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异质性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研究
2020-06-08吴川
吴川
【摘 要】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常会见到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为了真正发挥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优势,提升学生对历史与社会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学习效率的提高,笔者将异质性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运用到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教学中,并对异质分组、座位安排、提问的设计、建立评价与反馈机制等一系列流程进行了课堂实践。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教学;异质性;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35-0114-03
Research on Heterogeneous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model in History and Social Teaching
(Linping No.1 Middle School,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China) WU Chuan
【Abstract】In history and society teaching, we often see the teaching model of group cooperation. In order to truly give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the team cooperation teaching model, enhance students' interest in history and society, and promote their learning efficiency, the author The heterogeneous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model is applied to the teaching of ju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and society, and a series of processes such as heterogeneous grouping, seating arrangement, questioning design, establishment of evaluation and feedback mechanism, etc. are carried out in classroom practice.
【Keywords】History and social teaching;Heterogeneity;Teamwork
一、问题提出
在多次教研活动中,笔者观察发现,大部分教师上课比较喜欢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他们会将学生根据座位就近安排成一个小组,虽然有小组合作这种形式,但在实际上课过程中,当教师提出问题时,总是那么几个学生回答,其他的学生课堂参与率很低,小组合作流于形式。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教师在小组分组上比较随意,一般用的是同质性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的教师将合作浮于表面,所讨论的问题并不是重要的內容,形式上看似热闹,但是降低了教学效率等。因此,笔者尝试将异质性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运用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试图唤起更多学生的学习激情,提升他们学习历史与社会的兴致。
二、异质性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具体操作
(一)课前分组
课前笔者会按照5人一组,将班级成员按照具体人数分成若干组,每组的组员构成包括皇帝、宰相、文官、武将、秀才。其中,皇帝是班上学习成效和人际关系需协助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弱,各组皇帝名单由教师指定;宰相是班上比较优秀的学生,懂得分享与带领同学,学习能力最佳,各组宰相名单也由教师指定。文官是班级学习能力中上的学生,由宰相来选定;武将和秀才是班级学习能力中等和中等偏下的学生,他们可以通过抽签序号先后选择自己想进的小组。具体分组操作:在教师的引导下,先由各组皇帝抽签按照序号先后,选择自己的宰相,宰相不得拒绝皇帝,然后由宰相抽签按照序号先后,来选择文官,文官不得拒绝,之后由武将抽签按照序号先后选择自己要加入的皇帝组别,最后由秀才抽签按照序号先后选择自己要加入的皇帝组别,基本上分组就这样完成,如果还剩下一两个同学,可以把他们安排为武将或者秀才,再让他们加入想要加入的组别。
(二)座位安排
在进行异质性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上课时,学生的座位也是完全打乱的,学生全部按照小组坐。其中皇帝坐最中间,宰相坐皇帝右侧,文官坐皇帝左侧,武将坐宰相旁边,秀才坐文官旁边。刚开始学生在座位调整上有一定的时间,但是随着上课次数的增加,学生在调整座位上会变得越来越迅速。
(三)重视提问设计
教师在运用异质性小组合作模式进行教学时,要注重每一堂课堂的提问设计,在对学生的提问时要根据每一小组成员的不同能力来进行,比如说:对皇帝的提问是最简单的问题,他可以通过阅读书本找到答案,而对宰相提问是比较难的问题,需要通过自己或者整个小组的思考才能回答出来的。同时,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提问数量要相对均衡,不能提问宰相5个,提问文官1个。
(四)评价与反馈机制
任何的教学活动,一旦有学生进行表现或者回答,教师都要给学生予以评价,对其行为进行反馈。笔者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对回答的学生都会进行反馈和评价,其中采用最多的是扑克牌计分法。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会请五位组员中的一位来回答,比如皇帝,当教师说皇帝来回答时,每组皇帝站起来抢答,教师让最迅速的一位回答,如果回答正确,就会给他们小组一张扑克牌,一张扑克牌就是一分,所有的分数都归小组,如果回答错误,再请第二位站起来的同学回答,多次回答都错误,教师可以直接告诉学生答案。每月月末对小组得分进行统计, 对分数高的小组给予表扬和一定的奖赏。
在评价和反馈机制中,教师也可以对一些好的表现,比如上课最早按照正确座位坐的小组奖励一张扑克牌,积极举手参与课堂的皇帝奖励一张扑克牌,对敢于上台来回答问题的学生进行奖励一张扑克牌等,总之,教师要善于运用手中的扑克牌,多多鼓励和表扬一些带有“正能量”的行为。
三、异质性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教学实践
(一)教学内容与对象分析
笔者以自己上课的其中一个课例来说明异质性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课例为《耕海牧鱼》,其选自人民教育社出版的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本课主要讲述了日本的渔业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日本渔业发达的原因;日本渔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本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这一时期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接受知识,而且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但是由于班级里的学生层次不一样,一部分学习能力薄弱的同学,对教师提出的简单问题也跟不上,他们希望能获得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于是,笔者便进行了异质性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教学实践。
(二)课例分析
步骤1:图片导入,引发兴趣
在PPT上循环播放日本生鱼片、寿司等图片,然后请皇帝回答这些美食都源自哪个国家?
