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问题情境,让高中物理课堂充满思维生长的气息

2020-06-09陈君涵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问题情境高中物理

陈君涵

摘要:高中物理学习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探究问题的方式,进而揭开世界本来的面目.换言之,要让学生养成探究的习惯,生成在物理课堂不断求真的品质.探究就是让学生寻找物理想象的来龙去脉,在思考中发现问题,在探索中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多元地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去思考,去发现.创设问题情境就是要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问题,给问题以抓手,以具体思维为媒介,进而转化为抽象思维.思维的生长才是物理课堂真正的生长,因此问题情境的设置要对准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关键词:问题情境 高中物理 课堂思维 生长气息

从近几年学生选科的情况看,选物理的人数呈下降趋势.一是由于高中物理不同于初中物理,它探究的问题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抽象,学生在短时间里难以理解;二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方式出了问题,大多教师还是强调训练,强调识记.其实布鲁姆的学习目标金字塔理论认为,学生的能力要往运用、评价上发展,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引导为主,以设置问题的方式,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在课堂上不只是简单地设置问题让学生回答,要让问题的设置充满智慧与艺术,进而引发学生的参与,刺激他们思维的生成.

一、将问题的设置与多媒体运用结合起来

高中物理有一些抽象的认知学生很难理解,他们很难凭空进入物理学的那个维度,尽管教师设置了一些问题,想通过训练以提升他们的理解力,但百闻不如一见,让通过视觉的体验,可将问题更好地转化.但有些物理现象不可能让学生直接观看,这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问题设置在多媒体的情境中.但常见的现象是,大多教师将多媒体只作为一个表演的工具,在公开课的时候才使用.这其实是对资源的浪费,也是对课堂的亵渎.多媒体的运用要以学生的生长为基点,以学生的学情为依据.同样,在运用多媒体的时候,教师要善于在学生的兴趣点处恰当地提问,进而让多媒体去促进他们的思考.

比如,在学习“电场的叠加”这一知识时,学生就很难体会电场是怎样叠加的.尽管他们在预习的时候,已经感知了这样的认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可以认为是各个点电荷单独在该点产生的电场强度的矢量和.但从文字上理解学生就觉得枯燥,不知所云.其实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做一个演示实验,首先在白板上出现了一个以p点为中心的电场,接着以flash的格式展示p点产生的电场强度为点+Q在该点产生的电场强度E1,以及-Q在该点产生的场强E2的矢量和.多媒体能形象生动地展示电场产生的过程,以及他们之间的數与量的关系.直接画出叠加图,学生看不出电场强度产生的瞬间,也不能感知他们自己的联系.为了使体验更逼真,教师在运用多媒体的时候,可以将视频与解说结合起来,将问题放在视频中.比如,在运用多媒体的过程中,教师问,有这样两个点的电荷,如果它们的电荷量分别为Q1、Q2;AB是两点之间的中垂线,B是中垂线上的一点,那么能使B点场强方向指向AB的左侧的是什么呢?教师在多媒体中展现认知,又在多媒体中出现题目,学生的思维会随着多媒体的展示而拓展.可见,在运用多媒体的过程中,学生能对抽象的物理现象也有一个直观的体验.当然,教师要让学生学着去使用多媒体,让他们自己去创设情境,让他们自己去思考过程,进而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演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找寻最佳的解决路径,寻找的过程就是生长.

二、将问题的设置与实际的操作结合起来

高中物理中有些题目学生做不出来,也找不到做的方法,有可能是题目本身就没能领会,也有可能是学生找不到适当的情境,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入手.如果教师多给学生一些动手的机会,让他们在体验中感悟物理,他们印象会更深刻;同时在体验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地创设问题,让思维从抽象走向具体,让能力在运用中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总是强调高效,习题的讲解与训练总是一套接着一套,但有些必须要让学生动手做一做,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才能有切身的感悟.因此,在进行高中物理教学时,教师不只局限于空对空地问问题,讲问题,要创设适合学生的问题情境.通过情境能有效地拓展他们的想象能力、观察能力、推断能力,进而使他们从题目中走出来,在手与脑的配合下,学生零距离感知物理的魅力,使他们进入主动学习与探究的状态中,不知不觉中预设的认知被灵活掌握.笔者在指导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操作能力非常差.

