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民办幼师专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2020-06-09叶冬青
叶冬青
摘 要:农村民办幼儿园发展的关键在教育质量,教育质量的关键在师资。文章基于目前我国农村民办幼师专业化发展受制于教师职前教育水平低、在职培训机会少、专业成长环境差、自身成长意愿弱等因素,探讨通过制定科学的幼师入职资格制度、建立高效的幼师在职培训体系、提供合适的幼师专业发展的环境、增强必要的幼师专业发展意识等措施来促进农村民办幼师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农村民办幼师;专业发展;因素;对策
一、引言
21世纪以来,我国民办幼儿园得到蓬勃发展。尤其是2010年以来,国家倡导“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的政策,民办幼儿机构更是成为学前幼教机构的主体。尤其是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民办幼儿园所占的比例更高。在民办幼儿园大量兴起的今天,质量是制约民办幼儿园发展的关键。要想保障民办幼儿园的办园质量,提高幼师的专业素养,加强幼师队伍建设至关重要。事实上当前农村民办幼儿园师资力量还很薄弱,幼师的专业素养现状也令人担忧。因此探讨农村民办幼师专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方向问题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
二、农村民办幼师专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幼师专业发展是指幼师通过培训、教学和专业进修,增强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提高专业素质的过程。目前,我国农村民办幼师专业发展面临以下问题:
(一)职前教育水平低
我国农村幼师队伍薄弱,民办幼师专业素养整体不高,这主要体现在幼师学历、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等方面。在农村地区,公办幼儿园对幼师一般設置了较为严格的准入制度,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学历和幼儿教师资格证书,但民办幼儿园监管松弛,并没有对幼师的任职资格做出严格规定,从而导致民办学前幼师的学历远未达标。过低的学历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缺乏。很多农村民办幼师既不具备学前教育理论专业知识,也不具备乐器、唱歌、舞蹈、手工制作、绘画等方面的基本技能。有的虽然学历达标,但是所学并非幼教专业,基本功底不够扎实,理论水平较差,同时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上也比较落伍,难以适应幼儿教育现代化的需要。农村民办幼师学历低、专业素养不足这种状况不仅不利于幼儿教育质量的提升,同时也造成很多幼师在自身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学习能力低、学习意愿不强等问题,给幼师的专业成长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二)在职培训机会少
如果职前接受教育有限的话,农村幼师完全可以通过在职培训的途径获得专业发展。然而和公办幼师相比,农村民办幼师参加专业进修的机会甚少。在很多偏远农村地区,由于资金、资源以及培训意识的缺失,很多民办幼儿园除了园长有机会参加在职培训,其余很多幼师很少参加任何培训。即使幼儿园给幼师提供一定的培训机会,级别也大多较低,且培训的内容大多以学前教育教师专业技能提升为主,并未涉及幼儿卫生与保健、心理健康、校园安全、消防等内容。由于缺乏高级别、多方位且涉及面广的培训体系,很多民办幼师入职后专业化发展速度缓慢,教育理念落后,教学技能低下,仅仅是一名幼儿“保姆”。
(三)专业成长环境差
民办幼儿园通常是自负盈亏,因此很多幼儿园把更多的资金和精力用到幼儿园建设上,在为幼师创造专业发展的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方面投入严重不足。
首先,民办幼儿园为他们提供的学习条件非常有限。很多农村民办幼儿园没有图书室,甚至都不能提供一些幼教的基本刊物和书籍。大多数农村幼儿园没有电脑,幼师也缺乏相应的学习途径。其次,很多农村民办幼儿园很少开展或者从不开展园内教研活动,也很少有农村民办幼师参加正规的县级教育部门培训,缺少与学前教育专家、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资深教师接触并获得指导的机会。所有这些都大大地阻碍了农村民办幼师专业的发展。
(四)自身成长意愿弱
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教师的个人发展和成长意识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即使外在成长环境再恶劣,只要教师自身有学习和发展的意愿,一样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为一名专家型的优秀教师。然而根据调查发现,大多数农村民办幼儿园幼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不强,积极性不够。很多幼师认为自己只要凭借经验能应付工作就行,至于幼教工作的开展方式是否科学则很少关心。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民办幼师与同阶段公办幼师工资水平相比较低,而且大多幼师没有转正的机会,以致其工作积极性不高。再加上农村民办幼儿园幼儿人数多,幼师的工作繁忙杂乱,应付日常教学和管理已耗费精力,自然很少有时间关注个人的专业发展和成长。很多幼师在课堂上只是简单应付,课外很少甚至不阅读专业书籍, 不做读书笔记,更不会做自我反思。很多幼师虽然希望幼儿园能组织教研、业务培训活动,但真正要求他们开展教研活动或给他们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时,他们就会被动敷衍、推脱等。
三、促进农村民办幼师专业发展的对策
要实现民办幼师专业发展,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制定科学的幼师入职资格制度
