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唐韵挂盘》中的异域风采

2020-06-09胡园平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4期
关键词:紫砂陶陶刻紫砂

胡园平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宜兴紫砂作为陶瓷艺术的一个特殊门类,集装饰艺术与实用艺术于一身,囊括了民族文化的形象精髓,在众多陶瓷艺术体系中,紫砂是最完善和题材最丰富的,不论是艺术的形式演绎还是思想的诠释,紫砂都最大程度的体现了艺术的无尽魅力。当代社会,饮茶文化兴盛,在茶、陶文化的交融中,紫砂文化的精髓都被发挥到极致。而紫砂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自身不仅呈现出陶瓷文化的技艺和精妙,更是在造型、泥色、书法、绘画、陶刻等方面显露出了传统技艺的博大精深。同时紫砂作品也是绝佳的艺术载体,各种文化形式都可以和紫砂合作,展现其特殊的一面。《唐韵挂盘》是在紫砂作品中引入了敦煌壁画,并通过陶刻的技法,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妙绝伦。

敦煌壁画是东方文化之宝库,其表现题材之宽泛、手法之丰富、时间跨度之大,令后人叹为观止。本人曾对敦煌题材运用到紫砂工艺美术的创作做过一个系列的探索,这种艺术形式相互融合在一起的表现方式受到紫砂收藏者、爱好者的广泛喜爱。敦煌艺术在中国整个艺术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价值,它摆脱了传统的文化框架,带着西域特色以及佛教信仰,散发出无限的幻想,和蓬勃的热力,无论是线条、色彩还是形象,都带着奔放的活力,生动而热烈,给遵循传统礼教和人文伦理的人们以强烈的冲击。走进敦煌,瞻仰那些神秘而庞大的壁画,总会让人胸潮澎湃,炽热的色彩、流动的线条,在西域艺人酣畅淋漓地绘画中,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到这个大漠狂沙的民族血液里的奔放不羁的激情。可以说敦煌壁画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工程的伟大成就,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顽强毅力和聪明才智。

正是因为敦煌艺术如此的绚丽多姿,紫砂艺人们被激发出了创作灵感,《唐韵挂盘》正是我对敦煌艺术的一次致敬。在创作过程中,我也遇到了很多难题。众所周知,敦煌艺术是细腻而繁复的,但是紫砂陶由于材质的特殊性和局限性,不易完整地表现出敦煌唐代壁画的细腻丰富。而且紫砂器制作大件不易,但小器物又难以表现好唐风的雍容、灵动、大气、细腻。烧成中也有难题,主要是如何让泥彩在同一温度下,呈现出丰富、鲜亮如初的绘画效果,这也是技术中的一大挑战。为了克服这些难题,除了要有高超的制作技艺和陶刻技巧,还需要充分了解紫砂泥特质,并智慧地运用这种特质来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首先在制作坯件时选用较为细腻密实的泥科,并精心制作好坯体,才能将其挺劲、匀称、富有韧性的性质表现好。对题材的选择运用,宜以喜气、祥和为主。在镌刻过程中,除了运用紫砂陶刻中基本技法外,我还借鉴、综合其他工艺门类的雕刻、装饰手法,如圆雕丶半圆雕等等来处理头饰、胸饰、衣纹着饰,使之更加生动传神,富于立体的表现力。细节之处也都考虑到位,“大唐之舞”四字采用篆书结构加以形变,并掺入适当的装饰性,印章的设计及落款的书写,力求做到与画面相融相洽,浑然一体。也正是本人这样对艺术精益求精的高要求和大制作,才能在材质普遍相对粗糙的紫砂器上比较完好地表现出了敦煌唐代壁画的细腻丰富。

《唐韵挂盘》作为一件精美的紫砂陶刻作品,通过紫砂艺人高超的制作手法和精湛的陶刻技艺展现了唐代时期西域的艺术风情,作品中既有紫砂陶艺的传统艺术风格,还含有异域文化的激情与奔放。《唐韵挂盘》中的人物形象受到西域传来的宗教信仰的启发,在艺术创作上摆脱了传统的审美模式,人物的造型、服饰、色彩等都以夸张、奔放为主,凸显了敦煌艺术的豪放自由和潇洒不羁。在此件紫砂挂盘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对色彩的着墨和钢刀的刻绘,向大家展示了潇洒清秀的人物和服饰、透体薄纱的质感、飞天神灵的飘逸,让更多的人见识到了大唐盛世的华丽与辉煌。

艺术创作的神奇之处就是可以大胆发挥想象力,思维越广,创作深度越大,《唐韵挂盘》就很好的证实了这一点。紫砂陶艺和敦煌壁画通过紫砂艺人的精心设计和倾心制作,最后完美融合,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紫砂陶刻带来的精美艺术享受,还能汲取陶刻章法中流露出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

总 结

当代紫砂艺术创作,既要保留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要体现现代艺术的时尚感,传统与创新结合在一起,才能为作品带来新鲜有趣感,从而吸引人的视线,给欣赏者带去不一样的观赏体验和乐趣。紫砂艺术经历了五、六百年的风雨磨砺后,在现代进入了百花齐放的局面,紫砂艺人们为了持续这样的繁荣局面,需要带着创新的思维方式进行设计制作,从而制作出更加有趣味、有价值的作品。只有这样不停歇的努力,紫砂艺术方能绵延发展,永葆生机。

猜你喜欢

紫砂陶陶刻紫砂
紫砂陶刻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结合
从《陶刻人物对瓶》看紫砂陶刻的工艺特征与人文精神
论陶刻作品“逍遥游”的艺术审美以及人文内涵
浅析国画与陶刻之间的关系
——以“梅兰竹菊四君子陶板”为例
盘山行旅,山店风簾
——浅谈陶刻作品“山店风簾图”的陶刻艺术以及寓意内涵
无相
当代紫砂陶刻大环境下的个人艺术道路分析
刘少白
论紫砂陶刻的连续性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