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韵飘香 激活兴趣
2020-06-09张玉荣王守仁
张玉荣 王守仁
摘 要:兴趣是学生进行活动的内在动力,从阅读的角度来说,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能够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强化他们对阅读材料的探究能力,不断深化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使得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高效地完成阅读,扩展期知识面,让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教材,这对发展他们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师要借助学科的优势,探索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使学生处在书韵飘香的氛围中,受到多种优秀文化的熏陶,从而发展他们的个性,推动他们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兴趣 培养策略
读好书能使人终身受益,如何让小学生喜欢阅读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他们从阅读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是当前教师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小学生的心智还处于发展阶段,他们就像是刚破土的嫩芽,亟需知识甘露的滋润,促进他们茁壮成长。阅读就是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除了要汲取教材中的知识外,教师还应指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拓展知识面,那么教师就要注重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营造出书韵飘香的氛围,让学生沉浸在阅读的乐趣中,使优质的阅读伴随学生的一生。
一、让学生体验到阅读的好处,激活他们的阅读意识
小学生阅读兴趣不高的原因之一是他们有着强烈的抵触情绪,这影响了他们自身阅读兴趣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转变指导模式,关注学生的需求,借助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在阅读教学中设置悬念,让学生为了得到答案而融入阅读中。同时教师还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耐心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阅读带来的好处,从而激活他们的阅读意识,促使他们自主加入阅读活动中,奠定深入阅读的基础。比如教部编版教材中《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一文,教师先出示一张老虎的图片,询问学生:“老虎有什么本领?你们认为老虎是什么样的?”学生们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凶猛、威风……进而教师引出课题并设疑:“窝囊的老虎会是什么样的呢?”用真实的大老虎对比文中窝囊的打老虎,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这篇课文篇幅较长,故事情节也是一波三折,很多心理活动没有 “我想”之类的字眼做提示,小学生可能无法抓住描述心理活动的语句,所以教师要先引导学生细读课文,依照着事情的发展过程找出心理活动的句子:“演出时,我听到台下一阵哄堂大笑,我.....”“演哥哥的小朋友又笑话我不会豁虎跳,我......”再结合几个代表性的词语:期待、自信、紧张、不明白等,归纳文章表现的心理变化;之后,教师再创设出生活中常见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说出一些表示心情的词语入难过、后悔、快乐、激动等,使学生能够有感而发。通过这一课的阅读导读,让学生掌握描写心理变化的手法,这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动力,可以激活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为学生推荐通俗易懂的读物,降低阅读难度
小学生缺乏阅读兴趣的另一个原因是过分依赖于教科书,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比较多,他们大部分的精力都花费在了作业上,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思考其他的问题,感受不到阅读的魅力。这样,即使是再好的文章也不能引发他们阅读的动力,而他们的兴趣则局限在读故事类的文章上,阅读方法也基本是略读,只掌握了故事的大致内容,不具备深挖其中内涵的能力,因此遇到一些有难度的文章时,有些学生会选择放弃,没有继续阅读的兴趣。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进程中,要引导他们从通俗易懂的内容开始阅读,逐步过渡到稍微有难度的文本,进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比如指导五年级的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教师要求学生每天抽出来半个小时阅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阅读之后写下自己的看法,大致概括出所读的内容,也及时记录下来。在这期间,教师和学生共同阅读,一起交流读书心得,引导学生将自己认为精彩的内容分享出来,与全体同学共同探讨,提出问题,这样学生就逐渐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他们会主动地完成每天的阅读量;长期积累下去,他们的知识面就越来越广,产生观点分歧时也能侃侃而谈,充分感受到阅读的乐趣,进而以更加高涨的热情投入到阅读中。
三、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阅读的动力
良好的阅读氛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教师要善于给学生创设有利的阅读环境,使学生能脱离教师的监督,自觉地投入到阅读中,将学生从固定的模式中解脱出来,这样不仅能有效保持学生的阅读热情,还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真正地让学生“动起来”,达到提高其阅读能力及阅读效率的目的。教师应教给学生多种阅读方法,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分别采取略读、跳读、精读、诵读等方式,使得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抓住重点、展开联想、深入挖掘作者的用意。还要培养学生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提升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可开设“读书角”,将学生喜爱的课外读物放置其中,促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觉地阅读这些书籍。再比如举办各类“图书展览会”,让学生自由地参观,当学生被色彩缤纷的封面、妙趣横生的内容深深吸引,他们自然会在不知不觉中展开阅读。另外教师要减少书面作业,多给学生布置阅读的任务,让他们养成写读后感的习惯,及时总结遇到的问题,检验其课外阅读情况,提升课外阅读的有效性。通过这些措施,教师可以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感受到课外阅读的乐趣,促使其自主地投入到阅读中,不断地拓展学生阅读的范围,增强他们的求知欲,逐步地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提高他们的内在修养及文化底蕴。
总之,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要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语文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灵活掌握多种有效阅读技巧,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同时还要注意不能给学生增加负担,要让学生轻松阅读,使学生具备鉴赏文学作品的基本能力,从而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张扬他们的个性,丰富他们的知识以及精神世界,促使学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方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兴趣与良好习惯的培养》,《教育理论研究(第十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年。
[2] 李英《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中国校外教育》2018年第25期。
[3] 單勇《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课程教育研究》2016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