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和慢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

2020-06-09戴骥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8期
关键词:阑尾开腹阑尾炎

戴骥华

(韶关市核工业四一九医院,广东 韶关)

0 引言

阑尾炎(Appendicitis)属于普外科临床的一种常见急腹症,是由多因素而形成的炎性改变,多发于青年男性,且有急性与慢性之分。急性阑尾炎通常是由于阑尾梗阻、阑尾腔内细菌感染或其他病症引起内在神经反射导致,而针对慢性阑尾炎而言,通常是由于急性阑尾炎发作时病灶未能彻底清除,病情迁延不愈而致。阑尾炎临床症状以右下腹疼痛为典型,此外还可伴或不伴发热、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腹部压痛或反跳痛等症状。开腹手术是既往临床处理阑尾炎的首选方法,已经有100 余年的历史了,多数病人可用小切口完成,但创伤较明显、出血量较多、误诊率较高,并且术后导致切口感染的概率较高[1-2]。随着工业制造技术的突飞猛进与医生操作技术越来越娴熟,传统开腹手术逐渐被腹腔镜手术替代,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凭借存在微创、术后瘢痕小、符合美学要求的特点,同时疼痛轻、出血少、安全可靠,诊断精准与恢复快等优点而深受广大医者与患者的青睐,现已成为治疗阑尾炎的一种重要手段。为了解腹腔镜手术在急、慢性阑尾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就200 例急、慢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做了相关研究与比较,具体示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此次所选200 例急、慢性阑尾炎患者均于2016 年3 月至2019 年3 月在本医院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治疗。纳入标准:①主诉存在下腹部不同程度压痛或反跳痛,伴恶心、呕吐及腹部不适等症状,后经临床系统诊断确诊;②临床资料完整;③具有手术指征;④患者及家属知晓此次研究内容,已在研究同意文件上签名。排除标准: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②伴心脑血管疾病;③恶性肿瘤;④重症感染或处于急性感染期;⑤近6 个月有腹部手术史;⑥无法全程配合研究调查。其中急性阑尾炎组124 例,男性66 例,女性58 例,年龄最高46 岁,最低19 岁,平均(31.2±4.5)岁;体重最大70 kg,最小37 kg,平均(46.8±5.8)kg。慢性阑尾炎组76 例,男性39 例,女性37 例,年龄最高46 岁,最低20 岁,平均(30.8±4.3)岁;体重最大71 kg,最小38 kg,平均(47.1±6.2)kg。将急、慢性阑尾炎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性别构成比、平均年龄以及平均体重等)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 20.0)处理,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按照“3 孔法”进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手术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仰卧位(头低脚高,且左侧稍高于右侧)下操作,经右腹做一切口(长度:1 cm),置入气腹针,注入二氧化碳气体,为患者建立腹内压约13 mmHg 的人工气腹,完成气腹的建立后缓慢置镜,镜下对穿刺口下端进行仔细观察,判断是否有血管或肠管损伤的情况发生;再于麦氏点与反麦氏点做切口(长度:5 mm),置入套管;术中将原体位转换为右侧稍高于左侧15°的仰卧位,仍保持头低脚高。利用腹腔镜探查患者全腹,采取适当的方式清除腔内积液及脓性分泌物。采用抓钳将网膜、小肠拨开,以方便定位阑尾位置。将阑尾上挑,找到阑尾系膜后将其夹闭并离断;于阑尾根部套紧圈套器,将阑尾残端切断后经主操作孔取出,术毕给予腹腔局部冲洗、释放人工气腹等处理。

1.3 评估项目

(1)观察并统计急性阑尾炎组与慢性阑尾炎组患者的手术处理效果,包括:①一次性手术成功率;②腹腔引流率;③再次手术率;④中转开腹率。

(2)记录急性阑尾炎组与慢性阑尾炎组患者的手术及术后指标,包括:①手术时间;②术中出血量;③排气时间;④首次进食时间;⑤术后疼痛评分。其中术后疼痛评分参照可视模拟评分法(VAS)[3]评定,总分0~10 分,评分越高,表示术后疼痛程度越明显。

