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建筑设计课教育的深度研究

2020-06-09吴怀文

教师·中 2020年4期

吴怀文

摘 要:建筑设计课是建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为新生代建筑师的成长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再完全适合新一代建筑师的培养,跨学科教育和智慧教育是必然的趋势。文章通过对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和国内高校的建筑设计课的比较研究,探索适合中国新时代的建筑设计课教育模式。新时代建筑设计课教育应该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的基础上,将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建筑设计课的教育特色本土化,走出一條适合中国高校和中国新生代建筑师的创新型道路。

关键词:建筑设计课;教育特色本土化;创新型道路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10-19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11-0119-02

一、引言

建筑设计课是建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伴随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学习的每一个阶段,为学生打通了建筑学专业中可能遇到的各式各样的壁垒。

笔者作为建筑设计课的专任教师,不局限于建筑学课程的基础教育,紧跟习总书记城乡建设的思想,不断探索当代中国建筑设计课教育中的问题和矛盾点;并基于对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以下简称RMIT)建筑设计课的研究,探索新时代建筑设计课的教学模式。RMIT位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市,优良的教育和高质量的人才输出使得其建筑学专业在全球声名鹊起。

二、当代中国本科建筑设计课教育出现的问题

笔者结合在国内大学任教的经验、墨尔本Nervegna Reed Architecture建筑事务所的工作经验以及RMIT的留学经验,总结出当前中国大学建筑设计课教学中出现的四类问题:第一,学生的心理不够强大,易出现抑郁情绪。笔者做答辩评委时,曾遇到学生接受不了评委老师的点评,出现心情低沉或者大哭的现象。第二,不同年级间教育无交叉,学生间很少有机会互相切磋。第三,低年级教师组的授课课题陈旧不变导致教师课堂逐渐显露疲态。第四,学生步入社会后出现种种不适:理论与实践“水土不服”;欠缺团队工作的能力;难以承受工作带来的压力;缺乏批判性的探究精神;难以开拓建筑设计的新领域,为用人单位带来新的价值。这些问题是否均在RMIT同样出现?RMIT建筑设计课采用的教育模式大大减少了这些问题出现的可能性。

三、RMIT建筑设计课教育特色与中国高校的深度比较

(一)开放式的分班制度:导师学生互选制和多年级交叉分班制

每学期开始前,分班课题介绍会都会在RMIT如期举行。建筑设计课教师先依次介绍设计课课题,之后除大一新生外其他年级学生均需谨慎思考选出4类最想上的设计课。导师从中选择10~12人组成班级。相同导师的设计课只允许选择一次,且每学期课题都会进行更换。[1]

反观国内本科建筑学教育,虽然部分选修课早已实现了跨年级甚至跨学院,但是建筑设计课的本科教学模式却长久不变,仍未实现跨年级。学生同时入学且同属一个年级,学习层次过于平均,鲜有机会与高年级学生进行深度的学习切磋。设计课题常年不变,如茶室设计、幼儿园设计、汽车客运站设计。

根据笔者对二年级设计组同事的了解,他们对相同设计课题有着或多或少的倦怠。笔者认为应该在教学目的不变的前提下,借鉴RMIT的分班制度,运用不同课题激发学生和教师的新鲜感和创造力。

(二)零距离的教学形式:多年级交叉式小班教学、互动式教学

在RMIT的12人小班授课中,低高年级学生的比例不定,有可能是1∶1也有可能是1∶3,这虽然给教师的授课带来了挑战,但是容易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低高年级学生每节课都有机会扮演教师的角色,介绍自己目前阶段的设计成果,接受教师和其他不同年级同学的合理点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将互动式教学最大化。期末,教师则会根据学生所处年级的不同给出合理的分数。

据笔者了解,虽然国内尚未实现多年级交叉式教学,但小班教学和互动式教学已在中国各高校的建筑设计课中逐步推广。比如东南大学每个教学班30名学生,配备四位教师,每位教师负责7~8名学生;北京工业大学和三江学院每个教学班30名学生,配备两位教师,每位教师负责14~16名学生。各高校可参考RMIT逐渐实现零距离教学。

(三)合作无间的毕业设计作品展与人才招聘会

每年RMIT毕业设计作品展均会请本土和国外一流设计院的代表出席。作品展上,一旦有学生作品被认可,则被允许当场进行面试。目前国内各大高校作品展做得出色的也有许多,与国际交流联系同样紧密,但是像RMIT这类直接性的校、企、生的联系盛会不常见,建议采纳和推广。[2]

