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关于大学生思想变化发展的思考
2020-06-09钱春彦赵佳
钱春彦 赵佳
摘要:由于我国发展历史进入新阶段,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发生了阶段性的变化,社交方式的复杂、成长诉求的提高、思维方式的开放等的变化使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也发生了极大变化。因此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要更加注重学生的诉求,同时将爱国主义融入到日常教育中,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学生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新时代 大学生思想 思政教育
当前,我国已經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一方面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发生了新变化,产生了新判断;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我国发展的环境和条件有了重大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当代大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分析和研究大学生思想的变化,有利于进一步有针对性的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向着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迈进。
一、新时代大学生思想变化的时代背景
习总书记指出:“青年是标志时代最灵敏的晴雨表。”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变化体现了时代的变化,反过来,时代的变化又影响了主体意识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变更。”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变化正是受到了外部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在行为选择、表达方式、思想意识上都发生了很大不同。
1、经济发展的新环境
经历新中国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艰苦努力,我国经济取得了飞跃式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自2010年开始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约 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工农业生产能力大幅提高,220多种主要工农业产品生产能力稳居世界第一位。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已经告别了曾经的“一穷二白”,特别改革开放之后的近二十年,经济的发展一直处于高速、中高速增长,社会财富有效积累,基础建设稳步发展,医疗、教育、就业等关系民生的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前作未有的提高。
2、社会发展的新阶段
社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逐步发展到新的阶段。目前,我国国内全民生活水平提高,日行千里的高铁、发达的航空网、便利的城市交通、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共享单车,人们的出行方式变得便捷、快速;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每天接收到的信息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多、要快,人们的思维空前发散;网络购物、物流网络的迅速构建,人们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贴心的服务等等。无论是出行的变化、思维的变化还是日常生活的变化,让人们关注更多的是自身的发展。同时,由于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社交媒体的快速普及,无政府主义、民主自由化等西方意识形态的有意渗透以及社会上存在的各类思潮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国内主流的价值观和话语体系地位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3、高等教育的新要求
毛入学率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教育逐渐向大众普及,高等教育产生了新变化,同时进入新时代新阶段,我国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提出了新要求。“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全球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面对世界局势风起云涌,站在当前我国发展的全局高度来看,高等教育要与我国的发展相适应,要与世界的发展相匹配。因此高等教育要积极应对新形势和新任务,不断建设教育强国,推进教育现代化,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的高等教育的本质入手,培养一批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专业才能、有社会公德、有仁爱之心的有为青年,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探索新思路。这是高等教育迈向新的历史方位,承担新的历史责任,实现新的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新时代大学生思想变化的表现方式
1、大学生的社交方式更加具有复杂性
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平台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媒介,同时近年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自我表达的渠道越来越多,培育亚文化和圈层文化的土壤悄然勃发,让更多关注于各个不同领域的大学生们得到了更多培养兴趣和抒发意见的机会,更加速亚文化和圈层文化的生产和传播。这样的变化使得大学生的社会交往的样式变得丰富,社会交往的渠道变得多样,社交方式总体呈现复杂性。
2、大学生的成长诉求更加具有个体性
经济的发展使得个体家庭环境发生了变化,当代大学生基本上是出生于家庭环境良好的独生子女,孤独感和优越感并存,信息摄取量极大丰富,对现实利益的追求比以往任何时代的大学生都要强烈。同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的环境下长大,自由、竞争的意识在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不断被强化,因此,大学生的诉求更多的是平等、竞争、效率,个人的发展意愿更加强烈,集体观念被弱化。
3、大学生的思维方式更加具有开放性
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大学生接收到的信息爆炸式增长,思维方式也由单一闭塞逐渐开放。同时,西方资产阶级的普世价值观、个人自由观念不断进入中国,作为思维最活跃的大学生群体,接收新鲜事物较快,西方观念的渗透,容易使大学生忽略中国的优秀历史文化精髓,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理想信仰缺失、发展前景迷茫等问题。
三、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教育方式的变化
1、注重教育环境的复杂多变
大学生社交方式的复杂性,使大学生更关注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教育场景越来越丰富,教育环境越来越复杂,因此思想教育工作应该更加注重了解学生的成长轨迹,真正走进学生当中,增强互动性,对大学生的社交方式进行掌握,并逐步与心理教育、思想文化教育串联起来,从现实环境中完成对新时代大学生的人文关怀。
2、关注教育对象的个性成长
大学生成长诉求的个体性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快、更有目标性地完成自己的预定期望,但是也会导致大学生思想意识中出现个人主义为重的现象,同时单打独斗的成长环境,也让大学生的行为特征更加趋向孤独,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更加关注教育对象的个性成长,搭建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的集体合作的平台,引导学生能够在集体环境中树立自信、感受愉悦。
3、重视教育内容的爱国基因
大学生的思维开放性,往往会导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淡薄,历史观和世界观基础薄弱,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因此寻找合适的教育素材,用学生们感同身受、耳熟能详的经典事例引导学生坚定信念,增强信心对新时代教育工作者是极其重要的。中国历史悠久,传承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所展现的历经磨难、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扎根乡土刻苦钻研的实干精神和勇于创新不懈拼搏的进取精神,形成了独特的历史内涵和独特的文化品格,由此也孕育了一系列爱国主义精神和生动的爱国主义案例,这些爱国主义案例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其中红色文化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对抗历史虚无主义、个人自由主义的有力武器,能引领大学生在多元文化的复杂交织中增强文化自信、坚定思想定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教育,让红色基因与时代精神同频共振,才能筑牢大学生的思想信念,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世界观。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红色文化在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传承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L19BKS009。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0-51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 [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68-69
[4]陈宝生.国之大计 党之大计——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历史成就与现实使命[EB/OL] 2019-09-10/2020-3-34
[5]陈晓.基于95后大学生发展现状的高校德育工作探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35(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