第一组的皇帝:日本。
设计意图:以日常生活的美食导入,贴近学生生活,瞬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新课奠定基础。
过渡:鱼除了在日本人饮食生活中扮演主角以外,已经深入了日本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构成了日本一道独特的“鱼文化”风景。
步骤2:赏鱼文化之美
“我是小导游”活动:有浙江游客想了解更多日本的鱼文化,你会为他安排哪些方面的参观和体验活动呢?
第三组武将:参观鱼市、品尝海洋等。
第五组文官:体验“男孩节”活动、参观跟鱼文化有关的博物馆等。
教师PPT上展示日本热闹的鱼市、冷冻仓库、渔港分布图、日本男孩节图片、日本的谚语与鱼相关的文字资料。
请宰相来总结归纳鱼在哪些方面影响着日本的人们?
第四组宰相:在生产、市场、饮食、节日、艺术、文字等方方面面都影响着日本,可以说是鱼味十足,无处不在。
设计意图:一方面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鱼文化在各方面影响着日本人民,增加学生对日本鱼文化的感性认识,为后面分析日本鱼文化发达的原因奠定良好的基础。
过渡:看到日本独特的鱼文化,好多浙江游客都非常好奇,日本的渔业为什么会这么发达呢?
步骤3:析鱼文化之因
活动①:出示日本的地形图和人口资料,请学生从日本地形、人口角度说说鱼文化发达的原因。
活动②:出示日本渔港的分布图,让学生说说日本的渔港和海岸线的特点。
活动③:出示日本工业的相关材料,让学生归纳造船业、纺织业、电子业对日本渔业的影响。
活动④:出示日本古代捕鱼图和文字资料,让学生分析日本鱼文化发达的历史原因。
然后分别请秀才、皇帝、武将、文官来抢答这四个问题,答对即给予扑克牌一张。
教师归纳总结并在PPT上展示日本渔业发达的原因。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图上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学生地理空间感,能运用多种资料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日本渔业生产有利的因素。
过渡:面对来日本旅游的浙江游客们,一位当地渔民——野泽,忍不住向大家说起了自己的问题。
步骤4:议鱼文化之忧
教师:在PPT上呈现野泽遇到的问题的材料。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帮他想想解决的办法,并请其中一组宰相作为代表来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具体问题的情景,避免枯燥的教学,拉近学生与教学内容的距离,再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
步骤5:展鱼文化之景
教师PPT上展示日本建设的第一个海洋牧场的图片以及建设这牧场后带来的经济效益。
教师:日本人民利用自己的智慧,把海洋当作田地进行耕作,把海洋中的鱼、虾等资源像牛、羊有计划地进行放养。正如标题所说耕海牧鱼,那么这样的方式是否可以为我们所用?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与讲解,让学生对海洋牧场有更深的认识,也能更好理解本节课的标题——“耕海牧鱼”。
步骤6:学以致用
PPT展示浙江的地图,问:“浙江也有比较丰富的渔业资源,但是同樣面临着渔业资源的衰退和渔场生态环境的恶化,请大家联系日本的发展实践,说说我们该怎么办?”
学生思考,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请武将和秀才来回答。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四、成效与反思
这一节课整体效果比较不错,课堂的氛围较为活跃,在本堂课的具体实施中,教师引领学生学习,以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为载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从异质性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整个运用的过程来看,效果也比较不错的。第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比平时的课堂更高,无论是学习能力弱的同学还是学习能力强的同学都愿参与到课堂中来;第二,学习的效率也大大提高,对于学习能力弱的同学,可以很好地落实基础知识,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同学,也让他们有更多的上台锻炼机会;第三,通过小组竞争代替了之前的个人竞争,增强了小组之间的合作意识,培育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在异质性小组学习模式的实行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一,在分组时可能存在某一小组非常弱,教师要多多给予该小组支持;第二,在实行过程中,尤其刚刚开始,学生对整个流程不太熟悉,加之抢答等都需要时间,所以整个课堂时间会显得有所不够,所以教师要加强对时间的把控;第三,纪律问题需要注意,因为这种教学模式如果教师管不好纪律,课堂就会显得乱糟糟。
笔者相信,通过一线的历史与社会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异质性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将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并将推动历史与社会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小飞.合作学习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教师版),2005(03).
[2]丘凤英.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09).
(责任编辑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