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奇外交家傅莹:“知性铁娘子”

2020-06-09王丽

恋爱婚姻家庭 2020年5期
关键词:傅莹

王丽

2020年2月14日,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在慕尼黑安全会议的首日活动中讲话称,各国在建设5G网络时,应远离中国科技公司华为。佩洛西表示,“中国正试图通过其电信巨头——华为,来输出其‘数字专制,威胁对那些还没有采用他们技术的国家实行经济报复。”对此,中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傅莹当场反驳:“你真的认为民主制度是如此的脆弱吗?能被华为这区区一家高科技公司轻易威胁到?”傅莹巧妙而有力的回击引来旁听席的共鸣和掌声,并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

外交家傅莹的一生充满传奇,她16岁辍学,在内蒙古偏远农场里开过拉煤的大车,当过电影放映员;35岁担任邓小平的贴身翻译,45岁成为中国第一位少数民族女大使,也是最年轻的女大使,被外国元首赞誉为“知性铁娘子”。在生活中,她更是一位热爱家乡和重亲情的人……

16岁辍学当放映员

傅莹于1953年出生在内蒙古通辽,父亲师从蒙古族著名哲学家艾思奇,曾任内蒙古军区宣传部副部长。他会说一口流利的汉语,而且写得一手好诗。在爸爸的教导与家庭氛围熏陶下,傅莹从小就热爱阅读。

然而一家人幸福平静的生活,却在1967年被彻底打破了。当时,傅莹的父亲没能躲过那场动乱,突然被人抓走关进狱中。不久后因为学校关闭,傅莹的学习被迫中止。年仅16岁的她,被送到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一个偏远农场。她每天必须像男孩子一样干各种重活,还开过拉煤的大车……

当知青期间,傅莹参与兴建了一家新工厂,并当上了厂里的广播员,每天用高音喇叭向工友们播报消息。在广播站工作期间,傅莹毫无文弱女孩的娇气,而是像男人一样,经常携带沉重的放映设备奔走于兵团的各个站点,爬电线杆,架银幕,为战友们放映影片。“当年电话很少,消息都通过广播,我早上和中午在广播室广播,播报天气和其他消息,还是电影放映员。”

傅莹当时印象最深的,是身体经历的各种极限,饥饿、寒冷、体力透支。尽管每天的劳动已经让她筋疲力尽,但傅莹还是不放弃任何学习的机会,她在农场附近找到一家破旧狭小的图书馆,只要有空就会去借书看。广播电台播英语时,她就偷偷地跟着念,十分专注。

4年后,20岁的傅莹已经自学完了高中科目,英语也说得相当好。这时恰好国内恢复高考,她顺利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命运随之出现转折。历经生活艰辛的傅莹,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每天都废寝忘食地学习。傅莹的专业是英语,第二外语是法语,还私下学习了罗马尼亚语。除了语言很棒,傅莹的数学也很好,考试常常得满分,同学们就戏称她为“数学家”。

1977年大学毕业后,凭借出色的学习成绩及优秀的表达能力,傅莹成功进入外交部,成为一名翻译,担任我国驻罗马尼亚大使馆的职员,5年后任外交部翻译室随员。

1985年,傅莹幸运地获得了被公派到英国肯特大学深造的机会。但是她在英国的生活并不容易,每次付了房租以后,生活费就只剩下1英镑了,她经常只能靠喝水充饥。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傅莹凭借自己一贯的努力和坚持,获得了国际关系硕士学位。

中国最年轻的女大使

因为工作出色,35岁时傅莹担任邓小平的贴身翻译。能在自己崇拜的伟人身边工作,让傅莹满心欢喜,也满是压力。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邓小平出席签字仪式并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就是傅莹担任的翻译。

