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化在“三全育人”体系中的价值和实现路径
2020-06-09郭洁
郭洁
摘要:育人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整合各类资源形成育人合力。本文在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引下,梳理孝文化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定位,将孝文化融入到高校育人体系中,不仅有利于弘扬孝文化,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文化育人的根本任务,而且培育了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孝文化 三全育人 实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同时,他还强调“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的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孝为德之首”,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根植于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历经千百年来的历史积淀、文化扬弃中延传下来,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高校在“三全育人”工作中,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以合理的方式唤醒和发挥这些功能,让传统文化照进现实,展现时代的风采。
一、孝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时代意义
孝文化源远流长,被儒家伦理学经典《孝经》称为“诸德之本”,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传承、弘扬孝文化以及探讨孝文化融入“三全育人”体系中的价值定位和实现路径,就必须了解孝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时代意义。
孝发源于商周,成熟于汉晋,在几千年的历史变革和动荡中,它作为一种规范亲子关系的伦理价值,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当然,传统孝文化也存在着历史的局限性,当我们“重估一切价值”重新审视时,“父母之命”的家长权威、“父为子纲”的绝对恭敬、“埋儿奉母”的孝子典故都夹杂着封建性的糟粕,这也导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情感上拒绝“孝”这种伦理规范,排斥将“孝”固定为一种道德义务,认为“孝”剥夺了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将家庭变成了道德审判的法庭。
当今社会,孝文化需要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继承发展,赋予其时代新意,我们无法用一个范式来解读孝是什么,但必须明确孝的本质是爱与敬。“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父母是我们生命的源头,更是爱的源头,我们从父母那里得到爱,感悟情感,学会孝敬父母、尊重他人、回报社会、热爱祖国、效忠民族,培养了自爱、自尊、自强、自我完善的健全人格,从而实践道德。可见,新时代的孝文化要突出传统孝文化中民主性和自律性的特征,深挖其本质内涵,为高校育人工作固本塑魂。
二、孝文化在“三全育人”体系中的价值定位
新形势下如何行之有效地落实三全育人工作,这是高校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结合地区优势,以弘扬孝文化作为突破口, 推进高校育人回归爱与敬,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一)孝文化為“三全育人”工作增添了精神养分
“知是行之始”,行孝必先知孝。重读《孝经》、《三字经》、《弟子规》、《二十四孝》等经典著作,去伪存真地讲好中国孝道故事,深挖孝文化的精神内涵,改变当代年轻人对孝文化僵化的解读,通过实践让他们反省自身,真正去理解孝文化得以传承几千年的原因是什么,从对生养自己的父母心怀爱与敬开始,进而对亲人、对朋友、对社会、对国家都心怀爱与敬,在民主和平等的关系中知孝、懂孝,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健全的人格,提高道德修养,明理为人处世的规范,最终促进整个社会道德素质水平的不断提升。知孝的过程就是不断内观的过程,不仅为三全育人工作提供了道德基础和精神养分,也使孝文化得以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和文化魅力。
(二)孝文化为“三全育人”工作提供了教育资源
孝文化兼具着传统家庭文化中的道德修养准则和主流社会文化中的道德文明规范,其蕴含的丰富内容为高校育人工作提供了教育资源。“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开展生命教育;“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培养责任意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开展感恩教育;“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培养家国情怀。教育是人们获得“德”的主要途径,知孝、行孝、扬孝就是育德的过程。当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归纳和提炼孝文化的内涵,继承和发扬孝文化,不仅促进了高校育人工作的有效开展,也提高了育人的人文性和针对性。
(三)孝文化为“三全育人”工作丰富了实践方式
“小孝奔亲、中孝怡心、大孝承志、大大孝立德”,认识、理解、接受并内化孝文化,并落实到实践活动中,使高校育人工作呈现出形式多样的特点,不仅加深了当代大学生对孝文化的理解,更提高了实践的有效性,避免纸上谈兵坐而论道。
“人之行,莫大于孝。”典型人物事迹、主题讲座、文艺汇演等宣传活动;知识竞赛、研修经典书籍、大学生科研和参观孝文化遗址等科普活动;节日时的亲情传递、慰问孤寡老人和缅怀先烈等感恩活动;疫情时的志愿服务、社区的义务劳动和勤工俭学等成长活动。通过丰富的校园生活开展与孝文化相关的育人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践行的积极性,有利于实现三全育人的根本任务。