(3)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痊愈,患者恢复快,疗效好,无术后并发症发生;有效,患者恢复速度较快,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少;无效,患者恢复慢,有较多例并发症发生。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患者例数×100%。

(4)观察并统计急性阑尾炎组与慢性阑尾炎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发热等并发症的总概率。

1.4 统计学方法

将实验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 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急、慢性阑尾炎组的手术处理结果

急性阑尾炎组的一次性手术成功率、腹腔引流率、再次手术率及中转开腹率与慢性阑尾炎组的一次性手术成功率、腹腔引流率、再次手术率与中转开腹率比较基本相当,P>0.05,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急、慢性阑尾炎组的手术处理结果[n(%)]

2.2 急、慢性阑尾炎组的手术及术后指标记录结果

两组的术后疼痛评分比较接近,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与急性阑尾炎组相比,慢性阑尾炎组其余各项手术及术后指标(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及首次进食时间等)均显著占优,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 急、慢性阑尾炎组的手术及术后指标记录结果

表2 急、慢性阑尾炎组的手术及术后指标记录结果

组别 手(术m时in)间 术(中m出L血)量术时后间排(气d)首时次间进(食d)评术分后(疼分痛)急(性n阑=1尾24炎)组46.51±3.79 14.98±1.24 2.79±0.82 2.51±0.69 3.48±0.54慢性(阑n=尾76炎)组35.43±1.82 11.20±1.08 1.58±0.64 1.74±0.33 3.51±0.63

2.3 急、慢性阑尾炎组的临床疗效

慢性阑尾炎组中,痊愈42 例,有效29 例,无效5 例,总有效率为93.42%;急性阑尾炎组中,痊愈62 例,有效47 例,无效15 例,总有效率为87.90%。慢性阑尾炎组的总有效率高于急性阑尾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表3 所示。

表3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2.4 急、慢性阑尾炎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统计结果

慢性阑尾炎组发生切口感染、发热等并发症的总概率明显比急性阑尾炎组更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4。

表4 急、慢性阑尾炎组的并发症率统计结果[n(%)]

3 讨论

阑尾炎的罹患率很高,在所有急腹症中发病率居于首位[4]。其病因复杂,与多种因素导致的炎性改变有密切关系,患者以青年为主,且男性较女性多见。目前临床上接触到的阑尾炎多为急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相对较少[5]。急性阑尾炎在临床上最典型的表现是腹痛,在急性阑尾炎初期,患者通常表现为中上腹或脐周疼痛,随着时间延长,炎症波及浆膜层和壁腹层膜后,疼痛逐渐固定于右下腹,部分急性阑尾炎患者还会出现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同时肥胖或是盲肠后位阑尾炎患者有明显反跳痛现象。而对于慢性阑尾炎患者而言,以腹部有明显压痛为典型症状,在重压时出现,位置恒定,范围较小。通常还会有间断性隐痛或胀痛,且疼痛一般出现在饱餐、运动、劳累或者是受凉及长期站立之后,除此之外,还会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长此以往导致体重下降。

