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龄前儿童血常规体检及相关血液指标检测的意义

2020-06-09张瀛丹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2期
关键词:血常规红细胞贫血

张瀛丹

(启东市妇幼保健院,江苏 启东)

0 引言

贫血是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的一种病症,学龄前儿童处于发育阶段,饮食中如果缺乏铁元素或者铁吸收障碍,很容易患贫血。在临床上贫血最初表现为头晕、乏力、困倦、皮肤苍白等,小儿贫血时可哭闹不安,躁动甚至影响智力发育[1]。相关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学龄前儿童贫血的发病率高达50%,随着近年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改变,贫血的发病率也不断升高,对儿童的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造成严重影响。血常规检查是指通过观察血细胞的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来判断血液的状况及疾病的检查,它不仅能够反映疾病,并且能用于判断治疗的效果,是临床上最常规的病理检查方法[2-3]。本文将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血常规体检的意义,具体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1260例学龄前儿童,其中男孩660例,女孩600例,年龄 1~3岁,平均(1.32±0.05)岁。

1.2 方法

用酒精棉对儿童采血的部位进行消毒,然后采集1.5 mL静脉血,将其放于事前备好的EDTA-K抗凝管中,混合均匀后将盖子盖好,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测定。

1.3 观察指标

1.3.1 儿童贫血的判断标准

出生 10 d以内:血红蛋白(HGB)<145 g/L;1~3个月:血红蛋白(HGB)<90 g/L;>4个月:血红蛋白(HGB)<100 g/L;6个月至 6 岁:血红蛋白(HGB)<110 g/L[4]。

1.3.2 儿童贫血的程度判断标准

90~100 g/L 为轻度贫血;60~90 g/L 为中度贫血;<60 g/L为重度贫血。

1.3.2 血液指标判断

红血细胞(RBC):(3.5~5.0)×1012/L;血红蛋白(HGB):110~150 g/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320~360 g/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27~31 pg;红细胞平均体积(MCV):82~92 fL;红细胞比容(HCT):0.37~0.50 L/L;红细胞分布宽度(RDW):11.6%~13.7%。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t和()检验及表示计量资料,使用χ2和(%)检验及表示计数资料,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通过血常规检查发现,1260例学龄前儿童中,贫血71例,占5.63%,正常1189例,占94.37%。其中贫血儿童中男孩42例,占59.15%;女孩29例,占40.85%。

(2)在贫血的71例儿童中,61例为轻度贫血,占85.91%;9例为中度贫血,占12.68%;1例为重度贫血,占1.41%。

(3)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液指标比较:与贫血儿童组成的对照组相比,由正常儿童构成的实验组在RBC、HGB、MCHC、MCH、MCV等血液指标上均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下表1所示。

表1 两组各项血液指标对比()

表1 两组各项血液指标对比()

组别 例数 RBC(×1012/L)HGB(g/L)MCHC(g/L)MCH(pg)MCV(fL)HCT(L/L)RDW(%)实验组 11894.45±0.03 128.42±2.93338.42±6.98 29.35±0.24 85.01±4.080.41±0.2812.89±0.93对照组 71 3.59±0.01 102.98±3.12313.33±6.76 24.79±0.18 70.28±5.110.34±0.2519.65±6.74 t 296.643 70.506 29.474 157.449 29.095 6.762 30.256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贫血是一种常见的病症,类型较多,可根据不同发病原因分为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红细胞破坏过多性贫血和失血性贫血三大类。患贫血后,患者在神经系统上会表现出头晕、耳鸣等症状,在皮肤上呈现为脸色苍白,同时随着贫血程度的加重,还会表现出气急、呼吸困难、消化功能减低等严重不良反应[5]。

在发病机理上,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身体需要的营养物质较多,由于铁是合成血红素的必要原料,如果在此阶段身体没有充足的铁、蛋白质、维生素等造血原料的支持,血红蛋白的合成会受到影响,极易引起贫血。虽然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提高,但是由于饮食习惯不合理,加上家长不了解且不重视儿童营养的搭配,儿童贫血的发病率呈逐年上涨趋势发展[6]。

血常规检查是医院最常规的检测指标,尤其是对于学龄前儿童而言,通过血常规检查能够直接发现儿童发育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以便于尽早进行治疗,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本文对1260例学龄前儿童进行血常规检查发现,贫血的发病率为5.63%,由此可见,贫血在学龄前儿童中的发病率较高。除此之外,与正常儿童相比,贫血儿童RBC、HGB、MCHC、MCH、MCV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高鸣等[7]的研究结果相似,分析其原因发现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不重视早餐。许多家长由于工作繁忙,经常会有不吃早餐的习惯,因此也不重视孩子的早餐,长时间不吃早餐极其容易导致儿童营养不良。其二,营养摄入单调。部分家庭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有限,因此在营养搭配上比较单一,没有注重膳食合理,同时幼儿园的食物营养有限,长期得不到充足营养支持,儿童的发育也将受到影响。其三,饮食习惯不好。现今市场上的零食种类越来越多,儿童大多都喜欢吃零食,家长由于溺爱,一般会满足儿童吃零食的需求,在摄入零食之后,儿童们往往更不喜欢吃正餐,导致主食摄入不足。

由于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是反应红细胞体积大小异质性的参数,若RDW>15%,则说明红细胞大小不均匀,相关研究报道指出,小细胞性贫血的典型表现则是RDW升高,其敏感性高达96%[8]。本文研究发现,贫血儿童RDW>15%,由此可见,学龄前儿童贫血多为缺血性贫血。

综上所述,学龄前儿童如果未得到充分的营养,很容易患贫血,这对儿童的正常健康发育影响较大,因此想要有效避免儿童贫血疾病的发生,家长应该注重儿童日常饮食的搭配,纠正挑食、偏食及爱吃零食的饮食习惯。

猜你喜欢

血常规红细胞贫血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猪附红细胞体病致病机理及中药防治
血常规解读
高中牛物学红细胞知识总览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血常规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终末期库存悬浮红细胞引起输血不良反应调查分析
你对贫血知多少
人不能“只靠吃米活着”——没有精神就是“贫血”
中小学生贫血原因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