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中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2020-06-08邓大联
邓大联
摘 要作为小学教育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还关系到其未来发展情况,采取有效的方式开展小学应用题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因此,本文对小学中年级为研究对象,对应用题教学策略展开了探究,以进一步提升小学中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应用题;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9-0149-01
目前,在我国小学中年級数学应用题教学活动当中,受到教学理念、方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教学质量并不是很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生的发展。所以,对小学生中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小学生更好地发展提供帮助。
一、数量关系梳理
在任何一道数学应用题当中,均含有相应的数量关系,只有了解这一关系,才会对应用题具有准确的了解,并以此为基础,采取相应的方式,完成应用题的解答。所以,应用题教学活动当中,教师首先应帮助学生掌握数量关系梳理能力。以“超市进购800斤苹果,上午卖出215斤,下午卖出347斤,还剩多少斤?”一题为例,教学时,教师先对整个题目进行简化,整理为相应的数学语言,即总量为800斤,上午为215斤,下午为347斤,之后再次对学生进行引导:“苹果的总量共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卖出去的,另一部分是没有卖出去的,而对于卖出去的苹果来说,又分为两部分,分别为上午卖出去的与下午卖出去的,所以,苹果的总量就是上午卖出去的+下午卖出去的+没有卖出去的,在计算没有卖出去的苹果时,只需要利用苹果的总量-上午卖出去的-下午卖出去的即可,也就是800-215-347=238斤。这样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对数量关系的数量,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掌握这类型应用题的计算方法,另一方面,还培养了学生数量关系的数量技巧,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解决数学应用题。
二、选择贴近生活的应用题
应用题教学时,由于数学知识较为抽象,加之教学方法的滞后,很难使学生产生较高的学习兴趣。对于学习兴趣来说,是学生学习的第一推动力,确保学生具有较高的兴趣,可以加强对其吸引力度,使其更好地参与进来,从而提升整个教学活动的质量,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升学生实际问题的数学处理能力。而想要达到这一目的,则需要选择贴近生活的应用题,这是因为应用题贴近学生生活,能够赋予学生更强烈的亲切感,避免文字叙述而导致学生产生枯燥的感觉。所以,在应用题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选择那些与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应用题。以《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课为例,教师可以选择类似这样的应用题:小明看一本350页的故事书,一共看了14天,请问小明每天看多少页?这样一个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问题,教师教学时,可以这样对学生进行引导:“假如你是小明,你每天需要看多少页的书才可以在14天将故事书看完?”,将学生的目光转移到应用题上,确保学生能够跟上教师的思路。
三、采取趣味性的教学方法
以往阶段,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时,通过是由教师在讲台上对题目进行分析与讲解,学生在讲台下聆听的方式,虽然,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但对于年龄较小的小学生来说,往往具备活动好动的特点,采取强硬的方式对其进行管理,很难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从而影响教学活动的效果。所以,在小学中年级应用题教学活动时,应采取以下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具体来说,有以下两种:一种为游戏法,即根据教学内容,开展相应的数学游戏,通过游戏促进学生的参与。以“有鸡兔共20只,脚44只,其中,每只鸡2只脚,每只兔子4只脚,求鸡兔各多少只?”这一问题为例,教师各制作出20张书写“兔子”与“鸡”的卡片,并从班级当中,选择出20名同学,由其扮演“兔子”或“鸡”,学生根据题目中20只鸡兔,以及40只脚,逐渐转换自己的身份,最终得到相应结果,之后,教师从这一游戏出发,逐渐引入到教学活动当中。二是情景模拟法,即将数学问题编写成相应的情景剧本,由学生亲自完成剧本,以更好地融入到教学活动当中。以“水果店2斤苹果收件5元,3斤香蕉售价12元,小明需要购买6斤苹果与6斤香蕉,则一共需要花多少钱?”一题为例,教师可以从班级当中,选择出三名同学,一名扮演小明,一名扮演水果店老板,另一名扮演小明的家长,之后通过三名同学的表演,逐渐完成这一问题的解答。
四、预留充足的学生思考时间
应用题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更重要的是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以提升应用题解题能力,确保其之后再次遇到相同类型的问题时,能够有效将其解决。
五、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中年级应用题教学的开展,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绩与未来成长。而想要提升应用题教学质量,在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梳理数学关系,选择贴近生活的应用题,采取趣味性的教学方法,预留充足的学生思考时间,提升学生应用题解答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永敬.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J].好家长,2017,19(5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