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价值分析
2020-06-09刘玉娟
刘玉娟
(河北省新乐市中医医院,河北 新乐)
0 引言
急性脑梗塞是临床中常见的突发性疾病。该病在临床中被认为是由于患者脑部供血发生障碍,从而导致患者脑部出现缺氧、缺血所导致局限性脑组织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造成严重的影响与威胁[1]。为了提高对脑梗塞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次针对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7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36例,男性 19例,女性17例,年龄 57~82岁,平均(69.34±5.18)岁;对照组患者36例,男性18例,女性18例,年龄55~83岁,平均(68.96±4.93)岁。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脑梗塞诊断标准;所有患者经CT检查确诊为初发者,并于发病后24 h内入院治疗。
排除标准:进行溶栓治疗的患者;患有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本次研究两组患者均已知晓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
对照组患者在发病1个月后采用康复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首先,在医师的指导下,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患者每日进行2次被动活动及主动运动,20 min/次,并且其活动幅度由小及大,活动量逐渐增多,循序渐进。其次,对患者进行坐起训练,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恢复情况,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训练,并且随着患者的恢复加快,对患者的训练强度以及时间进行加强,最初对患者的坐起训练采取60°坐起,随后逐渐增大至90°,随康复治疗效果,增加对患者坐位平衡训练及上肢作业疗法,每次对患者进行20 min的训练,每天对患者训练1次。最后,进行坐位-站起训练及负重训练,20 min/次,1次/d。针灸治疗:在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过程中,联合针灸的方式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对肝肾阴亏的患者采用三阴交、肾俞穴、肝俞穴等穴位进行针灸治疗;对血虚寒凝的患者取大椎穴、命门穴进行针灸治疗,每次治疗留针20 min,每天对患者进行1次治疗。
对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从患者发病后24 h根据患者的病情,对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治疗训练方式与对照组患者相同。
1.3 观察指标
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的神经功能进行评分。
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的ADL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的认知功能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评分差异性较小(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1周 治疗2周观察组 36 19.93±1.17 15.37±1.03 12.18±1.09对照组 36 19.72±1.02 16.49±1.12 14.24±1.17 t 0.812 4.416 7.730 P 0.420 0.000 0.000
2.2 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段的ADL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评分差异较小(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段的ADL评分()
表2 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段的ADL评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1周 治疗2周观察组 36 54.36±5.96 62.37±6.02 67.25±6.83对照组 36 55.23±5.73 58.63±6.07 64.15±6.23 t 0.631 2.625 2.012 P 0.530 0.011 0.048
2.3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的认知功能
治疗前,两组患者评分差异较小(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认知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的认知功能()
表3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的认知功能()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1周 治疗2周观察组 36 12.43±3.18 13.93±3.17 15.96±3.24对照组 36 12.39±3.24 12.59±3.27 13.15±3.05 t 0.053 1.756 3.789 P 0.958 0.082 0.000
3 讨论
在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研究中得知,对急性脑梗塞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显著的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并且通过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研究,越早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状况也就越好。通常情况下,急性脑梗塞患者只要生命体征稳定并且意识清醒,其症状不会发生恶化的情况下,在患者发病24 h后就可对其进行康复治疗。
对急性脑梗塞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其中部分患者还可能有效的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情况。通过崔振平[2]的研究指出,对急性脑梗塞患者采用康复治疗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侧肢循环以及神经轴突联系,增加患者大脑的血液灌注,从而有效的恢复患者自身的敏感性,提高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我们认为,急性脑梗塞患者大多都是出现严重的后遗症,从而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在其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快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能够加快患者的恢复,提高患者的训练效果,从而极大的降低对患者日常生活所带来的影响[3]。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措施,显著的改善了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情况,并且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4]。我们认为,采用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此外,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因此我们认为,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提高患者的ADL评分,为患者的康复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最后,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功能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因此我们认为,采用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
综上所述,对急性脑梗塞患者采用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ADL评分以及神经功能损伤,为患者的康复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值得广泛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