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术课外写生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020-06-08黄建忠

成才之路 2020年14期
关键词:学科素养审美能力美术教学

黄建忠

摘 要:美术教师应充分认识课外写生教学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课外写生教学,以提升美术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在美术课外写生教学中,教师要制定好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制订好周密的教学计划,教给学生有效的观察方法,对学生的作品给予积极评价,切实提高美术教学效果。

关键词:美术教学;课外写生;审美能力;学科素养;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14-0109-02

在美术教学中,课外写生教学非常重要,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写实能力,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美术创作技巧,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美术技能和美术方法。就当前的美术教学来看,还有很多美术教师没有对课外写生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忽视其重要性和积极作用,这是不可取的。教师应充分认识课外写生教学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课外写生教学,以提高美术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科素养。

一、课外写生教学的重要作用

1.提高美术学习兴趣

在课外写生活动中,学生可以大开眼界,充分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有利于审美能力的培养。在以往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大多是在课堂上完成整个教学过程,气氛沉闷,枯燥乏味。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很容易出现厌倦情绪。为改变这种教学现状,教师应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感受美术学习的快乐。采用这种教学方式,能提高学生美术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产生创作的欲望。

2.丰富美术教学内容

从之前的美术教学来看,多数教师都是按照美术教材开展教学,没有进行有效拓展和灵活运用。而美术教材中有些内容比较抽象,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教学效果不佳。为了深化学生的艺术感受,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教师应积极开展课外写生教学,以丰富美术教学内容,弥补美术教学的缺陷。

3.获得丰富创作素材

当前,在美术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创作的作品相差无几,体现不出个性化,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学生缺乏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只能在课堂上进行美术学习。而在课外写生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开放、自由的创作空间,并在接触大自然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创作素材,激发起创作的灵感,丰富自己的创作内容。

二、课外美术写生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1.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明确教学方向

教学目标:自然界中包含着丰富的景物,而且光线不断变化,通过对风景进行写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反应能力。教学要求:一是携带一些较为轻便而且具有实用性的绘画工具,有颜料、画笔、固定画纸的画板、铅笔、图钉和水;二是结合写生的目的,选择风景写生画幅尺寸。比如,1课时的训练可以选择一本书大小的画幅,2~3课时的综合性训练可以选择尺寸大一些的画幅。

2.制订周密的教学计划,为课外写生提供保障

与课堂上的静物写生和美术学习相比较,课外写生有着明显的差别,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因此,为了有效开展课外写生教学,教师必须要制订周密的教学计划,以更好地应对课外写生中的突发情况,为课外写生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在课外写生之前,教师就要做好全面准备,对课外写生的目标和方法进行明确。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深入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美术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为了保障课外写生的安全,提高课外写生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考察好写生的场地。还要召开动员会,让学生知道相关的注意事项和要求,直到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才可以开展课外写生教学。

3.掌握有效的观察方法,为课外写生奠定基础

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学生在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生活以及大自然中的很多事物都可以为其提供创作灵感,成为学生课外写生的参考内容。但无论是分析学生当前美术学习的情况,还是研究学生课外写生中的表现,都可以发现,学生的观察能力还不强,并存在一定的缺陷,影响了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因此,很难在课外写生中创作出具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很难实现课外写生教学目标。要想让学生在课外写生中保持积极性,并获得创作的灵感,积累有效素材,教师就要对学生的观察活动进行指导,让学生掌握有效的观察方法。为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注意观察顺序,并引导学生对艺术品的风格和手法等进行观察。例如,在教学“城市雕塑”时,教师可在课外写生中要求学生画一幅具有感染力的雕塑。为此,教师可引导学生先回顾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雕塑,然后将这些雕塑的风格和特征讲述出来。然而,很多学生根本不知道如何讲起,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学生观察能力不够。此时,教师就应该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让学生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告诫学生在课外写生中进行细致观察。在学生写生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雕塑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并为学生介绍有关雕塑风格和创作方面的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较好地掌握观察方法,为课外写生奠定基础。

4.给予积极评价,激发学生创作激情

就美术课程的特点来看,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自由创造,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因此,在课外写生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的个体差异要予以充分尊重,鼓励学生充分感受自然界中各种事物的魅力,培养学生审美情趣,让学生在课外写生中收获更多知识。在学生完成课外写生作品后,教师可以搭建一个展示平台,对学生优秀作品进行展示,以激发学生创作激情。在对学生写生作品进行评价时,教师要坚持客观公正的评价原则,以积极评价为主,同时还要运用自我评价和集体评价,以丰富学生的写生体验。例如,在围绕校园开展的寫生活动中,大部分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观察,创造出具有特色的写生作品,如风景画、拼贴画等。对于学生在作品中的艺术表现,教师应进行积极评价,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同时,学生可以互换作品进行欣赏,并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通过这种评价方式,学生对创作能够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三、结束语

总之,美术教师应充分认识课外写生教学的重要作用,并积极开展课外写生教学,以提升美术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在美术课外写生教学中,教师要制定好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制订好周密的教学计划,让学生掌握有效的观察方法,积极评价学生作品,切实提高美术教学效果,促进美术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戴冠桢.农村初中美术风景写生的教学实践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2]陆丽玉.如何加强初中美术风景写生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2018(12).

[3]李春莱.浅谈农村初中美术教学中素描静物写生的教学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8(07).

猜你喜欢

学科素养审美能力美术教学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