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阅读教学中随文写作初探

2020-06-08蒋慧敏

读写算 2020年9期
关键词:写作教学阅读教学

蒋慧敏

摘 要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除了要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外,还应该去研究文章的谋篇布局和写作技巧,并将这些技巧灵活地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去。

关键词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模仿性写作

中图分类号:H1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9-0191-01

在阅读感悟中,挖掘出每一篇文章写法上的独到之处,学习并模仿这些写法。模仿性写作可以按照由词语、短语到句子,由内容到方法,由片段到谋篇布局,由简单到复杂的“阶梯式”训练方式递进。

《春》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写得有形、有色、有声、有情,充满诗情画意,一直是写景抒情散文的经典范本。下面以《春》这一课为例,谈谈笔者的教学实践。

一、形神兼备,巧仿词语修辞

抓住景物特点,用鲜明、准确、生动的语言和修辞,具体细致描写景物,是《春》这一课教学的重点。

“春草图”中通过词语和修辞的运用,突出了春草嫩、绿、多、软的特征。为了让学生准确概括草的形态和颜色的特征,笔者先让学生诵读本段文字,并体会这段文字的语言美;接着引导学生从修辞和词语的角度,分析这段话的表达效果;最后让学生对下面一句话进行仿写:“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学生在诵读中,体会到拟人化词语“偷偷地”所体现出小草在不知不觉中成长的长势和情态。“钻”体现了小草生命力的旺盛。“嫩嫩的”“绿绿的”抓住春草的质地和颜色展现了春草的新的特点;叠词,让语句读起来更有舒缓之感。笔者在作业中就要求学生仿照例句,去仿写一段话。要求运用生动的词语和修辞,抓住冬草的特征,描摹事物的颜色和情态。

學生的仿写作品:冬天的小草好像那步入暮年老人的手,那般蜡黄、干枯,没有生命气息。一阵寒风刮过,冬草们折下了腰,埋下了头,他们心中有一个信念一直支持着它们,那就是:等待来年的春天,等待它们的焕然新生!

学生通过自己对冬草的观察,运用拟人的修辞,巧妙地写出了冬草枯黄、衰败的特征。

二、绘声绘形,巧用多种角度

抓住景物特点,深入细致多角度观察景物,是《春》这一课教学的难点。

“春风图”中作者用触觉、嗅觉、听觉写春风,将春风写得有声有味,有情有感。教学中,笔者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笔下的本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有着怎样的特征,以此让学生来感悟多角度写景的妙处,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多角度,来描摹身边的景。通过对本段文字的理解,学生发现多角度描写景物能够全面的再现景物的特征。笔者要求学生根据本段文字,抓住夏秋更替季节雨的特征,从多角度描写雨的情态。

学生的仿写作品:傍晚时分,天空上渲染着如老照片般的旧黄色。蜻蜓低飞,闷闷热的天气让我大汗淋漓,汗水顺着发丝直往下淌。回坐到空调房,燥闷的心情减了大半。我望向窗外,天空中的那抹黄色已不见了踪影,取代而之的是暗蒙蒙的灰色。“轰隆”一声巨响,一记响雷,打了下来,我的心一震。只看见窗外的天已经变黑,让人猝不及防的,一阵雨如一大盆水从天上倒下来,一发不可收拾。这场雨来得异常猛烈,愈下愈大,斜斜的两点“啪,啪”地拍打在窗户上,似乎是想把这窗户打穿。不知怎的,我的心也随着大雨澎湃了起来。

本片段抓住昏黄的天空、低飞的蜻蜓以及自己闷热的感受,从视觉和触觉的角度来刻画了下雨前的情景。通过雷声、雨声从听觉角度写出了雨之大,生动再现了江南夏秋之际雨的特征。

三、层次清晰,巧借布局顺序

抓住景物的特点,掌握课文分层次写出春景画面的写作特点,是《春》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春花图”中有这样一段文字:“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这段文字,作者从听觉、视觉的角度描绘了一幅昆虫喧闹,春意盎然的美景。写法上不仅有比喻、拟人等修辞运用,还有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等多种表现手法的运用。笔者首先引导学生,让他们根据学过的“春草图”从词语、修辞、表现手法的等角度赏析本段文字;接着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树上”“花下”“草丛里”分析出这段文字是按照由高到低的空间顺序写的。学完这段文字后,笔者要求学生仿照本段文字的结构,按照空间顺序,多角度、多层次去描摹自己喜欢的景物。

学生的仿写作品:闭了眼,漆黑的天幕下已经满是小摊、剧场、吆喝声。大街小巷里,成千上百的人们哄笑一团,喜庆的气氛瞬间弥漫开来,散在空气中。河面上铺满花灯,这样的,那样的,像散落的星星,闪呀闪的。

小作者们按照空间顺序,层次清晰地写出了夜晚自己所看的景象,都在模仿写作的基础上,进行了创造性写作,让模仿性写作有了更深度的发展、提高。

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善学者,得鱼忘筌;不善学者,刻舟求剑。”可见,模仿不是目的,在模仿的基础上提升写作能力,才是目的。只要由易及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必将得到稳步提升。

猜你喜欢

写作教学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