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低年级基数与序数教学的思考
2020-06-08茅新苗
茅新苗
摘 要:“基数”与“序数”的理解,贯穿于解决问题之中。通过问题的解决,逐步理解和感悟。学生通过自己身边的观察,参与身边的活动,在亲身体验中,才能进一步去理解“基数”“序数”,并加以运用。
关键词:基数与序数;低年级;形象思维;错误分析
在教学基数与序数时,学生往往对概念产生混淆,分不清哪里该用基数,哪里该用序数,而基数”与“序数”又是两个相对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对这两个概念的不理解,导致题目出错。通过怎样的手段,使一年级的学生充分感知、理解这两个概念,并正确解答这类题呢?引发了笔者对低年级“基数”“序数”教学的思考。
一、让老师们尴尬的基数与序数教学
前几天,低年级的几位数学老师在办公室里诉苦说:“现在涉及到基数与序数的内容,真是让人头痛。”我插话问:“那是什么题?你们是怎么教学的呢?”王老师:考虑到学生对“之间”不理解,我特意用“画图法”来教学。教的时候,学生挺理解的,但真的让学生自己做了,各种错误都来了。张老师:我认为数数法或画图法太麻烦了,如果数字一大,再用这种方法,不是费时吗?我主要教学生用列式计算的方法来解决。如15-10-1=4(人)。可是,我感觉自己已经讲得很清楚了,但学生好像还不懂,看来我还得再花一节课的时间来巩固这块内容。
两位老师对教材有自已的理解和把握,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教材内容(如图)。
这部分的内容是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最后一个例题,主要是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同时也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数的大小、基数、序数的理解。王老师在教学时,只注重用“画图法”解决问题,显然削弱了对数的大小、顺序的理解。张老师在教学时,不仅违背了编者意图,而且也违反了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把孩子容易理解和掌握的方法置之一旁。而列式解答,要正确理解“15—10—1”这个算式的含义有一定的难度。
二、让学生们头痛的“基数”“序数”
【错例一】 数数困难
从学生的错误中,发现部分学生在数数时存在漏数或重复数的现象,不能一一对应地数,数数还不过关。
【反思】以学生的认知为基点,处理教学内容。
教师要创设多种情境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如利用小棒摆一摆,数一数。其次利用直尺可以进行数的多种知识的教学。读数、写数、数的前后顺序,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排列等。对一年级的学生,只有牢固掌握11~20各数,才能正确解决问题。
【错例二】曲解题意
“几和几之间”与“从几到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同样是运用画图法来解题,但学生把他理解成一个意思导致错误。
【反思】对比呈现问题,提高读题能力。
一年级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题意,教师可以通过读题、比较,帮助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如前面提到的:在小猴与小鹿之间有()只小动物;从第10页读到第18页共读()页。这两个问题的意思是完全不一样的。“之间”是除去头尾中间部分的意思,学生容易理解。但对于“从几到几”是算上头尾所有的部分,这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其实这两个问题,也是今后学生学习“植树问题”的雏形,两头都不种和两头都种。在此,更加要重视对这类题的教学。如何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和理解呢?
【错例三】方法选择不当
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应灵活选择解题方法,往往因为各种原因,不能灵活运用,导致解题错误。
【反思】解题方法的多样化,学会择优选择。
在众多的解题方法中,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能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是好方法。像张老师,硬要学生用列式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导致学生不理解,到底是两数直接减,还是两数减后加1,还是两数减后再减1,出现解题时乱用的现象。
三、基数与序数教学的对策探讨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学生通过自己身边的观察,参与身边的活动,才能进一步去理解“基数”“序数”,并加以运用。
1.充分挖掘生活资源,丰富体验,帮助理解
低年级学生喜欢做游戏,如“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在玩之前,让学生说一说,“鸡妈妈”带着几只“小鸡”做游戏,分别说说,第一只,第二只……各是哪只小鸡?到游戏结束时,再讓学生说说,老鹰一共捉了几只小鸡?第一只被“老鹰”捉到的是哪只小鸡?让被捉到的几只小鸡一起表演一个节目,或让第几个被捉到的小鸡表演一个节目。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对基数与序数的理解。
2.努力培养读题能力,分析整理,正确解答
一年级学生由于识字量少,看图、读题能力,对信息的搜集、分析等能力较弱。平时结合具体的题目,注重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如同样是学生排队。①排队做操,小红的前面有8人,她的后面有6人,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人?②排队时,从前往后数,小红排第8,从后往前数,她排第6,那她们这一排一共有几人?学生有的列成8+6=14(人);有的列成①8+6-1=13(人),②8+6+1=13(人)。题目中,前面8人,是不包括小红自己的,若从前面,小红应该排在第9了。排在第8,已经包括她自己。通过这样的对比题,让学生了解读题的重要性,仔细分析,才能正确解答。
3.逐步养成检查习惯,反思提升,拓展思路
元认知理论认为:“反思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认知结果的监控和体会;数学的理解要靠学生自己的领悟才能获得,而领悟又靠对思维过程的不断反思才能达到。”一年级的孩子,不知道怎么去检查、反思。通俗地说,就是做完后,再想一想,还有没有不同的解题方法;对今天学习的内容还有哪里不懂。如刚才的习题:“排队时,从前往后数,小红排第8,从后往前数,她排第6,那她们这一排一共有几人?”若学生能列出不同的算式:①8+6-1;②8+5;③7+6;④7+5+1,并且能正确说明每个算式的意思,孩子的思维相当灵活,有了一个质的提升。
“基数”与“序数”的理解,贯穿于解决问题之中,通过问题的解决,逐步理解和感悟。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问题的策略。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的特征,努力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思维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