰竭的患者80例作为该次研究的纳入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划分为早期组和延迟组,每组40 例。 在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的前提下,该次研究得以展开。 纳入标准:①按照《慢阻肺诊断标准》(2010 版)诊断确诊为慢阻肺合并重度呼吸衰竭的患者[3];②患者的年龄≥18 周岁;③不存在有创呼吸机使用禁忌的患者;④对该次研究知晓同意,并且在知情同意书中签字确认的患者。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②合并呼吸声道损伤、面部损伤和严重消化系统出血的患者[4]。 早期组中共计有16 例女,24 例男;在年龄方面最大值为84 岁,最小值为63 岁,中位年龄为(67.5±11.2)岁;在病程方面最大值为9年,最小值为1年,中位病程为(5.6±2.7)年。延迟组中共计有16 例女,24 例男;在年龄方面最大值为83 岁,最小值为65 岁,中位年龄为(68.1±11.3)岁;在病程方面最大值为8年,最小值为1年,中位病程为(5.3±2.9)年。 在上述基本资料方面早期组和延迟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了开展统计学比较的条件。
1.2 方法
上述所有患者在进行机械通气治疗之前都进行相应的常规治疗,主要为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解痉治疗、抗感染治疗等,同时接受气管插管[5]。
在诊断为重度呼吸衰竭的6 h 内对早期组进行有创机械通气,在诊断为重度呼吸衰竭的6 h 后对延迟组进行有创机械通气。
主要通过压力支持通气模式和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对两组患者治疗,具体参数设置如下:潮气量参数设置为8 mL/kg; 呼吸比参数设置为1∶2 到1∶3;PaO2参数设置为60~80 mmHg;FiO 参数设置为30%~40%[6]。
1.3 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主要为血氧分压、PaCO2/FiO2、PaCO2;对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主要为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呼吸频率等。
对两组患者的有创机械通气时长、 总机械通气时长和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和比较。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以(±s)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气指标
早期组的各项血气指标均明显优于延迟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血气指标比较[(±s),mmHg]Table 1 Comparison of blood gas indicators between two groups[(±s),mmHg]
表1 两组血气指标比较[(±s),mmHg]Table 1 Comparison of blood gas indicators between two groups[(±s),mmHg]
组别 血氧分压 PaCO2/FiO2 PaCO2延迟组(n=40)早期组(n=40)t 值P 值77.6±8.7 90.6±7.5 3.763<0.05 80.4±8.1 96.6±7.8 3.856<0.05 82.2±7.5 50.1±4.6 3.027<0.05
2.2 生命体征
早期组和延迟组的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舒张压、心率、呼吸频率等指标方面均明显优于延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生命体征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Vital signs between two groups(±s)
表2 两组生命体征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Vital signs between two groups(±s)
组别 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心率(次/min)呼吸频率(次/min)延迟组(n=40)早期组(n=40)t 值P 值119.7±16.4 116.3±15.2 0.437>0.05 79.5±11.2 70.0±8.3 3.469<0.05 93.6±18.1 85.3±17.1 3.786<0.05 26.1±2.2 19.5±1.2 3.241<0.05
2.3 有创机械通气时长、总机械通气时长和住院时间
早期组的有创机械通气时长、 总机械通气时长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延迟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长、总机械通气时长和住院时间比较(±s)Table 3 Comparison of duration of 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otal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nd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between the group(±s)
表3 两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长、总机械通气时长和住院时间比较(±s)Table 3 Comparison of duration of 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otal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nd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between the group(±s)
组别 有创机械通气时长(h)总机械通气时长(h)住院时间(d)延迟组(n=40)早期组(n=40)t 值P 值110.3±24.6 60.2±15.8 13.752<0.05 138.2±34.1 105.1±16.7 4.165<0.05 8.9±2.4 6.8±1.5 3.381<0.05
3 讨论
目前慢阻肺具有越来越高的发病率, 其中的急性加重期慢阻肺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慢阻肺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道阻力会逐渐变大,导致其呼吸肌的负荷也随之加重,从而导致功能异常,在呼吸运动的时候很容易发生收缩无力的情况,再加上呼吸中枢麻痹,最终引起呼吸衰竭[7-8]。 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的全身各脏器均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最终导致脏器功能衰竭。
现阶段临床上主要采用机械通气的方式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保证其呼吸道的顺畅性,防止患者体内出现二氧化碳蓄积和缺氧的现象。 机械通气可以极大地改善呼吸衰竭症状, 对于患者的疾病抢救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9]。相关研究表明[10],抢救时机是影响机械通气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慢阻肺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救治中,及时建立人工气道,针对患者实施尽早的机械通气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为医生争取更多的救治时间和救治机会, 并且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11]。 在该次研究中,早期组的各项血气指标血氧分压、PaCO2/FiO2、PaCO2为:(90.6±7.5)mmHg、(96.6±7.8)mmHg、(50.1±4.6)mmHg 均明显优于延迟组的(77.6±8.7)mmHg、(80.4±8.1)mmHg、(82.2±7.5)mmHg(P<0.05)。 早期组舒张压、心率、呼吸频率为:(70.0±8.3)mmHg、(85.3±17.1)次/min、(19.5±1.2) 次/min 指标方面均明显优于延迟组的 (79.5±11.2) 次/min、(93.6±18.1) 次/min、(26.1±2.2)mmHg (P<0.05)。 早期组的有创机械通气时长(60.2±15.8)h、总机械通气时长(105.1±16.7)h 和住院时间(6.8±1.5)d 均明显少于延迟组的(110.3±24.6)h、(138.2±34.1)h、(8.9±2.4)d(P<0.05)。 黎英等人[12]在研究中发现,观察组PaCO2为(50.23±4.98)mmHg,PaCO2/FiO2为(96.28±7.23)mmHg,血氧分压为(90.55±7.22)mmHg,对照组的PaCO2为(82.31±7.93)mmHg,PaCO2/FiO2为(80.37±8.07)mmHg,血氧分压为(78.29±8.25)mm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该文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印证了该文的研究观点。 这一结果表明,采用实施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慢阻肺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具有很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 采用实施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慢阻肺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具有很好的效果, 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而且可以缩短患者的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