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氧真的有益无害吗
2020-06-09陈静雯
陈静雯
电视里、手机上经常出现一些有关氧吧、家庭制氧机的广告,其宣传语写道:经常吸氧,有益于身心,鼓励一家老少积极吸氧,保健延年。然而,吸氧真的适用于所有人吗?没事的时候吸吸氧,真的有益无害吗?
吸氧适用于缺氧时
当各种原因导致机体缺氧时,适当的吸氧可以增加肺泡内的氧含量,提高氧分压(指溶解在血液中的氧分子所产生的压力)。充足的氧和动脉血中的血红蛋白有效结合后,会流向缺氧的组织器官,从而缓解机体缺氧的症状,改善呼吸肌群的疲乏,减轻心肺的负担。
成年人每分钟需氧量为250毫升,大脑需氧量占人体需氧量的20%。大脑对于缺氧是非常敏感的,供氧不足时会出现头晕、反应迟缓,甚至是烦躁等症状。若心肺氧含量缺乏就可能会出现胸闷、心慌、憋气、短气、气促等症状。消化系统缺氧时。可能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
对于轻度缺氧的人群,适当的氧疗能够带来能量,使其充沛精神,恢复元气。精神需高度集中的学生、白领及其他脑力工作者,适当吸氧可以让他们的疲惫减轻,更高效地学习、工作。对于缺氧的患者,规范地吸氧能够极大地减轻患者的痛苦,是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尤其是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即便处于缓解期,也应该持续低流量吸氧。
滥吸氧,可能危害健康
需要注意的是,若过度吸氧、滥吸氧能可会导致氧中毒。
一个健康人若长期吸入60~200千帕的氧气,可产生慢性氧中毒,造成肺组织受损,主要表现为胸骨后有烧灼感、刺激感,甚至吸气时肺部明显疼痛、有干咳等症状,并且症状会逐渐加重。长时间吸入70~80千帕的氧气则可能导致人的视网膜萎缩而影响视力,尤其是对于早产的婴儿。而吸入200千帕以上的氧气,短时间内即可让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产生急性氧中毒,出现面部抽搐,或植物神经受损等症状。诸如出汗、流涎、恶心、呕吐、眩晕、心悸和面色苍白等,或感觉异常,或烦躁、忧虑等异常精神状态,随之很快出现惊厥,或直接出现惊厥。这时候都需要及时脱离高氧环境。除了视网膜萎缩不能很好缓解,其他氧中毒症状可逐步缓解,很少会有后遗症。
那么,对于患者,尤其是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是不是应该常规吸氧?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心血管疾病患者不缺氧时,也就是血氧饱和度大于90%的情况下,吸氧反倒可能导致冠状动脉血流缓慢,同时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会加重心肌损伤,对患者有害而无益。
患者尚且如此,健康人更不能把吸氧當成一种时尚或是一种养生保健的方式,即使低氧状态需要吸氧,也应该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