四、当代中国和RMIT建筑设计课教育差异的原因

澳大利亚属于发达国家,基础建设完善,本土建筑师逐渐放慢脚步,愿意为每一栋建筑设计付出大量时间精心打磨。中国仍处于发展阶段,大规模快速建设促使建筑设计院压缩了出图时间,导致设计过程仓促,难出精品。在这种快餐式建设背景下,培养建筑师的高等教育同样难做到细腻打磨。此外,中国大学建筑系学生文化背景较为单一,留学生的比例远低于澳大利亚的高校,学生文化差异不明显,鲜能碰撞出国际化的设计火花。

那么,直接照搬RMIT的教育模式便能优化中国高校的建筑教育吗?答案是否定的。中国高校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结合自身情况将RMIT教育特色本土化。

五、新时代建筑设计课教育的探讨研究

如今,00后已进入大学学习,数字时代长大的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建筑本科教育?部分00后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已经通过网络学会了建筑设计的基础知识。十年后,还有10后大学生,他们将适合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因此,教师应该勇于走出舒适区,研究出适合未来大学生的建筑设计课教学手段。

笔者认为,各高校应抓紧在建筑设计课中推进如今正热的混合式教学,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进行教和学。在教师小班教学中,一对一教学时间有限,可以在借鉴RMIT教学模式的前提下,通过线上互动,共享知识共享教育,为学生服务。同时,强烈推荐各高校在建筑设计课实行RMIT跨年级分班制教学,创造多年级学生切磋的优良环境。并且尝试在不改变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在不同小班开设不同研究课题,可以围绕建筑设计的重要知识点开设不同的课题,比如知识点“建筑的有机生长性”,很少有学生真正将这一知识点合理运用到建筑设计的总平面、造型、立面、剖面设计中。围绕知识点开设的设计课题有利于帮助学生打下夯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3]

十年后,如今流行的混合式教学和翻转课堂甚至RMIT当前的教育模式可能已不再完全适用10后的大学生了。这批学生生于信息技术非常成熟的时代,长于超前的知识教育环境。他们知识面更广,自主学习意识更强,对教师教学的批判意识更高。因此,筆者认为,教师要在不断提高专业能力的同时,多与不同学科的教师加强沟通,勇于探索跨学科知识与建筑设计的关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建筑设计研究者的视角研究物理学、经济学、美术史等,为建筑设计的教与学开辟新天地。比如,融合艺术作品的意境与建筑造型设计,将艺术作品的纹理转换为建筑的语言运用在建筑表皮、建筑空间甚至建筑结构的设计中;通过对海水潮汐变化的研究,开辟建筑设计的新革命。在建筑系招收的学生中,擅长数理化的比比皆是,也许跨学科的抽象运用可以发挥别样光彩。[4]上图是笔者根据本文总结的新时代建筑设计课教育要素。

“修己以安人”是教师教学的根本,教师应多读书,多做教学研究,不断琢磨、内省。各高校建筑学院应适时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例如,邀请建筑专业的工程院院士来开展专业讲座,或邀请与许多建筑师有深入的合作的技术牛人来进行建筑技术交流。教师只有关注学科当前的热点话题、名人,才能加强课目教学设计的灵活性,拓宽可探索的设计领域。

“备课要备人”,学生是教学设计的根本。数年前的棍棒教育已经不再适合当代社会。根据笔者的任教经验来看,棍棒教育会让学生的心理变得更加脆弱。笔者曾在2018年至2019年教授过16级60名、17级64名和18级68名建筑系学生,其中18级答辩出现负面情绪的人数4名,极端悲痛的人数2名;17级答辩中出现负面情绪的人数3名,极端悲痛的人数1名;16级答辩中出现负面情绪的人数4名,极端悲痛的人数0名。对于这样的学生,大多数教师感到手足无措。

笔者认为,高校应该对教师加强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培训。教师应该多启发学生持续思考,不断改进,享受设计的过程,坚信终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六、结语

高校建筑设计课开设的意义是培养下一代建筑师,为新时代建筑发展输入新鲜的血液。教师教学应在培养目标不变的情况下,勇于走出舒适区,在融入RMIT建筑设计课程模式的情况,基于中国国情勇于进行教育创新。

参考文献:

[1]RMIT University (2019) Bachelor of Architecture Design,RMIT University,

[2]Burkay Pasin.Rethinking the Design Studio-Centered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A Case Study at Schools of Architecture in Turkey[J].The Design Journal,2017,20(sup1).

[3]Little,Bob,Knihova,Ladislava.Modern trends in learning architecture[J].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Training,2014,46(1).

[4]Roberts.The Link between Research and Teaching in Architecture[J].Journal for Education in the Built Environment,20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