三、孝文化融入“三全育人”体系的实现路径
(一)融入高校课堂教学体系
课堂教学是一种目标明确、有组织、有步骤的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过程。它是教学中最普遍使用的教育手段,是孝文化与高校育人相结合的主阵地。
高校摆脱传统的理论说教,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编写具有地区特色、符合大学生成长特点、产生情感共鸣的孝文化校本教材;改善传统“填鸭式”的单向灌输模式,以分组讨论、专题研讨的教学方式,以社会实例、古今孝道故事为依托,将孝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同时,要加强高校教师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文化底蕴和职业素养,注重“身教重于言教”,增强课堂教学的信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大学生真正做到将孝文化内化于心。
(二)融入高校文化生活体系
“知孝”不如“行孝”,真正的孝不是局限于课堂,而是走出教材、走进校园、走向生活,将孝文化融入到高校文化生活体系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激发践行孝文化的积极性。
抓住节日的机会,在重阳节、中秋节以及母亲节、父亲节和感恩节等节日组织学生给父母写信、打电话说出心中想说的话,增强与父母间的沟通交流;带领学生参观文物古迹,如故里碑、董公墓、孝子祠、黄香墓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孝文化的底蕴;举办孝文化节,评选“孝星”,开展诗词、歌咏、手工等文艺比赛,以互动参与的形式,提高大学生对孝文化的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
更具有现实意义的是组织学生参加敬老、助残、扶幼、济困等志愿服务活动,去社区、养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去聋哑学校帮扶残疾儿童,去贫困小学开展支教活动。让学生在志愿服务中感悟孝文化的内涵,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从而自觉提升行孝、尽孝的意识。
(三)融入高校网络建设体系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校必须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开辟网络育人的新阵地,推动孝文化同信息技术相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开设“孝文化”特色网络专栏,一方面将适合大学生成长特点的优秀孝文化知识、经典名篇和古今故事分享给大家;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地开展关于孝文化的话题讨论、问卷调查和活动召集,建立一个多元化、开放性的互动平台,了解网络舆情,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动态。
与此同时,高校要高度重视网络空间的安全,加强网络监控和管理。一方面对于校园网络中传播谣言、散布虚假信息、恶语攻击他人等不文明的行为进行规范约束;另一方面,要加强网络教育功能,结合社会热点推送孝行善举的感恩事迹,打造网络孝文化环境,弘扬校园正能量,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文明使用网路。
(四)高校外部环境的优化
学校教育只是育人的一部分,高校育人的外部环境,特别是社会環境和家庭教育影响着育人的氛围和教育的效果。
在社会复杂环境的影响下,大学生孝观念淡薄,对孝文化的内涵和内容明显认识不够。国家和政府应当给予相关的政策扶持,加大对孝文化教育的投入,浓厚文化学习氛围,建立孝文化的实践基地;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进行积极引导,宣传榜样人物,树立反面典型,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风气。
高校要构建家校联合的育人机制,形成育人合力。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而又深远持久的,家庭和谐与否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思想道德,如果原生家庭中父慈子孝,耳濡目染下孩子也会成为和父母一样孝顺的人。与此同时,父母的为人处事之道同样影响着孩子价值观的形成,正确的处理人际关系问题,建立平等有爱的沟通模式,有利于大学生更好的学习孝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四、结语
在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引下,梳理孝文化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定位,将孝文化融入到高校育人体系中,一方面为高校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文化育人的根本任务提供了实践模式探索;另一方面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化自信提供了路径探索。
基金项目:湖北省高校实践育人特色项目立项资助项目(项目编2019SJJPC4002)“优秀传统文化在‘三全育人中的价值和实现路径——以地处孝文化名城的XX学院为例”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徐丹.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 2019,035(001):4-6,21.
[2]光明日报评论员.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N].光明日报,2016,12,09(01).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120.
[4]贾德永.礼记·孝经译注[M].上海:三联出版社,2013.
[5]童琼玉.当代大学生孝道观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
[6]翟少农编撰.孝和华夏中国传统孝文化之大观[M].太原:三晋出版社,2009.
[7]毛青青.中国传统孝文化的育德功能及实现研究[D].2016.
[8]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