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师出国留学项目运行模式优化研究

2020-06-08刘霞

西部学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过程性考核

摘要:高校专业课教师研修项目是国家留学基金委为提高地方高校专业课教师业务能力而设立的项目,项 目自开设以来,反馈效果良好。以在 UCSD 访学的经历为背景,归纳总结该项目运作模式及课程安排的特点,从 教学态度、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分析了该项目对回国后开展教学科研工作的启发,认为增加体 验式教学、拓宽项目资助对象、延长项目时间、完善评价监督机制,能够为地方高校教师出国交流提供更好的学 习平台,助力地方高校国际化发展进程,提升地方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出国留学项目;多层次考评体系;过程性考核;科技手段

中图分类号:G64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20)07-0038-03

伴随着我国教育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校教师出国访学交流成为高校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高校专业课教师语言能力、业务素养及参与国 际会议交流借鉴吸收国外科研成果和多元文化的能力, 推进高校专业课程全英文教学改革的进程和高校国际化 人才培养的进度,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简称国家 留学基金委)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 加拿大不列顛哥伦比亚大学(UBC)合作开展高校专业 课教师出国研修项目①。截至 2018 年,全国已有 8 批次460 名高校教师参加该项目,并一致反馈:该项目采用整 班派出、国外合作高校统一开班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 语言培训和专业课观摩教学,对国内的教学科研有重要 借鉴意义。然而,由于项目时间仅有半年,深入的学习活 动难以开展,基于此,对该项目的运作方式、学习安排等 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完善该项目的对策建议。

一、项目运作情况

(一)“三统一”运作模式

高校专业课教师出国研修项目针对地方高校的专业 课教师语言培训和专业课教学技能提升而设立。该项目 经过高校教师所在学校、当地教育部门以及国家留学基 金委三个环节层层筛选,由国家留学基金委确定选派名 单、派出时间及在外学习的进度及内容。采用国家留学 基金委统一派出、国外合作高校统一安排班级、统一学习 的“三统一”模式。首先,“三统一”模式有利于国家 留学基金委与国外合作高校管理人员对接,方便对出国人员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全面、动态的掌握,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项目的运作效率,提升高校教师访 学质量。其次,统一学习有助于互相帮助、互相督促、互 相交流,避免了单个老师只身一人在异国他乡学习的无 助。其弊端在于刚性有余而弹性不足,访学老师的时间 都被限定在几门固定的课程上,与专业课老师交流的机 会和时间相对较少。

(二)项目运行概况

在 2017 年之前,该项目主要与 UCSD 合作(见表 1), 2017 年开始与 UBC 合作(见表 2)。项目以英语学习为 主,旨在提升高校教师的听力、口语交际和英语教学技巧 及能力,辅以专业课程观摩学习。研修方式包括集中授 课、教学观摩、专题研讨、授课实践及撰写总结报告。

备注:①语言能力培训、口语表达专题研讨、专业教学研讨均将学员分为 3 个小组(每组 8-12 人)进行。②国外合作高 校为学员提供一周或两周一次的咨询会,以集体或一对一方式 提供咨询。

1. 英语学习

以 UCSD 的项目学习为例,项目周期为当年 11 月到 次年 5 月,与当地本科生的学习安排一致,共有秋季、冬 季和春季三个学期。每天(含中午)都有课程,以达到 高效利用时间的目的。学习内容涉及发音、词汇、口语展 示和课堂讨论等,重点提高听说能力,为全英授课和参加 国际会议奠定基础。

(1)课程安排具有进阶 性。首 先,分成 ABC 班。 UCSD 基于老师们到 UCSD 后进行的英语水平测试成 绩,将老师们分为 ABC 三个小班(10-12 人 / 班),由不 同的老师讲授课程。其次,授课难度循序渐进。在第一 阶段,授课教师针对发音规则、词汇、如何展开话题讨论 以及如何做课堂展示等环节进行专项讲授,并分发阅读 材料进行课下学习巩固。第二阶段,提前布置对话、辩论 或与当地人交谈的学习任务,采用翻转课堂点评、答疑及 指导。第三阶段,期末考核。

(2)授课方式具有多样性。以发音课为例,授课教 师了解研修学员大部分的发音是英式发音后,利用 IPA 音标体系讲解英音和美音的区别,特别提醒美音具有连 读、浊化、吞音等特点,增加了听的难度。为此,授课老师 通过布置发音练习作业,掌握学员们的发音情况,并及时 反馈和纠正学员们发音存在的问题。此外,授课教师还让学员们整理生活中与当地人对话时易出错的发音,通过软件把错误的发音反馈发给她,强化学员们对发音规 则的理解。词汇课的形式主要有观看 TED、做小游戏、 新闻主播等,通过将给出的单词组成一段话的方式进行 小测试,枯燥的词汇课变得丰富生动。归纳来说,国外合 作高校的授课方式主要是翻转课堂,具体形式有课堂讨 论、体验式教学、观看音频视频、辩论式教学等。