手术是公认治疗急、慢性阑尾炎最有效的一种手段。开腹阑尾切除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最早可追溯到1894 年,其应用价值已得到大量研究实践的佐证,但切口较大、并发症较多、恢复时间较长,因此并非治疗急、慢性阑尾炎的首选手段[6]。腹腔镜手术是一门新发展起来的微创方法,通过把腹腔镜镜头插入腹腔内,利用数字摄影技术使腹腔镜镜头拍摄到的图像通过光导纤维传导至后级信号处理系统,医生根据监视器屏幕上的器官不同角度图像,有助于疾病的分析与判断,确保诊断的准确率。同时由于其在密闭的盆、腹腔内进行,内环境影响小,患者受到的创伤小,由专业医师操作,时间短、恢复快,术后不影响正常生理功能,加上微创手术无需开刀,因此对盆腔的干扰小,腹部美容效果也较好。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两者均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但对于妊娠期阑尾炎或者异位阑尾炎的患者而言,传统开腹手术的误诊率可高达35%~55%,不及时诊治可导致早产和流产,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诊断精确率更高,能够有效诊断疾病。同时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术后并发症通常都是由于操作不当引起的,研究显示,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对腹腔内脏器干扰小,避免了空气和空气中尘埃细菌对腹腔的刺激和感染,出血少、痛苦少,并且一般采用全麻醉,安全性较高;平均住院时间较短,尤其是在老年人及小儿患者、肥胖患者、急性化脓阑尾炎患者、坏疽性穿孔性阑尾炎合并腹膜炎患者,术后早期就能下床,睡眠姿势也可较为随意,可大大减轻家属陪伴护理的强度。

近年来,受益于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腹腔镜技术的临床应用日渐普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急、慢性阑尾炎的治疗也见于大量研究报道中。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符合现代外科学倡导的微创与美观理念,手术切口小、疼痛轻、安全性好,术中利用腹腔镜直视全腹,能够获得较清晰且范围较大的术野,对于发现微小病变有重要作用。此外,该微创手术借助套管与腹壁组织隔离,还可尽量避免接触到腔内脓液以及损害周围组织,在预防腹腔脓肿、感染等并发症方面也较有利。

多项研究证明,对急、慢性阑尾炎患者实施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均有较理想的效果,但急性阑尾炎患者普遍存在穿孔、粘连以及盲肠水肿等问题,术中操作相对繁琐,严重者还可出现水肿裂开,不仅增加了手术难度,同时也加大了阑尾残端瘘的发生风险[7]。术中冲洗脓肿不当,还可能导致腹腔感染,使患者术后出现发热的情况。而慢性阑尾炎患者通常无阑尾脓肿、周围组织粘连等问题,因而采取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处理的效果较好[8]。此次通过对200 例急、慢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与分析,我们同样证实了这一观点。本研究结果显示,慢性阑尾炎组患者除术后疼痛评分与急性阑尾炎组相当外(P>0.05),其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以及首次进食时间较急性阑尾炎组均有明显缩短(P<0.05),术中出血量较急性阑尾炎组明显减少(P<0.05),说明对急、慢性阑尾炎患者应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处理的术后疼痛相当,不会明显增加患者的痛苦,但相对来说,慢性阑尾炎患者的手术操作更省时、出血更少,并且对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也更有利,与急性阑尾炎患者相比有更加理想的手术处理效果。从两组的手术处理情况来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急、慢性阑尾炎患者的处理效果均较理想,两组的一次性手术成功率、腹腔引流率、再次手术率及中转开腹率均较为接近(P>0.05);慢性阑尾炎组的总有效率高于急性阑尾炎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合两组的手术安全性分析,可见与急性阑尾炎组相比,慢性阑尾炎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发热等并发症的概率明显下降,总发生率仅为2.63%。说明慢性阑尾炎患者采取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术后并发症较少,手术安全性相对急性阑尾炎更有保障。

综上所述,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急、慢性阑尾炎患者的治疗均有可靠效果,不会增加再次手术、腹腔引流及中转开腹等问题的发生,但相对而言,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慢性阑尾炎的处理效果、安全性均更理想,对于已确诊的慢性阑尾炎患者,应把握手术时机,积极治疗,以获得更好的术后康复条件。

猜你喜欢

阑尾开腹阑尾炎
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在老年复杂性阑尾炎诊断中应用
阑尾真的无用吗?
阑尾炎能自愈吗?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前切除术的近期疗效对比分析
根部穿孔性阑尾炎的腹腔镜治疗策略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3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