以《力的分解》为例,教师设置了这样一个操作情境,让班上两个成绩不怎么好的,力气比较大的男生先进行拔河,让所有学生都感知一下力的产生以及力的大小.接着教师让这两个男生站在绳子的两端,再让一个娇羞的力气较小的女生站在绳子的中间.教师让女生在垂直于拉紧的绳子中间用力拉绳子,学生想不到的结果发生了,小女生一下就轻松地拉动两个男生.教师让学生讨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学生会进行热烈地讨论,会在讨论中再次演示这个操作过程,有关力的分解学生就有了直观的认识.

操作的同时让学生自己去感知,能让他们真正体验到真实存在的物理现象.首先要让学生的的确确地感知到物理现象的存在,再去让他们思考存在的理由.因为在操作中,学生能感知条件发生变化了,物理现象也变化了.学生会思考,什么样的条件让它发生了改变.学生能在操作中亲身体验条件的改变,进而促进思维的深度发展.

三、将问题的设置与日常的生活结合起来

高中物理所研究的问题大多与生活相关,只是对生活现象进行了抽象与理论概括.在设置问题的时候教师可将日常生活的情境嫁接到课堂上来,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舒展自己的思维.日常生活中包含许多课本出现的物理现象,只要教师用心创设,都能让学生在日常中找到物理的影子.

以“楞次定律的学习”为例,该定律的描述尽管比较精炼,将其内核完全呈现给学生,但句子相对比较长,学生一下子还是不能理解,他们抓不住该定律的中心词.这时候物理教师可以请语文教师过来,让他教学生来划分句子的成分.换言之,在物理课上设置了语文课的场景,甚至会让一部分喜欢语文的学生也找到了学习物理的乐趣.语文教师先请帮学生划一划句读,好让他们能流畅地读出来,接着语文教师又指导学生划出该定律的主语、谓语与宾语.很快地,学生将楞次定律浓缩为“磁场阻碍变化”,这时候教师问,该定律描述了什么现象,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理解了,这样的情境创设也算成功了.明显地,这是一个跨学科情境常设,日常生活总是包罗万象,不可能像学科一样断然地分开,因此,教师要有跨学科意识,也要在思考中培养学生这样的意识.

物理与日常生活的对接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要能将他们引入物理学习的场境.比如传感器的概念已经讲解多次,还是有不少学生问,什么是传感器,这就说明学生还没能真正地理解,同样也说明教师要对学生的问题建构情境.问题情境也可以充满生活的情趣,将问题情境与学生的日常心理结合起来,也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板着面孔去质问,要在生活中与学生互动.

四、将问题的设置与创设的实验结合起来

实验对于高中物理而言同样重要.在实验中,学生能体会课本上的认知,能对问题进行反思,进而修正之前的认知.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课本上的实验,让学生形成好的学习物理的习惯,即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对于课本上没有的实验,教师也要尽量去创设情境让问题在实验中解决.同样物理实验不仅可以在实验室里做,也可以在教室,在野外,在学生家里,换言之,教师可利用身边资源尽量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得探究的体验.当然,对于物理实验操作的对象可以是教师、学生,也可以是家长,但主体一定要是学生.以“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为例,这个认知对学生来说相对陌生了一点.教师让学生先用柔软的餐巾纸卷成一个小小的纸筒,再将这个纸筒立在一块团好的抹布上.学生也跟着照做了,接着教师问,如果将纸筒点燃,抹布會燃烧吗?学生先是展开激励的讨论,他们每个人都说出了自己的理由,尽管有些理由与物理的认知没多大关联,但是至少他们参与了,他们也有了自己的见解.当学生点燃纸之后,看到了实验结果,他们又开始思考刚才的讨论,再从实验结果中去体验其中的原理.也就是说,问题的答案要在实验中才能得到解释.明显地,当问题设置在具体的实验中,学生在思考的时候就多了具体的场景,也多了具体的参与,这为最终的解决搭建了完美的支架.

教师设问与学生自己问问题,都是为了让学生尽快地进入思考的状态,让他们的思维运转起来.但状态的好与差,思维的深与浅,还与设定的情境有关.与学生认知、兴趣相关的情境能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能让他们更容易找到问题的内核,进而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使自己的能力得到生长.

参考文献:

[1]赵情.高中物理问题中常见的解题陷阱[J].明日风尚,2017(22).

[2]崔晓燕.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甘肃教育,2018(17).

猜你喜欢

问题情境高中物理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未来教室:高中物理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高中生解决情境性化学问题的初步研究
情境教学法提升化学实验课程价值的探讨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