调查发现,由于政府对私人和社会力量办学的幼教机构的职业准入要求没有设立标准,导致很多幼教机构引进大量的低素质幼教人才。因此为了促进民办幼师的专业发展,首先政府要加强对民办幼师的入职管理,把好入口关。在聘任幼师时实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要求民办幼儿园需引进受过系统训练,拥有幼教资格证书的专业学前人才。鉴于目前我国幼儿教育城乡发展不平衡,学前专业人才培养数量总体不足等原因,各个地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师入职资格要求,建立较为科学的入职资格制度。比如鼓励没有接受正规师范院校或幼师学校教育的高中生或初中生参加当地专业的学前教育培训,当其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后,由当地的教育部门对其考核,考核达标可进入幼教行列,这样既解决了师资不足的问题,又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师资的水平。同时,政府还需要对现有幼师队伍中学历不达标的幼师提出要求,使其在一定期限内逐步达到国家要求的任职资格。另外,政府也应在制度、体制上给予农村幼师更大的倾斜,比如统一民办公办幼师工资标准、为民办幼师提供适当补贴等,通过提高待遇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优秀人才投入民办幼师的队伍行列中。
(二)建立高效的幼师在职培训体系
教师的专业成长除了基于教师入职前较高的专业素养之外,还需要教师入职后加强学习。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民办幼师的专业发展,必须建立高效的幼师在职培训体系,开发多种专业发展途径。
鉴于农村民办幼师的专业成长的不同需求,相关教育部门和幼教结构可以提供入职培训、专业技能培训、院长管理培训、学历提升培训、骨干教师培训等相关的培训体系,同时确保培训形式和培训内容更灵活、更科学。比如在培训内容上,打破传统的以幼教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为主,注重幼儿保健、卫生和安全以及幼师人文素养等方面的培训。在培训形式上,既可让幼师到各大师范院校举办的培训班接受短期培训,也可以给幼师提供参与、网络课程学习的机会,同时也可以让幼师到县、市优质幼儿园开展观摩活动。除此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开展“园本”培训模式,以幼儿园作为幼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场所,在幼儿园里开展幼师相互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在个人反思、同伴互助、專业引领的合力下,既促进了个人的成长,也带动了幼师队伍的整体发展。科学、合理的培训体系的建立和运行,不仅使幼师的能力得到了提升,更重要的是使幼师意识到自我发展的重要性,养成持续学习的习惯,在专业化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三)提供合适的幼师专业发展的环境
农村幼师专业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物质和精神环境的支持。首先,政府应加大对民办幼儿园的资金投入,规范对民办幼儿园的管理,要求民办幼儿园具备必要的办公和学习条件,给幼师的自我发展提供便捷的条件。其次,当前我国已出台了一些支持农村幼师专业发展的文件,各级政府和各个民办幼儿园要保证这些政策的落实,给幼师更多自我发展的空间和时间,为农村幼师专业发展扫除制度障碍。再次,幼儿园应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培育一种积极的学习型文化,激发幼师提高自己专业素质的热情,在幼师间形成相互帮助、共同成长的风气,通过同伴间的对话与交流,使幼儿园整体的保教水平得到提高。同时,幼儿园还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把国内外一些优秀的幼教模式和思想引入农村,这既可以促进幼儿园和城市接轨,弥补目前幼儿园之间以及城乡之间的差距,还可以开阔幼师视野,促进幼师先进教育思想的形成。
(四)增强必要的幼师专业发展意识
农村民办幼师的专业发展更多的基于自身的努力。首先农村幼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通过终身学习来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幼师在工作之余可以多阅读学前教育书籍和杂志,了解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动向,掌握先进的学前教育模式,为成长为专家型教师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其次,幼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反思。幼师可以通过撰写反思笔记、共同讨论教学问题、开展行动研究等多种方式展开反思,通过反思促进自己的教学实践。同时,农村幼师要不断挖掘和利用有利于教师发展的各种资源,比如和同事之间组成互助小组,共同备课,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小组式互助学习;同幼教专家或骨干教师开展交流和合作,分享幼教经验,从而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或者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幼教培训班和参观优质观摩课等,进而加快自身专业化成长的进程。
四、结语
总之,解决民办幼师专业发展的问题,需要政府、幼儿园、社会的共同努力。当然幼师自己是决定性的因素。幼师只有努力学习、不断反思,才可以成长为一名思想先进、技能娴熟、风格独特的专业化教师,为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段俊霞,彭雪华.农村学前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11):74-76.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