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波讨源
2020-06-09许夏
许夏
摘要:目前,高中作文教学过分重视作文的结果,忽略了作文教学的实践过程,导致学生在高考中遇到新颖的、思辨色彩较强的文题,往往难以写出个性化、高质量的作文。本文中,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谈高中作文教学从关注结果到实践过程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中作文;实践过程;有效途径
传统的写作教学以文章学、语言学、修辞学的标准去评价作文的优劣,认为写作就是“写文章”,往往遵循“写—批—评”的写作训练模式。学生完全本能化、机械化地去写作,思维得不到拓展,才情得不到抒发。这种写作模式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写作结果,只会关注学生“写得如何”,不去关注学生“为何这样写”或者“怎样写”。
写作是一个动态的思维水平体现的过程,一篇优秀的作文的思维视点必须高,必须能够表达自己对世界、人生独特的思考和批判。同时,从各地高考作文阅卷的标准上来看,“思想内容的个性”在高分作文评分中占据优势。在作文教学中,我们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写作过程,注重过程性写作。
一、从关注结果转变为注重思维训练
思是学之始,疑是思之端。教师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中,引领学生对相关的信息进行提取和加工,从而激活思维,有效呈现。教师要注重对激发学生的思维,教会学生能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进行分析,从而激活自己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知的转化,写出有深味的文章。
首先,动笔之前先动口,打开思维。许多学生面对作文题往往会出现无从下笔、不知道从何说起的困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展开,激起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而打开思路。比如作文题《粮食》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说起,叙说有关“粮食”的事和人。有的学生叙说自己童年时不珍惜粮食,遭到爷爷的批评,从而明白“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道理;还有的学生叙述了有关粮食的风俗:“周公制礼,以五谷祭神,不再杀生占卜,取代了殷商的以神为尊。”从而明确“从古至今,每一粒粮食的生长荣枯都体现着华夏民族以民为本、以德治国思想”的主题;还有的学生叙述了“神农氏种植粮食的神话传说”,从而引发“种植粮食是一个漫长的、不能怠惰的过程,满怀艰辛,要有天时、地利、人和,才能培育出粮食”的哲思。教师可以对学生所叙述的这些素材进行合理的整合,提炼具有深度的立意,让学生在写作时能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
其次,动笔时先辨析,深化思维。许多学生提笔无话可说,往往是由于对文题的核心概念界定不清晰,致使在作文时出现套作。教师在过程性写作中需要指导学生对一些核心概念进行界定,从而训练学生的思维,做到立意深远,说理深刻。以《解释》为例,有的学生写遇到一道难题,寻找老师询问,老师给出了正确的解释。这样的作文立意明顯是浮于表面,不够高远。如果教师通过概念界定,进行相近概念的辨析,很容易形成新的立意,找到新的作文素材。教师可以通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三个方面进行概念的辨析,形成以下观点:解释消除对方误解,融洽彼此关系;解释也是自我“释怀”,卸下心理负担;解释是一种坦白,需要真诚的态度;解释不是“掩饰”,为了掩饰的“解释”大可不必;解释需要合理的内容、方式、时机;“过度”解释、“无需”解释、不解释就是最好的解释、留给时间(成长)去解释……
学生对文题进行多维思考,形成一定的观点后,可以对观点进行由浅入深的整合,然后结合自己的写作素材进行加工,最终得到有效呈现。比如以“解释是一种坦白,需要真诚的态度,不是一种掩饰”这一论点,学生对平时积累的素材,进行加工,形成以下文字:
在遭遇误会时,过多的解释往往会成为别人手中的把柄。还不如退而求其次,将“解释”变为一种“释然”,就如苏轼泛舟于赤壁之下,“江上之清风”和“山间之明月”成了化解现实与理想的矛盾的一种最完美的解释。
由此可知,对学生写作思维的训练可以从基于情境的任务驱动的自发呈现,逐渐提升为理念遵循和自觉实践。
二、从关注写作结果转变为注重学生个性化写作
当下的作文教学更多是从学生的习作中寻找存在的问题,然后进行一定的升格训练。这种教学模式往往只是注重形式,不重内容。这种写作教学往往是给固定的话题、题目,素材也是平时常见的范文、名人名言等。如果作文教学过分注重模式训练,学生的写作个性就会被扼杀,很容易写一些人云亦云的东西,难以看见个性化的见解。所以,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写作,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首先,注重生活积累和生命体验。一篇优秀的作文必须流露作者的真情,所以在写作中学生需要具有一定的主体意识,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和生命体验,写出具有创造力的作文。比如,《氧气》这个题目,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先阅读课本中相关篇目,如《今生今世的证据》《前方》《想北平》等相关文章,让学生积累相关的名句,梳理文章中一些语句,对作品中所有的人和事进行归类,进而归纳出相关的主题思想。由此唤起学生的生活积累和生命体验,写出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有的学生从“氧气无处不在”写到“不可或缺的中国风俗”,有的学生从“氧气不可或缺”写到“不可或缺的中国京剧”等,从自己熟悉的素材着手进行由表及里地梳理,写出大情怀主题的作文。我们来看学生写作中的片段:
外婆家的村口上,有一口老井,无论冬夏,它总在那。
那是一口极老的井,老到没有人知道它是从什么时候就在那儿的,老到每一个人都习惯于它的存在。
作为村上唯一的一口井,它理所当然地承担起了村民用水的任务。一村的人都吃它淘的米、洗的菜,穿它洗过的衣服,一切是那么的理所当然。
除此之外,井边更是女人们的天堂。家长里短,柴米油盐,什么都可以拿出来讲一讲。一边洗菜,顺便看看人家的伙食,顺口夸上两句“你家的菜长得真好”,对面的女人准会立刻站起身来,去自家地里拔上两棵给你……
儿时的我,最喜欢和外婆一起去井边。小脑袋不自觉地探到井口,不算大的井口一下子被填满了,我竟然出现在了井下,我伸长脖子向她问好,声音经过井壁的碰撞,一声声地再回到我的耳朵里,一下下地撞在心口上。天真无畏的举动可把外婆吓到了,赶忙过来把我抱得远远的……
学生从熟悉的人和事着手,写出自己对故乡“老井”的独特情感。学生巧妙地仿写《今生今世的证据》,力求选取小众化的素材,运用质朴而鲜活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情感。由此可知,在过程写作中,学生可将课文、资料、素材等作为写作的参照物,挖掘自己内在的资源,唤起记忆,激发思维。
其次,注重生成自己的语言,写个性化的有新味作文。在作文中,学生往往写下大量的素材,但总是运用得不够合理,写出来的文章总给人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平时阅读文章的时候能够有意识地品味文字背后的情感,从而生成自己的语言,在阅读的时候能够放大一些词语的语境意义,从而激发思维,进行深入思考,写出个性作文。
总之,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注重对学生进行考场经验和技巧的传授,更多地关注学生作文的结果。而高中作文教学要取得实效,需要从关注结果转化为注重过程实践,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和个性化写作,让学生在写作中展现自我、表达真我,真正写出有原味、深味、新味的好作文。
参考文献:
[1] 陈杰《基于学生写作动机与情感态度的高中作文教学有效性策略》,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2] 刘家强《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的作文教学》,《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14期。
[3] 李翠丽《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点滴体会》,《成功(教育)》2013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