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时期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思想性、专业性和责任性
2020-06-08曹志勇
曹志勇
摘 要新课改《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认为:“为适应社会变化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教师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
关键词教学;新课改;三思而行;思想政治课;
中图分类号:C41,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8-0180-01
新课程标准指出,按照“培养和造就新世纪建设者和接班人,要从青少年的道德行为抓起”的指导思想去教学,是新时代对教育教学和培养新型人才的具体方向,是适应新时代培养人才标准的新的目标,在认真研讨教材(包括了解与时俱进的时事政治)的同时认真备课(设计教学目的、过程和方法)、认真讲解(理论联系实际),并且认真做好课后经验总结(回忆、回顾、记录教学过程中的失误或者成功之处)。
一、有思想地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新课改理论指导下,思想政治课教学在提高教师本身素质和教学水平的基础上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对于全面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具有重大意义。
(一)不断学习,提高自己
“广泛认真阅读党在新时期教育教学工作中提出的各项方针政策,强化学习不断充实,提高自身素质。”在这个教学标准的要求下,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认真学习理解新课程改革理论的基础上,了解和阅读与思想政治有关系的报纸杂志,把所学习到的知识运用与课堂实际实践教学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和专业知识。
(二)虚心学习,取经请教
教学过程中有课本、有参考、有影视广播新闻,除了学习和研究这些教学资料以外,还要虚心向同行请教、学习、取经。古人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教材是教学的基础资料、参考是能够帮助备课的必备材料、而同行教师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学习对象,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对象,也是通过课堂“互动教学”以后能够达到补充教学能够获得缺失的关键对象。
(三)掌握学生,教学结合
“把握教材内容、教案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把握学生听课、懂课、反馈问题的深度、层度和广度,在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获得丰富的知识、有效经验和教育质量,这就很有必要做学生的老师、做学生的学生、做学生的益友,发现和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和智慧练,把一切精华又运用于教学。”
二、很专业地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
新课改《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认为:“为适应社会变化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教师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能够承担起《思想品德》课的教师,不只是能够把课教好就是好教师,能够尽职尽责就是好教师,要有远大的目标和眼光,要把眼光看到学生的发展和培养将来为国家兴旺发达而努力的学生。因此,教育教学的重任是十分重大的,是要能够肩负教育高质量高水平学生的神圣职责。
(一)转变觀念转变方法,改变传统,融教学于热情
在新课程改革理论指导下,彻底改变过去那种“灌输式”“填鸭式”“注入式”课堂教学方法,使用新型的“引导式”“启发式”“合作式”的教学方式,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思维、思考和思想以及学习、发展和提高,相反地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阻力”;按照新课程改革“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培养”的标准要求,要给学生时不时地讲讲时事政治和时事热点、著名人物的名人轶事和具有国际影响的人物事件,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和关心时政新闻以及造就热爱社会的思想感情。
(二)符合标准理论符合要求,遵循课改,融教学于观念
新课程改革理论标准要求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考虑教学目标和教学观点,考虑政治课程教学的适用性和时效性,既要具有“过去式”政治思想的基础,又要有“现在式”的思想政治文化基础。
三、有责任地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会议决议指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要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优良品德。”给中小学学生教思想政治课程,要奠定学生爱国的基础,树立爱国的思想和思想境界,要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培养学生的爱国情结,一些伟人们从小热爱国家的抱负和志向,实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抱负。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课教师,如果具有这种责任心,那么就要利用广播电视、电脑网络、教材参考、以及历史知识,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使爱国主义思想及早的植根于青少年的灵魂深处,使受教育的群体中具有各种特长的学生成长为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高层次的领军人才。即便是所教学过的学生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最起码的责任心就是让学生在当时的时代里做一名爱国的优秀公民,这也属于一个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达到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