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健康教育 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住院患者治疗中的护理效果研究
2020-06-10吴乐
吴 乐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血管外科,湖南 长沙 410008)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较常见的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由外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持续扩张与继发血栓形成[1],当病变发展到晚期时出现的严重静息疼痛使四肢处于严重的疾病状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近年来血管内介入治疗已成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主要治疗方法,但介入治疗后患者是否坚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和降脂药物,出院后能否开展有效功能康复锻炼,已成为影响术后缺血性症状复发以及出血不良事件的重要原因[2]。因此通过个性化健康教育,增加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对其术后恢复及预后有积极意义。因此本研究以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个性化护理健康教育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住院患者治疗中的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8月~2019年2月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住院患者90例。根据年龄、性别以及疾病严重程度相匹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5例,男36例,女9例,年龄60~84岁,平均(71.21±3.42)岁;病程4d~2年,平均(1.01±0.42)年;体质量指数21~25kg/m2,平均(23.14±0.74)kg/m2;合并高血压患者22例,合并糖尿病患者3例。观察组45例,男38例,女7例,年龄61~81岁,平均(72.34±3.22)岁;病程5d~2年,平均(1.03±0.33)年;体质量指数20~25kg/m2,平均(22.93±0.76)kg/m2。合并高血压患者25例,合并糖尿病患者4例。本研究均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签署同意书,两组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确诊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接受血管腔内治疗并取得手术成功[3]。(2)无严重认知障碍,意识清晰,语言流畅,能够配合医护人员进行研究者。
排除标准:(1)伴有免疫系统疾病、合并恶性肿瘤或中风者。(2)入院资料不全,不能遵医嘱进行研究者。
1.3 方 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常规的入院教育、常规讲解血管外科患者健康教育指南、医院环境介绍、负责任的医生和护士、定期的疾病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健康教育。(1)患者入院后,初步了解了患者及其家属对病情的了解情况,根据患者自身情况,结合图片说明下肢动脉硬化的相关知识。(2)解释药物知识,告知药物的作用和预防措施。分发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健康教育手册,每天下午20~30 min,报告结束后,要求患者在健康教育记录单上签字,询问前一天的知识。(3)针对不同的患者阐述本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并详细说明检查情况。指导观察术后情况、下肢血流恢复情况、抗凝药物是否有出血倾向,同时给予保护性皮肤护理,预防压疮,术后24 h及时进行康复训练。(4)加强与患者的沟通,疏导患者的不良心理,减轻心理负担提高疾病应对能力,建立良好的与患者沟通模式,增加对护士的依赖和信任,引入多种方式应对疾病,形成自我护理模式。(5)术后进行科学饮食,根据患者饮食喜好给予优质高蛋白,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食物。
1.4 观察指标
(1)两组血脂指标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后15d取外周静脉血5mL,血气分离后采用美国BECKMAN DxC800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两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4]。(2)生活质量量表。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对两组护理前、护理后15d从生理、心理、环境、社会关系、独立性领域评估患者生存质量,每项均采用0-5分评分,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高。(3)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度比较。采用电话随访方式对两组护理前、护理后15d从基础知识认知、手术认知、用药知识认知和康复训练认知四方面进行比较,总分为5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的越好。(4)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记录两组干预后漏服药所致再发栓塞和多服药所致出血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5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x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s)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血脂水平比较
两组干预前TC、TG、LDL-C及HDL-C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15d后TC、TG、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15d后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脂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血脂水平比较(±s)
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干预前比较,bP <0.05。
组别 TC TG LDL-C HDL-C观察组 干预前 6.56±1.32 1.92±0.18 3.53±0.84 1.34±0.12(45例) 干预15d后 4.12±0.89ab 1.53±0.10ab 2.71±0.59ab 1.65±0.74ab对照组 干预前 6.55±1.31 1.93±0.19 3.52±0.82 1.33±0.11(45例) 干预15d后 7.34±1.3b6 1.73±0.13b 3.00±0.69b 1.45±0.98b
2.2 两组生活质量量表比较
两组干预前生存质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进行干预后15d生理、心理、环境、社会关系、独立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种生存质量比较(±s,分)
表2 两种生存质量比较(±s,分)
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干预前比较,bP <0.05。
组别 生理 心理 环境 社会关系 独立性观察组(n=45) 干预前 1.25±0.14 1.46±0.22 1.47±0.43 1.38±0.34 1.36±0.22干预15d后 4.21±0.62ab 4.15±0.34ab 4.16±0.31ab 4.18±0.23ab 4.07±0.24ab对照组(n=45) 干预前 1.38±0.22 1.47±0.23 1.48±0.41 1.47±0.32 1.35±0.20干预15d后 3.15±0.44b 3.25±0.25b 3.16±0.33b 3.08±0.22b 2.96±0.23b
2.3 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度
干预前,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度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基础知识认知、手术认知、用药知识认知和康复训练认知的得分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度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度比较(±s,分)
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干预前比较,bP<0.05。
组别 基础知识认知 手术认知 用药知识认知 康复训练认知观察组 干预前 25.18±5.60 22.16±5.63 20.42±6.61 24.61±4.42(45例) 干预15d后 48.12±4.63 45.14±3.43 48.11±4.64 45.79±5.34对照组 干预前 24.59±5.61 23.10±4.04 21.10±5.69 39.61±4.51(45例) 干预15d后 36.15±3.71 37.14±3.45 40.11±5.62 35.72±5.32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至少出现一次漏服药和多服药等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n(%)]
3 讨 论
随着我国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以及人口老年化,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的发病率正在增加,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等相关因素对其疗效有重要影响[5-6]。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会出现跛行加重、疼痛、缺血性溃疡甚至截肢。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延缓疾病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关键[7-8]。
近年来,个性化护理健康教育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较好。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15d后TC、TG、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15d后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个性化护理健康教育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绝大多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无法治愈,将成为伴随患者一生的疾病,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9-10]。本研究中,观察组进行干预后15d生理、心理、环境、社会关系、独立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个性化护理健康教育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利于患者恢复。在实施常规临床健康教育中,常存在针对性不强、不对称等问题。个性化健康教育路径要求分阶段对患者进行教育,避免一次任务内容过多。使患者对疾病的相关知识得到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任务内容规范化。在每一步,应该告诉什么,什么时候做,都有明确的提示,以确保每个护士的使命的全面性和合理性[11],本研究中,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基础知识认知、手术认知、用药知识认知和康复训练认知的得分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个性化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度。个性化护理健康教育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中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该护理基于一定的科学理论基础[12],本研究中,干预后观察组漏服药和多服药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合现有的护理研究成果,执行相应的护理指导,可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能提高患者不良情绪的承受能力。
综上所述,个性化护理健康教育能提高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住院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