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观察
2020-06-09黄琪淋
黄琪淋
(广西壮族自治区龙潭医院,广西 柳州)
0 引言
急诊室是医院治疗活动的重要场所,急诊室救治的多是医院中突发疾病、病情严重的患者[1]。急诊胸痛是急诊科室常见的一种重症类型,因病症发生速度较快,急救难度大,导致死亡率较高。所以在急诊救治胸痛患者时,医护人员要把握好急救的最佳时机,及时对患者病情做出诊断,采取有效急救措施[2]。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加强各科室间的联系,以患者为中心,围绕患者的病情,采取有针对性的急救措施,各科室间协调合作,抓紧抢救患者的黄金时间,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提高了抢救效率,本文主要对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做了以下研究[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 年2 月至2020 年2 月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急诊胸痛患者30 例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行常规急诊护理模式的急诊胸痛患者30 例为对照组;在观察组中,男16例,女14 例。年龄25~75 岁,平均(50.12±3.21)岁;在对照组中,男17 例,女13 例。年龄25~75 岁,平均(49.89±3.19)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于我院急诊室行抢救的胸痛患者。
排除标准:①患有精神疾病或者配合度低的患者。②患有其他严重脏器器官疾病的患者。③患有凝血系统障碍的患者。
本次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慎重研究决定并予以批准,对所有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意义进行充分说明,使其充分了解后,患者及家属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参与本次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常规急诊护理,医护人员在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诊断后,进行静脉采血取样、心电图检查等常规护理流程,确定病因后对患者进行救治。
1.2.2 观察组
给予观察组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具体内容如下:①优化准备工作,急诊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和专业的技能,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在接待急诊病人时,要有足够的耐心;面对突发性疾病患者,要有随机应变能力;院内要制定规范性急诊应急措施和风险防范管理,在实际操作前,要不断地进行急救模拟方式进行练习,不断规范医护人员的急救操作,提高医护人员的急救水平。②完善接诊工作,对自行到院的患者,医护人员要先稳定患者情绪,观察患者精神状态,询问其基本信息,有无相关病史,病症持续时间、发作症状,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性评估,制定相关治疗方案等,随即进行静脉采血、血常规、心电图等相关检查,实时监测急症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对于急救车到院的患者,从接到患者开始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做好急救准备工作,确保患者在有效时间内得到救治,提前告知家属治疗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让家属做好充分的准备,维系好医患关系。③治疗后对患者进行全面性护理,包括每日按时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监测生命体征指标;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告知他们应正确看待疾病,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告知家属要时刻陪伴患者,若有不良事件发生,及时通知医护人员;若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医护人员要根据病人情况进行心理疏导,减少不良情绪发生影响患者治疗效果;饮食方面要尽量选择易消化的营养餐,保证患者治疗期间营养均衡。
1.3 效果判定
①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治疗效果。显效:抢救后患者病情稳定,恢复时间短;有效:抢救后,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抢救后症状不稳定,病情加重。②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时间、开始治疗时间、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并建立数据库,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 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抢救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抢救治疗效果[n(%)]
2.2 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时间、开始治疗时间、住院时间
观察组患者抢救时间、开始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抢救、治疗及住院时间
表2 抢救、治疗及住院时间
组别 n 抢救时间(min)开始治疗时间(min)住院时间(d)观察组 30 11.56±7.09 23.06±2.98 7.97±2.32对照组 30 15.97±9.11 26.72±4.69 11.09±2.86 t 2.092 3.608 4.640 P 0.004 0.000 0.000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也不断增加,因胸痛就诊的患者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急性胸痛通常是发于胸部或身体其他部位影响到胸部而产生的疼痛,造成胸痛的病因复杂且多样,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包炎等[4]。根据流行病学研究,门诊科室患者1%~2%主要原因是胸痛,急诊科室患者中5%~20%主要原因是胸痛,因此,急诊科室内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5]。常规急诊护理模式是医护人员遵循医嘱进行护理,此护理模式没有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措施,也不能及时地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未与其他科室进行相互联系,影响了患者的治疗黄金时间,可能对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6]。优化急诊护理流程主要是从患者入院时,掌握患者的基本信息、发病时间、发病症状和过往病史并进行全面性判断,在最短时间内对患者进行抢救前的身体检查,了解胸痛发生的主要原因,从而制定出抢救计划,采取有针对性的抢救措施,在抢救过程中实时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保证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的治疗。急救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其中包括: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产生,使患者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帮助患者在护理期间也能保证营养均衡;对患者进行环境护理,保持病房干净整洁,让患者感觉到舒适、温馨,促进患者病情尽快恢复[7-8]。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抢救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提高抢救效率,让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救治。观察组患者抢救时间、开始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说明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使医护人员快速地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判断,充分利用抢救病人的黄金时间,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使医护人员用更加专业的护理模式,给患者最精心的护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程度。
综上所述,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效果较好,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患者进行治疗,有效地缩短了患者疼痛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发生几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