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方法探究
2020-06-09梁静
梁静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与推进,当前教育越来越倡导个性化。阅读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个性化阅读更是受到诸多一线教师的关注。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过于重视学生对阅读知识的吸收,而忽视了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作用,从而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个性难以得到释放。为了能够将个性化阅读教学落到实处,本文从创设阅读情景,增强个性化感悟;提供问题线索,激活个性化阅读;尊重学生差异,提供个性化文本;组织合作阅读,彰显个性化认知四方面对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 个性化阅读 教学方法
个性化教学是新课改对课堂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如何将其落实到教学中是每位教师都需要考虑的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不可忽视的重点内容。以往的阅读教学严重忽视了学生的感受,而个性化阅读能够帮助学生真正走入阅读文本中,对其展开分析与探究。同时,个性化阅读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这对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当然,要想将其落实到教学中,教师需要对教学方法展开深入研究。以下便是笔者对这一问题的一些看法与实践。
一、创设阅读情景,增强个性化感悟
不可否认,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弱,且很难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到教学过程中,这就导致学生很难进行个性化阅读,产生个性化的感悟。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文本,如此才能循序渐进地将学生引入个性化阅读中。
从学生的年龄和心理情况来看,阅读情景的创设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一方面,小学语文教材涉及的阅读文本都非常生活化、故事化,这就为阅读情景的创设提供了方便和可能。在创设情景的过程中,教师既要关注阅读文本的内容,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此才能满足教学与学生的双重需求,才能使学生自觉投入到情景之中,有效增强个性化的感悟。
以《北京的春节》的教学过程为例,为了增强学生的个性化感悟,我选择了情景创设的方式来展开教学。我提前为学生准备了一些与该课程内容相关的道具,如鞭炮、中国结、福字、对联等,并在网上寻找了相关的图片和视频,从而为情景创设打下了基础。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将一些道具挂在教室内的显眼位置,然后询问大家:“同学们看到教室的这些装饰,能够想到什么?又有什么感受?”问题提出后,大家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并表明自己感受到了过年的热闹气氛。之后,我又引导学生观看了一些视频和图片,使学生完全融入这一情景之中。在此基础上,我顺其自然地引出了本课要学的内容,并鼓励大家进行自主阅读,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展开个性化阅读。显然,在这一情景氛围中,大家都不自觉地回想起自己过春节时的场景,这对于强化学生的个性化感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提供问题线索,激活个性化阅读
要想让学生真正投入到个性化阅读中,教师就需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推动力,从而激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学生只有产生了阅读欲望,才能对文本有个性化的认知。
问题本身就具有激疑的效果,若能利用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必然能够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显然,在这一过程中,问题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教师要重视对问题的设计,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问题是围绕文本设计和提出的,它不仅能够起到激疑的作用,还具有一定的线索性,能够最大程度为学生指明阅读的方向,促使学生循着问题线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由此可见,教师的问题要具有针对性,要确保问题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个性化閱读,如此才能实现阅读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以《少年闰土》的教学为例,该篇文章向我们介绍了少年闰土的形象,抒发了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为了能够激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我非常重视“问题”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初读时,我提出了三个问题:鲁迅和闰土之间发生了哪些故事?你对闰土的印象是什么?你最喜欢哪一个故事?在提出问题后,我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显然,这些问题不仅引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更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了线索和方向。通过对三个不同问题的解答,能够凸显学生的个性化认知和个性化感悟,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发展学生的阅读思维都具有积极意义。在阅读结束后,我开展了一场小型的讨论会,与学生一起对这三个问题展开讨论。其间,大家都提出了文中所发生的四件事,并根据内容拟定了不同的小标题,讲述了自己最喜欢的故事。而在讨论对闰土的印象时,大家更是利用文本中的原句进行了说明。显然,在问题线索的引导与支撑下,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得到了提升。
三、尊重学生差异,提供个性化文本
学生之间普遍存在着差异性,学生之间的差异决定了他们对各类型阅读文本的兴趣也有着很大的不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落实个性化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理应尊重学生的差异,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文本,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都具有积极影响。
实际上,仅仅依靠课内的教材是无法满足学生阅读需求的,所以从学生的差异性出发,引进更具针对性的文本,对于学生的成长是有利而无害的。当然,为了实现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目的,除了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文本外,教师还应鼓励他们自己去寻找课外读物,学会进行自主性、个性化的阅读。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能力必将得到提升。
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兴趣,我做过一次阅读调查,内容涉及学生喜欢的阅读题材、内容、阅读方式等。在一次阅读课上,我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应用。在上课前,我为学生搜集了一系列的课外阅读材料,并进行了精选和打印,从而形成一个简单的阅读小册子。上课后,我先将这些阅读材料分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找一找自己喜欢的阅读文本,并进行标记,从而明确学生喜欢哪种阅读材料。之后,我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阅读,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供了机会。由于兴趣的驱动,学生们个个积极性十足,纷纷投入到个性化阅读的过程中。在课程的最后阶段,我请几位有着不同爱好的学生分享了自己的个性化阅读感受,从而使大家在了解自己所喜欢的阅读文本的同时,也对其他的阅读文本产生了兴趣,这对于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四、组织合作阅读,彰显个性化认知
个性化阅读并不是让学生一味地自己阅读,还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合作阅读。在组织合作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其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对阅读文本的自主性阅读,一部分是对阅读成果的合作性展示。两种方式既考虑到了学生的主体性认知,也为学生的合作、交流、发展提供了机会。所以,在合作阅读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去展示自己的个性化认知,并从他人的分享中吸取精华,不断完善自我。同时,通过合作阅读,学生有更多机会与其他人讨论自己的认知,在相互之间的思维碰撞与融合中,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会得到突飞猛进的增长,这对于小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的群文阅读中,我选取了《四季之美》《鸟的天堂》《善待生灵》《乡下人家》四篇文章。课上,我对学生进行了分组,并要求大家先进行自主阅读,再从自己的阅读认知和感受出发进行小组讨论。在大家进入到讨论阶段时,我也到各个小组中进行参与并做适当引导。其中有一个小组,由于他们喜欢的阅读文本有所差异,使得大家纷纷展示自己的阅读感受,而忽视了对其他人的倾听。针对这一情况,我要求大家按照顺序发言和提问,从而使学生在关注讨论顺序的同时进行了个性化的表述,进而对四篇文章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通过这一合作阅读的形式,学生不仅充分展示了自己的个性化认知,也有效提升了个性化阅读能力。
综上所述,个性化阅读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在凸显学生主体性的同时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这对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教师务必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与优化,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与水平,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海霞《新课程改革下如何做好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名师在线》2019年第34期。
[2] 纪朝蕾《小学语文教学中个性化阅读初探》,《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48期。
[3] 高志平《试论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教书育人》2019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