2. 专业课观摩 观摩专业课是该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改进教学方法,国外高校在专业课授课时非常注重基础理论的 系统讲授以及过程性考核。

(1)注重基础理论知识讲授。国外专业课的讲授特 别重视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主要以系统讲授基 础理论知识为主,公式推导和原理解释是课堂的主要内 容,不会为了课堂气氛活跃而将整个课堂安排碎片化,也 不强调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在讲授过程中,学生可以随 时举手提出问题,教授当即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授 课通常是多媒体 PPT 展示和板书相结合的方式,对于需 要推导的数学公式,老师在黑板上一步一步推导,方便学 生透彻理解。

(2)多层次过程考核体系。国外高校从多个方面对 学生进行考核和评价,将学生课堂参与、课后作业以及期 末考试进行加权平均,其中期末考试也不同于国内的笔 试,学生可以在 15 个主观分析题中选择 3-4 个解答。这 种评价体系相对灵活,能够更全面地衡量学生的学习能 力和分析能力。

(3)启发式和探索式授课。授课课程中,老师一节 课讲授的内容很多,节奏很快,老师只是给学生一个框架 和思路,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由学生自主预习和课后查 阅相关的资料。

(4)开放合作的教学环境。国外高校文化的典型特 点是开放,课堂是开放的,可以随时去听感兴趣的课程, 也可以与教授交流学术问题。在科学研究方面,研究团 队会针对某一研究主题、研究框架和研究内容反复进行 斟酌、讨论、修改、完善而形成最终的研究成果。

二、项目对教学科研工作的启发

高校专业课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对回国后老师们在教 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等都方面都具有借鉴意义。

(一)优化教学环节,增加过程性考核

UCSD 的老师上课时都非常有激情,有些老师授课 讲究系统性和生动性,有些老师则更注重课堂的气氛和 知识的广度。首先,富有激情的教学态度会感染学生、传 递正能量,让学生能够更加专注的学习。其次,对学生更 加严格要求,尤其是作业的最后期限管理,不搞弹性管理,培养学生不拖延、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最后,加强对学生的过程性考核,改变单一期末试卷的考核方式, 将学生学习分解在不同的时间段。

(二)转变教学理念,调整培养方案

国内传统的教学理念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主要 听课,课前不用预习,课后很少复习,考前临时突击。其 结果是学生死记硬背却没有真正理解基本原理,不会用 所学理论去分析经济社会现象及解决实际问题。因此, 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调整教学模式和培养方案,使教师 乐教、学生乐学势在必行。国内教师可借鉴美国翻转课 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下学习教学资源,课堂上由老 师答疑解惑,由于每门课所用的课时减少了,学生的培养 方案可考虑调减总学分目标或增设前沿性课程和全英课 程,以提高学生国际化的程度。

(三)教学与技术深度融合,提升教学效果

伴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广泛应用,教师 应该将现代科技手段与教育深度融合,充分利用信息技 术的开放性和虚拟性,在大量的信息中甄选有价值的信 息,引导学生摒弃无用的垃圾信息,获取正确的、有用的 信息,将信息转化为知识,将知识转化为智慧。不拘泥于 教学场所,利用网络技术平台让学生处处能学、时时能 学。例如:可借助 prezi 制作动态课件,给学生视觉上的 冲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正是 AIDA 营销理论在教学 过程中的应用。

(四)注重学生自学,加强课堂讨论环节

小组讨论是研修项目英语学习中老师们最常用的教 学方法,小组成员针对某一个话题展开讨论,通过头脑风 暴汇集更多的想法,并在课堂上展示,一方面增强了学习 的自主性,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团队的合作意识。在专业 课授课中,更应该注重课堂讨论环节的设计,可以使用 schoology 或混合式教学手段增加与学生的互动,调动学 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由被動听课变为主动参与,提升学生 的学习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

三、优化高校专业课教师出国研修项目的建议

总的来说,国家留学基金委、地方教育厅和各高校投 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使高校专业课教师培训项目顺 利开展,为西部地区以及地方高校提高双语教学师资人 员的英语水平有很大帮助。从项目的运作来看,建议从 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调整,以使后期项目能够取得更好效 果。

