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阅读水平,提升自学能力
2020-06-09李萍
李萍
随着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初中数学教学不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加注重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倡导学生从“学会”转变到“会学”.阅读能力是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技能,不仅在语文、英语等语言类科目的学习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亦是一项核心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改进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阅读水平,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设置懸念,创设需读情境
心理学认为,兴趣表达人的心理活动倾向,而学生学习的最为有效的内在动机就是学生的兴趣.在初中数学中,有着很多有待总结简化或者看似矛盾的命题,教师要有效的利用这些命题,在教学前预设悬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内在求知欲,使学生渴望通过自主阅读探究原因.
例如,在“一元二次方程”的相关内容的教学时,为了更好地调动对于阅读判别式教学内容的需求,我基于前几课的内容,给学生布置了几道一元二次方程的练习题:①2x2-9x+8=0;②9x2+6x+1=0;③16x2+8x-3=0;④2x2-7x+8=0.我让学生用公式法对上述四个一元二次方程进行计算,问学生:“我们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有的结果是x1=x2,有的结果是x1≠x2,还有的结果是无实数根,为什么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和题目中的各项系数是否有什么联系呢?”在设置了悬念之后,学生的好奇心被我成功地点燃了,他们也在想:x都是未知的,为什么系数的不同,方程就会有着不同的结果?然后,当我告诉学生,根的奥秘就藏在教材中,学生迫不及待地翻开了书,争先恐后地寻找答案.
通过设置悬念,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自主产生阅读和学习的内在动力.
二、构建提纲,拓展导读空间
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尚不完善,需要教师适时地引导和辅助.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阅读材料,可以事先构建内容提纲作为导读,将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提前进行介绍和讲解,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阅读要求,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自学效果.
例如,在“线段、角的轴对称”相关内容的教学时,由于这部分的内容分析和证明的内容偏多,可能会给学生在阅读理解上造成不小的困扰,我以“线段的轴对称性”为例,带着学生进行了阅读和学习,引导学生总结线段的相关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相关定理及逆定理,并对每一个定理进行证明和拓展.然后,我将学生四人分成一个小组,自主完成角的轴对称性的阅读学习,并构建如下的任务提纲:通过阅读你得到了什么结论?掌握了什么技能?可以用数学符号和数学语言来表达吗?其中一位学生总结了角平分线的画法:在∠AOB中,以O为圆心,以适当的长为半径画圆,交OA为点C、OB为点D,再分别以C、D为圆心,大于12CD的半径画圆,交于点E,连接OE并延长.相关的内容虽然复杂,但学生经过导读之后,带着目的投入了阅读,很快便将提纲中的每一项内容完成了.
教师通过构建导读提纲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方面,导读提纲可以帮助学生准确把握阅读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合理地分配阅读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导读提纲可以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促进学生思维的多元参与,提升阅读效果.
三、转换符号,形成文字语言
数学之美,既美在其逻辑之严密,亦美在其语言之干练.教师培养学生阅读的目的,不仅是指导学生理解知识,更要指导学生将数学的符号语言、图示语言与文字语言相互转化,使抽象的数学推理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成为学生的“盘中餐”.
例如,在“幂的运算”相关内容的教学时,积的乘方与乘方的积是学生经常容易搞混的数学表达.为了更好地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学生的符号转化能力结合起来,我定期给学生进行拼读训练,将事先准备好不同的纸片,如(5a)2=52×a2=125a2,让每位学生抽取.然后,由学生以文字语言的形式,读出纸片上缩写的符号算式.刚开始练习时,大部分学生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错误,其中最多的是辨别(5a)2和5a2之间的差别,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都能准确地描述:5a的三次方,等于5的三次方乘以a的三次方的积,等于125乘以a的三次方的积.
综上所述,阅读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必备技能,是广大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注重的教学重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设置悬念、构建提纲、转换符号,有效地培养学生信息的获取、提取、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和自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