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
2020-06-09周维为
周维为
对于高中化学教师而言,畅通自身的專业成长路径,培养自身积极向上的学习反思能力,是促进教师成长的根基.化学教师应当养成良好的教学反思习惯,无论是在课前、课中还是课后,都可以透过有针对性的教学反思发现一些特定的教学问题.结合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做教学调整与转变,这是教学反思带来的成果,也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种体现.因此,化学教师应当有更充分的教学反思习惯,透过对于教学实施方法和课堂组织形式的回顾及时发现教学问题,在不断完善革新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合理设定教学目标,准确把握重难点内容
课前的教学准备与反思应当有明确的内容与方向.首先,教师要合理设定教学目标,这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出发点,也是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化的依托.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需要达到的效果会有所差别.高中化学课程抽象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学习那些微观知识时,学生理解吸收的障碍较大,课堂教学的实施难度也在提升.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在教学准备时期很有必要做好相应的思考,并且从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进行教学目标的设定.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准确把握重难点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部分的确立,是后续知识教学的重要参照与依据,也是教师在课堂上主要关注的教学内容.教师在确立重难点内容时首先要从知识出发,基于自身对学生认知能力和基础水平的了解,综合确立需要重点突破的内容,以及课堂上需要化解的难点知识.如果教学重难点不够明确,这会造成课堂教学的低效化.
比如,在学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要准确设定重难点内容,并且结合这部分内容的特点形成具备针对性的教学指导方法.由于这一节内容抽象程度很高,且需要理解记忆的知识很多,因此,教师的教学推进顺序和教学指导方法一定要科学合理.教师可以多利用多媒体的辅助功效,给学生直观呈现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和特征,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设计开放性的教学问题,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随着知识学习的深入,教师要逐渐培养与锻炼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能力,让学生能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解答各种实际问题.教师可以从问题教学出发来达到相应的培养效果.比如在学完一个具体的知识点后,可以从知识要点出发,设计一些相应的思考问题.在问题设计中融入更多的开放化元素,这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大的探究空间,也能够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让学生的思维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都得到锻炼.
在学习完“氯、溴、碘及其化合物”后,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开放性问题.首先给学生呈现一组图画,然后请学生猜测第一组图片中的黄绿色气体和第二组图片中泄露的某液体是什么.揭晓答案后,请大家依据上述两个事件分组讨论,然后小组汇报发言,逐一分析从中得到的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总结并展示后,提出新的问题:对于消防官兵最后的处理方法,我们可以看出氯气可以与碱和水发生反应,那么究竟是怎样的反应呢?这个教学推进过程将氯气的性质做了很好的呈现.对于这个开放性问题的探究也能让学生很好地认识到氯气的基本性质,并且最终推测出氯气和碱发生反应可能会产生的物质.这些都是对于学生思维的良好锻炼,能够让学生在大胆猜测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物质的作用方式和物理化学性质.这样的学习过程才能带给学生更深的学习印象,会让学生的学科能力和核心素养得到更好的形成与建立.
三、采取有效的教学评价方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在对学生展开学习评价时,教师要掌握方法和技巧,并且在评价标准的设置上要科学合理.教师可以更多地从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出发,综合有效地评定学生的学习成果.比如,对于学生在课堂上参与教学活动时,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最终解决问题的成效,是否最终产生了正确答案,也要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解题路径.学生如果能够产生一些新颖有趣的思维模式,能够找到新的思考问题的方法,这些都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即使最终问题没有充分解答,学生积极思考与探究的行为也要受到表扬.只要学生的学习态度值得肯定,且在已有基础上取得了进步,这些学习表现都应当被教师关注到,并且应当给予认可.良好的教学评价方式和评价体系的设置,会让学生有更多学习收获.尤其是受到教师的鼓励和认可后,学生会更愿意融入课堂,能够跟随教师的教学节奏和引导进入到问题的探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