最有趣的是,1988年1月20日,84岁的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会见48岁的挪威首相格罗·哈莱姆·布伦特兰夫人,同样由傅莹担任英语翻译。会见中,邓小平对布伦特兰夫人感叹道:“我今年84岁,该退休了……”一向严谨的傅莹,一紧张竟不小心将84岁翻译成了48岁,说出去的话如同泼出去的水,想再收回来已经不可能了!傅莹的心一下子就慌了,手心里全是汗。

没想到,邓小平非但没有怪罪傅莹,反而幽默地开怀大笑说:“好呀,我有返老还童术,竟然一下子与布伦特兰夫人一样年轻喽!”布伦特兰夫人也笑得合不拢嘴。

第二天,各大主流报纸都将这件事放在头条报道了,《人民日报》还以《翻译误译引出笑声》为题刊发了照片,并加了一段文字说明:翻译把邓小平84岁误译成了48岁,引起宾主的欢笑。如今,这段由翻译口误引起的插曲,渐渐成为一段佳话,永远定格在中挪两国的友好交往历史中。

1998年11月,45岁的傅莹被委以重任,成为中国驻菲律宾第八任大使。她是中国第一位少数民族女大使,也是中国最年轻的女大使!5年后,傅莹被任命为驻澳大利亚特命全权大使。

在澳结束任期后,傅莹出任中国驻英大使。其间,在国内极其低调的她,开始奔走于英国政界、商界,她在牛津大学发表演讲,主动接受西方主流媒体采访并多次公开撰文,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英国公众讲述中国的变化。傅莹提到母亲的粮票,提到自己曾经付出过青春岁月的电厂被拆除,也常常提到她女儿所代表的这一代中国年轻人。她浓浓的“人情味”,给英国人留下深刻印象。甚至有人说,傅莹不像冰冷的外交官,倒像温暖的“妈妈”。

2008年4月,北京奥运会火炬在伦敦、巴黎等地传递时,遭到当地抗议者的阻挠,一些西方媒体趁机歪曲中国。危急关头,傅莹挺身而出,以娴熟的公关技巧出色应对,为中国挽回声誉,这也为她赢得“危机大使”的美誉。

在英国期间,傅莹喜欢参观文学家的故居,简·奥斯汀和勃朗特姐妹的故居,她都去过。傅莹非常喜欢足球,在一位好友的感染下,她成了阿森納的球迷,还拥有一件阿森纳的8号球衣……

深谙与西方主流社会沟通之道的傅莹,善用各种技巧传播中国,最为引人称道的便是“会讲故事”,而不是说大道理。有时傅莹会提到她的家乡、她的朋友、她的女儿。这些做法,超越了外界对中国外交官严肃刻板的想象,这被视为向世界介绍中国的“傅莹Style”!2009年,英国《外交官》杂志授予傅莹“年度亚洲外交官奖”,称她是中国故事的优秀叙事者。

工作中的傅莹果敢干练,在穿衣打扮方面她同样是高手。现在人们一提起傅莹,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温婉高雅”这个词。傅莹喜欢根据不同的场合,以简约的素色长围巾搭配各种彩色西服外套亮相,她的穿着总会让人眼前一亮。傅莹的发型总是保持得很好,银色而微卷,衣着讲究,连小饰物也同样考究。在国外,更有人称傅莹为“时尚外交官”!

其实,穿着得体的傅莹衣服都不是什么大品牌,她很节俭,并不买很贵的东西,买衣服时甚至会讨价还价,还爱和家人开玩笑,在朋友中被传为美谈。

熟悉傅莹的人都说,她对内蒙古很有感情。因为长期忙碌于外交工作,很少有时间回到家乡,但不管走到哪里,她都带着蒙古族人的习惯。傅莹会穿着民族服装出席一些隆重的场合,显得别有韵致;她喜欢喝奶茶,出任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期间,她对当地媒体说,自己从国内带来了砖茶,周末还会熬奶茶喝;傅莹喜欢听蒙古族的长调。在外交场合,傅莹从来不需要为赠送礼物发愁,因为蒙古族歌曲的CD是她的“送礼专利”。外国朋友也很喜欢,有的外交官听了之后,还专门给傅莹发来E-mail,讲述听后的感受。

