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剂量阿替普酶联合瑞舒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2020-06-09谢勇

临床医学工程 2020年5期
关键词:阿替普瑞舒伐小剂量

谢勇

(南阳南石医院/河南大学附属南石医院 脑病重症科, 河南 南阳47300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 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科疾病之一, 是指脑动脉血管狭窄或发生闭塞、 脑供血不足, 从而导致脑组织不可逆性坏死, 是我国临床致死病因首位[1]。 阿替普酶是一种以糖蛋白为主要成分的血栓溶解药物, 通过与纤维素蛋白结合, 激活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 促进体内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性[2], 从而实现缺血脑卒中再灌注。 研究[3]表明, 阿替普酶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AIS 效果优于单一用药, 但关于阿替普酶在临床治疗中的剂量并无统一标准。 本研究比较标准剂量和小剂量阿替普酶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AIS 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为临床治疗AIS 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 年1 月至2019 年6 月我院收治的100 例AIS 患者。 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患者知情同意。 纳入标准: ①初次发病且发病时间<3 d; ②符合AIS诊断标准[4], 经CT、 CRI 等影像学检查确诊; ③4 分≤NIHSS评分<20 分。 排除标准: ①颅内出血或入院短期内死亡; ②合并全身其他系统严重功能性障碍; ③治疗前48 h 内未使用过抗凝剂; ④有相关药物禁忌症。 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两组各50 例。对照组男30 例, 女20 例; 平均年龄 (56.03±11.05) 岁; 平均BMI (23.38±3.49) kg/m2。 观察组男35 例, 女15 例; 平均年龄 (55.36±10.69) 岁; 平均BMI (23.21±3.85) kg/m2。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标准剂量阿替普酶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具体用法: 注射用阿替普酶0.9mg/kg (最大用量90 mg), 1 min 内快速静脉推注10%, 剩下90%静脉滴注, 1 h 内滴完;联合使用瑞舒伐他汀钙片, 10 mg/次/d, 睡前口服。 观察组给予小剂量阿替普酶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 具体用法: 将阿替普酶用量调整为0.6mg/kg (最大用量60 mg), 其他用药剂量和方法与对照组一致。 两组患者的治疗周期均为14 d。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损伤情况比较 (±s, 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损伤情况比较 (±s, 分)

注: 与该组治疗前比较, *P <0.05。

组别 n NIHSS 评分 CSS 评分治疗前 治疗1d 治疗7d 治疗14d 治疗前 治疗1d 治疗7d 治疗14d观察组 50 12.36±4.81 9.26±4.09* 6.96±3.87* 4.52±3.06* 35.49±12.39 30.63±9.85* 28.43±9.45* 26.41±8.46*对照组 50 12.72±4.33 9.66±3.97* 7.20±3.93* 5.04±3.14* 35.07±13.05 30.28±9.07* 29.06±9.31* 27.01±8.85*P 0.695 0.621 0.759 0.404 0.869 0.854 0.738 0.730

1.3 观察指标①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及中国卒中量表 (CSS) 评价患者的神经系统损伤情况, 分数越高则神经系统功能损伤越严重。 ②根据中华医学会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中通过的脑卒中疗效评价标准: 基本治愈: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 显著进步: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5% ~90%; 进步: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 ~44%; 无效: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8%。 总有效率=(基本治愈例数+显著进步例数+进步例数) /总例数× 100%。 ③比较两组患者溶栓后出血情况。 ④远期预后采用改良Rankin 量表 (MRS) 进行评价, 分数越高则神经功能恢复越差。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行t 检验, 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神经功能损伤情况 治疗后, 两组的NIHSS 评分、 CSS 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 (P<0.05), 但两组的NIHSS 评分、 CSS 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05)。 见表1。

2.2临床疗效和溶栓后出血情况 观察组溶栓后脑出血2 例,牙龈出血2 例, 消化道出血1 例, 其他1 例, 溶栓后出血率为12.0% (6/50); 对照组溶栓后脑出血4 例, 牙龈出血2 例, 消化道出血1 例, 溶栓后出血率为14.0% (7/50)。 两组的溶栓后出血率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05)。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 与对照组的92.0%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05), 见表2。

表2 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 [n (%)]

2.3康复情况 治疗后, 两组的MRS 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 且观察组治疗14 d、 30 d、 90 d 后的MRS 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MRS 评分比较 (±s, 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MRS 评分比较 (±s, 分)

注: 与该组治疗前比较, *P <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1d 治疗7d 治疗14d 治疗30d 治疗90d观察组 50 2.69±0.86 2.37±0.72* 2.29±0.52* 1.79±0.44* 1.33±0.38* 0.93±0.27*对照组 50 2.72±0.83 2.40±0.68* 2.36±0.53* 2.01±0.52* 1.72±0.53* 1.31±0.39*P 0.860 0.831 0.507 0.025 0.000 0.000

3 讨论

阿替普酶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AIS 在临床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但目前关于阿替普酶的使用剂量未有统一标准。 国际上推荐使用的阿替普酶标准剂量为0.9mg/kg。 近年来有研究[5]提出, 小剂量 (0.6mg/kg) 阿替普酶治疗AIS 也能具有与标准剂量阿替普酶类似的临床效果, 且安全性更好。

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 评分、 CSS 评分较治疗前有所下降 (P<0.05), 但两组患者的NIHSS 评分和C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提示小剂量阿替普酶联合瑞舒伐他汀与标准剂量阿替普酶联合瑞舒伐他汀对AIS 患者神经系统损伤恢复效果相当。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溶栓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提示小剂量与标准剂量阿替普酶联合瑞舒伐他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相当, 且小剂量阿替普酶可替代标准剂量治疗AIS, 减轻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 远期预后方面, 治疗后, 两组的MR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 观察组治疗14 d、 30 d、 90 d 后的MR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表明小剂量阿替普酶联合瑞舒伐他汀对AIS 远期预后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武国君等[6]的研究认为, 静脉溶栓后出血是脑卒中患者远期预后差的重要影响因素, 标准剂量组静脉溶栓后再出血的发生率高于小剂量组, 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升高, 导致远期不良预后的发生,影响患者的康复。

综上所述, 小剂量阿替普酶联合瑞舒伐他汀与标准剂量阿替普酶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AIS 患者的临床疗效、 安全性相当, 但在改善患者远期预后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猜你喜欢

阿替普瑞舒伐小剂量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阿替普酶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水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应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选择性静脉溶栓药阿替普酶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小剂量 大作用 肥料增效剂大有可为
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及机制
阿替普酶溶栓联合序贯抗凝治疗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疗效观察
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用于冠心病治疗疗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