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滋病患者抗病毒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0-06-09王建欣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2期
关键词:抗病毒淋巴细胞艾滋病

王建欣

(河北省迁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北 唐山)

0 引言

艾滋病是目前传播速度最快、治疗效果一直不太理想的疾病之一,而目前还未有可以完全根治艾滋病的药物和手术治疗方式,因此只能凭借抗病毒药物来抑制艾滋病病毒,从而降低艾滋病的感染率[1-3]。临床上一般采用血常规检查、生化检查、X线检查、HIV抗体检测等方法来判定艾滋病病毒是否存在,其常见症状为虚弱、全身淋巴结肿大、持续发热、盗汗等,若对艾滋病病毒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抑制,可能会导致肾、肺、肝等脏器的损害,严重者会死于艾滋病并发症。本次研究主要探究对艾滋病患者实行抗病毒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以便寻求抑制艾滋病病毒复制效果更佳的抗病毒药物予以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110例艾滋病患者参与本次研究调查,对其开展抗病毒药物治疗,抗病毒药物由国家免费提供,参与研究患者资料如表1所示。

表1 110例艾滋病患者基础资料(n,)

表1 110例艾滋病患者基础资料(n,)

例数 研究时间 抗病毒药物治疗时间 男性 女性 年龄(岁)平均年龄(岁)病程(年)平均病程(年)110 2015年11月至2019年11月 12周、24周 73 37 20~6137.41±8.15 0.3~2 1.03±0.59

1.2 方法

治疗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所有艾滋病患者实行全面检查,包括心电图、血糖、胸片、血脂、肝功能、血常规、腹部B超、血淀粉酶等。临床主治医师向艾滋病患者讲解艾滋病相关知识及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及治疗措施等,加强艾滋病患者对抗病毒药物治疗的积极性和配合度,提高艾滋病患者治疗的信心。

治疗中:治疗期间需实时评估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和依从性,若发现任何不良情况,需立即告知医师并对艾滋病患者采取有效安抚和控制[4-5]。依据艾滋病患者的检查情况及淋巴细胞水平制定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方案:44例艾滋病患者给予齐多夫定、拉米夫定、奈韦拉平抗病毒药物治疗,剂量及时间分别为2次/d,1片/次和1次/d,1片/次和2次/d,1片/次。15例患者给予AZT+3TC+依非韦伦(1次/d,1片/次)。51例患者给予TDF+3TC+EFV(TDF 1次/d,1片/次)。所有治疗药物均采用口服形式,由国家免费提供。

治疗后:对110例艾滋病患者进行随访调查,治疗后3个月期间每2周进行1次调查,治疗3~6个月每12周调查1次,随访调查内容包括全面检查的内容、了解患者的相关情况[6]。

1.3 观察标准

①艾滋病患者艾滋病病毒的抑制情况,一般采用病毒载量法测定,艾滋病病毒的VL水平低于400 cps表示艾滋病病毒完全被抗病毒药物抑制。②艾滋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抗病毒药物治疗有效率。每周对艾滋病患者实行一次依从性测定,测定依据按照艾滋病患者的用药次数、用药量、漏服次数及量决定;治疗有效率按照艾滋病患者采用抗病毒药物对艾滋病病毒的抑制作用判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分析、处理,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艾滋病病毒抑制效果

表2 艾滋病患者艾滋病病毒的抑制效果()

表2 艾滋病患者艾滋病病毒的抑制效果()

注:*#均为与治疗前相比,P<0.05。

+淋巴细胞水平(个/mm3) t P治疗前 115.12±51.28治疗12周 197.54±101.23# 7.617# 0.000#治疗24周 230.48±125.69* 8.912* 0.000*治疗时长 CD4

2.2 用药依从性

110例艾滋病患者均实行抗病毒药物治疗,依据用药进展可知,实行抗病毒药物治疗以来,艾滋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皆有所提升,依据艾滋病患者对抗病毒药物的抑制效果可得,110例艾滋病患者中用药依从性有所提高,详见下表3。

表3 用药依从性[n(%)]

2.3 治疗有效率

110例艾滋病患者均实行抗病毒药物治疗,经过正规检测结果可知,艾滋病病毒扩散及感染状况得到明显控制,其中艾滋病病毒有效抑制的艾滋病患者有91例,抗病毒药物的治疗有效率总比例的82.73%。

3 讨论

艾滋病是受艾滋病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性疾病,艾滋病病毒会迅速扩散到人体各个系统,破坏人体免疫功能系统,降低人体正常免疫能力,影响艾滋病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艾滋病病毒会持续攻击人体的T淋巴细胞,破坏人体免疫屏障,进而引发各种危害性较大的疾病。随着21世纪的到来,针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医学界在对抗病毒药物的研究的实际应用中得出治疗艾滋病的关键,即可通过药物治疗原理,抑制艾滋病病毒,恢复患者抗体中淋巴细胞的水平,使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提升,降低艾滋病感染率及发病率[7-8]。本次研究将采用了抗病毒药物实行相应治疗,依据治疗结果可知,110例艾滋病患者在治疗12周和24周后,艾滋病患者的淋巴细胞水平分别为(197.54±101.23)个 /mm3、(230.48±125.69)个/mm3。艾滋病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淋巴细胞水平相较于治疗前的(115.12±51.28)个/mm3明显有所增长。110例艾滋病患者的淋巴细胞水平正随抗病毒药物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的淋巴细胞水平差异明显,3组淋巴细胞水平的对比效果具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110例艾滋病患者在经过抗病毒药物治疗后,艾滋病病毒得到有效抑制的艾滋病患者有91例,抗病毒药物的治疗有效率总比例的82.73%;实行抗病毒药物治疗以来,艾滋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有所提升,依据艾滋病患者对抗病毒药物的抑制效果可得,110例艾滋病患者中用药依从性有所提高的患者,完全依从有65例,占总比例的59.09%,部分依从的艾滋病患者有30例,占总比例的27.27%,不依从的艾滋病患者有15例,占总比例的13.64%,艾滋病患者的总用药依从率为86.36%。

综上所述,艾滋病患者采用抗病毒药物予以治疗,可降低病毒感染率,积极促进淋巴细胞生成,使艾滋病患者艾滋病病毒在血液中高的载量降低,艾滋病患者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也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抗病毒淋巴细胞艾滋病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肝内T淋巴细胞单细胞图谱显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中肝脏幼稚样CD4+T淋巴细胞的扩增
《 世界艾滋病日》
抗流感 抗病毒 抓住黄金48小时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ACS患者血清FSTL-1、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PAR-γ、 MMP-9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昆明市防治艾滋病局艾滋病服务机构和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