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叶永烈:“一辈子的码字匠”

2020-06-09陈蔚林

科学导报 2020年33期
关键词:叶永烈科普作家

陈蔚林

叶永烈 ■ 资料图

5月15日,作家叶永烈在上海病逝,享年80岁。叶永烈笔耕不辍,一生出版180多部著作、逾3500万字。

在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中,叶永烈建立了完善的个人创作档案,各种文稿、书信、照片、采访录音、笔记,作品剪报、评论、样书等均分类保存。他长期从事中国当代重大政治题材纪实文学的创作,积累了大量的档案和口述历史资料,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叶永烈创作档案”,成为中国当代历史研究的原始文献。这些文献都捐赠给了上海图书馆,并以“叶永烈专藏”的名义予以收藏。为此,他曾对媒体笑言:“在我故世之后,在墓碑上可以书写:请到上海图书馆找我!”

1940年8月出生的叶永烈是浙江温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51年,11岁的他开始发表诗作;1958年,18岁的他开始发表科学小品;1959年,19岁的他出版了第一部科学小品集《碳的一家》……1960年,20岁的他正式成为一名科普作家,作为主要作者参与编写了轰动一时、热销超半个世纪的青少年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

60年来,这套书先后发行了6个版本,累计发行量超过1亿册,是新中国几代青少年的科学启蒙读物,也是他们难忘的童年回忆。从第一版到第六版,叶永烈全程参与编写:“从20岁写到70多岁,我见证了《十万个为什么》的成长,它也见证了我的成长。”

以古稀高龄参与科普启蒙读物的编写并不容易。尤其是第六版《十萬个为什么》和第五版相比,有近九成都是全新的“为什么”。为了回答这些紧跟时代潮流的“为什么”,如与瘦肉精、地沟油、塑化剂、三聚氰胺等相关的问题,叶永烈不仅要大量查阅书籍温故知新,还要长期跟踪相关新闻报道和事态进展,并通过灵巧的手法将答案通俗易懂地表达出来。

他曾在2013年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出版之际讲道:“我想告诉大家,什么时代唱什么歌,每个时代提出的‘为什么都有所不同。我想在有生之年,沿着时代发展的轨迹,带领人们不断去探究某个领域的巨大变迁。”

让叶永烈感到欣慰的是,这一版本的《十万个为什么》和此前5个版本一样,一经面世就引发了购买热潮。

与时俱进和创新精神,不仅体现在叶永烈的科普作品中,更贯穿了他的创作生命。他所著的《“四人帮”兴亡》先后出版了5个版本,30年间修改和增补都没有停止过,“采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取得突破,原本不能呈现的内容可以增加、错误的内容需要修正,我们要从长远来看待历史。”

尽管这套《十万个为什么》和后来的《小灵通漫游未来》三部曲带来的盛誉,已经足够叶永烈受用半生,但他从未因受名利羁绊而停下脚步。

进入中年之后,有感于科普作品不能表达自己对国家前途命运和人生世态的看法,叶老转而进入到纪实文学作品的创作。120余万字的《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150万字的长篇系列《“四人帮”传》,300万字的七卷本《叶永烈自选集》,以及《陈伯达传》《陈云全传》《胡乔木传》《马思聪传》等长篇著作,让他完成了从一位科普作家到纪实文学作家的成功转型,摇身成为了一个扬名中外的“旧闻记者”。

猜你喜欢

叶永烈科普作家
作家谈写作
叶永烈与杨惠芬:双人伞下的二人世界
妻子是我的左膀右臂
叶永烈劝妻
作家阿丙和他的灵感
我和我的“作家梦”
科普漫画
科普漫画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
叶永烈:写“四人帮”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