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

2020-06-09陈冬梅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措施探讨渗透教学传统文化

陈冬梅

摘 要:教师在语文课堂中不仅要给学生讲授基础知识,还应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并将传统文化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 传统文化 渗透教学 措施探讨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特点,教师的一个教学目标,就是将传统文化渗透在教学中,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将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教学中,能够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探究能力。从教学实际出发,传统文化正在逐渐没落,但是古诗文的比例却在不断增大。因此,教师在渗透传统文化时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

一、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作用

传统文化是经过漫长时间的发展留下来的思想与艺术宝藏,蕴含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内涵,将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课堂中,令学生吸取积淀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真正的中华民族接班人。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涉及传统文化的知识,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应该将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课堂中是大势所趋。

初中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作为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主要学科,初中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语文知识的讲授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让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总之,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的。

二、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

学生只有学习大量的知识才能为以后更高层次的学习打好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前应该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计划。尤其在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语文教学已经变得非常重要,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与前提。但是在以往的語文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仍然在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没有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中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差距非常大,教师将知识一股脑传授给学生,不仅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也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传统文化渗透教学策略

1.将汉字趣味化

为了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本质与魅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汉字书写活动。比如,很多学生都会对某些汉字的书写顺序感到疑惑,针对这一疑问,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汉字的来源,让学生清楚了解汉字的发展历程,并为学生拓展一些汉字由来的趣味故事。借助汉字书写训练活动,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汉字的书写顺序,还可以感受到汉字中的传统文化,提高汉字书写水平。比如,在《我的小桃树》一文的学习中,学生需要一些具有特殊偏旁和部首的生字,包括“伫”“孱”“嵬”等字。教师应该通过拓展知识面,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来源,然后为学生讲解一些关于汉字由来的小故事。无形之中便让学生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了对汉字的认识。

2.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具有引导的作用,需要完善课堂的教学结构和学生的学习结构,从而让学生清楚了解知识的本质。教师需要具有非常丰富的传统文化的涵养,这样才能灵活地为学生讲授语文知识,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当学生认为自己的教师博古通今,便会产生敬仰之情,并主动参与到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文让学生了解从古到今人们对世界不同的看法,对知识产生深刻的理解的基础上,了解传统文化产生的时代背景。同时,教师还可以拓展课外阅读资料让学生进行阅读,让学生对文章进行系统学习的同时,挖掘出文章的精神与本质。在教师发挥引导的作用的前提下,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3.从语文教科书出发进行教学

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与友善诚信、尊师重道、荣辱不惊的优秀品格,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理解,并不断践行。但是,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并且课内语文知识学习的压力比较大。这时候,教师就需要从语文教科书出发,利用好语文课本,培养学生的优秀品德。很多文言文中涉及传统的优秀的品德。教师在引导学生对词汇、句子进行理解的同时,应该抓住恰当的时机,让学生了解文言文中包含的道理,体会和学习历史人物的高尚精神。比如,在《送东阳马生序》的讲授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宋濂好学的品质,“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俟其欣悦,则又请焉”都表现了宋濂的好学。教师用宋濂的好学,可以给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向宋濂学习,变得更加好学。

4.创新教学方法

在语文知识的讲授过程中,教师可以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教学水平,不断将传统文化渗透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要制定有效、有趣的教学计划,这样才能让学生具有饱满的学习热情,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

效性。

总之,语文教师要注重将传统文化的精神和内涵渗透在课程中,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有利于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打好基础。这需要教师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根据以往的语文教学问题和学科特点找到适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推动语文课程的革新。

参考文献:

[1] 付会改《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学周刊》2018年第25期。

[2] 史艳霞《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中国校外教育》2017年第1期。

[3] 马君里《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学周刊》2019年第30期。

猜你喜欢

措施探讨渗透教学传统文化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
探究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渗透应用
多媒体教学运用于英语语言学教学的措施探讨
信用证软条款的成因及风险防范措施探讨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浅析传统文化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低碳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