睿智外交家生活低调朴实

2020年2月14日,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在慕尼黑安全会议的首日活动中讲话称,各国在建设5G网络时,应远离中国科技公司华为。佩洛西表示,“中国正试图通过其电信巨头——华为,来输出其‘数字专制,威胁对那些还没有采用他们技术的国家实行经济报复。”对此,中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傅莹莹挺身而出,发言“以退为进”、先礼后兵。她先谈及了佩洛西多年前访华时双方建设性对话的美好回忆,也坦承,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引入了各种各样的西方技术。紧接着,傅莹话锋一转,“技术是一种工具。你真的认为民主制度是如此的脆弱吗?能被华为这区区一家高科技公司轻易威胁到?”傅莹巧妙而有力的回击引来旁听席的共鸣和掌声。

温婉睿智的傅莹平时工作很忙,有时要很晚才能回家,但不论多晚,丈夫郝时远都会给她留一盏灯。郝时远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助理、学部主席团秘书长,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他和傅莹在大学时就认识了,婚后两人育有一个女儿。傅莹夫妇一般一周只能在一起吃一顿晚餐,经常自己下厨做些家常便饭。“吃的很简单,就日常的小菜,别人家吃什么我们也吃什么。”郝时远说,有时候他还会做一些内蒙的家乡菜。日子过得和睦、平淡而温馨。

在家里闲的时候,郝时远不太愿意和妻子談论工作,特别是“外交大事”,两人只想平静地呆一会,聊一些平常人家都会说的琐事,或者看看电视。“有时候我看电视,她还会非常利索地忙一些家务,比如清理衣服啊,打扫一下房间。”

身居高位,最难避免的大概就是亲戚来拜托办事。傅莹也不例外,遭遇过许多次,但每次她都会拒绝,并且义正言辞地告诉他们:“靠自己干,别靠关系!”看似冷冰冰的,其实傅莹是个热心的人。有一次傅莹去乡下,碰到几个困苦农民,得知他们的孩子没钱上学,她二话不说,将钱包里所有的钱都掏了出来。

女儿结婚时,傅莹特意在百忙中回到呼和浩特市送女儿出嫁。吃饭的时候,傅莹给大家挨个敬酒,因为太高兴,不但唱了一曲《送亲歌》,还跳了蒙古族舞蹈。60岁的傅莹舞步娴熟,舞姿优美。人们这才发现,在外交官的光芒背后,傅莹还有着被掩盖的能歌善舞的真性情!

傅莹夫妇共同的爱好就是阅读,只要有空,他们就会坐下来读书。丈夫郝时远说,知识的不断累积,让傅莹具备了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更养成了思考总结的好习惯。

有趣的是,郝时远有时也和傅莹讨论她的着装问题。傅莹首次担任两会新闻发言人时,在第一次参加发布会前,她拿着几套比较正式的服装让丈夫帮忙看看穿哪套更合适。他们一起讨论了许多细节。考虑到背景板可能会出现一些大红色块,背景板之外的墙壁又是灰白色,最终,夫妻俩选定了一件宝蓝色西服外套。傅莹的“首秀”妆容考究,一袭宝蓝色套装与银发交相辉映,黑色镶金珠项链更显时尚典雅。作为中国第一位女性人代会发言人,傅莹首度亮相就引发外界好评。郝时远评价说:“傅莹平时性格就温婉、睿智,这次发挥得很不错。”

夫妻俩相濡以沫地走过了数十年光阴。傅莹在事业中将大国风范高调地展现给了全世界,在生活中,她将每一天都过得低调而朴实。如今的傅莹从青丝到满头银发,却越活越有气质,虽韶华已逝,但美丽依旧!

猜你喜欢

傅莹
中国最美外交官:傅莹
你不知道的新闻发言人
傅莹人大发布会从容作答:中国国防预算今年预计增长10%
傅莹,一位有气质的女外交家
站在中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