(一)增加体验式教学

从项目的设立初衷看,该项目顺应国际化趋势有助 于推动国际化、复合型拔尖人才的培养。除了上述课程 安排外,建议增加体验式或情景模拟式教学。专业课教师全英授课、参与国际学术会议是拔尖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内容,然而,即使参加该项目的老师仍然对学术会议 的交流、全英授课存在强烈的恐惧心理,其原因在于培训 课程中缺乏相关的情景式训练,对于陌生的场景自然信 心不足而缺乏甘于担任国际化课程的勇气和决心。建议 国家留学基金委与合作高校进行沟通,增设课堂外的课 程,采用体验式教学,模拟国际学术会议、学生课堂等场 景,加强情景式训练,在提问、讨论、回答等环节,建议配 置情景模拟课助教,由助教参与到老师们的讨论中,可以 实时纠正老师们讨论时的发音、语法甚至讨论的思路,发 挥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情景模拟,让老师们可以克服 心理障碍,提升把控现场的能力。

(二)拓宽项目资助对象

截至 2018 年底,该项目已资助 460 位高校教师留学深造。然而,该项目主要针对 45 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45-55 岁之间的教师不仅不具备此项目的申报资格,也没有其他可以申请的出国项目,其原因在于 45 岁以上的 教师外语水平不高、学习能力逐渐下降、出国的意愿不强 等。伴随着延迟退休政策的逐渐明朗,教师工作的时间 会延长,45-50 岁的教师会成为高校的中坚力量,提高这 部分老师的国际化水平也称为未来高校教学工作中的重 中之重。鉴于此,建议该项目将申报的年龄条件放宽至 50 岁以下,一方面扩大资助对象的范围,惠及更多的教 师,另一方面也是应对教育系统职工老龄化的重要举措。

(三)延长项目时间

已有理论研究和实践都已表明,地方高校出国研修 项目在转变教学理念、提升教学能力、打造国际化师资团 队、加快教育国际化进程等方面效果显著。因此,持续推 动该项目有利于形成示范效应和良好的政策导向,助推 高校重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尤其是通过国家留学基 金委资助的项目提升国际化教学的能力。然而,语言能 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长期的学习、思考 和练习。但该项目仅仅有六个月,加之每天都有繁重的 学习任务和课后作业,真正体验国外生活、融入国外生活 的时间较少。因此,访学的老师们还未来得及深入了解 国外的文化、学习当地的风俗习惯等,甚至未能与所学专 业的教授深入探讨学术研究,就已经临近回国。有鉴于 此,建议将该项目延长为一年,强化并固化高校教师的语 言能力。

(四)完善评价监督机制

目前,高校专业课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对访学老师的 评价监督是参加提交一份学习报告,有关回国后是否将 访学期间所学应用于实际教学活动,以及教学理念是否 转变、教学方法是否改进、是否开展全英授课、教学效果是否提高等都缺少跟踪评估,缺少大数据的统计和记录,项目后期的优化和完善也就缺少依据。只有形成了项目 “监督—评估—反馈—改进—再监督—再评估”的闭环, 才能促进项目以后更好地开展,也才能发挥政策导向作 用,增加参与项目的老师学习的压力和动力,形成项目运 行的良性机制。建议国家留学基金委、各省教育厅和高 校三方主体明确责任分工,加强项目的前期培训、项目的 运行监督以及项目结束后的跟踪评估,保障出国研修项 目真正发挥提升高校专业课教师教学能力的应有之义。

注    释:

①在 2017 年之前,高校专业课教师出国研修项目的国外合作

院校是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从 2017 年开 始该项目与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UBC)合作。

参考文献:

[1] 刘春香 , 赵中建 . 从课程国际化视角看高校教师海外研修 之成效 [J]. 教师教育研究 ,2014(3).

[2] 孙德芬 . 高校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的机制构建 [J]. 教育评 论 ,2012(3).

[3] 李晓慧 . 江苏省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研究 [J].中国成人教育 ,2016(13).

[4] 史静寰 , 许甜 . 我国高校教师教学学术现状研究——基于44 所高校的调查分析 [J]. 高等教育研究 ,2011(12).

[5] 刘晓 , 沈希 . 我国职教师资培养:历史、现状与体系构建 [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 教育科学版 ),2013(11).

[6] 张闻 . 高等学校教师公派出国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J].教育现代化 ,2017(47).

[7] 刘琪 , 薛卫洋 . 美国高校学生出国留学发展状况、特征及其 原因 [J]. 比较教育研究 ,2017(4).

[8] 江波 . 国家公费出国留学工作重大改革回顾——纪念国家 留学基金委成立 20 周年 [J]. 世界教育信息 ,2017(2).

[9] 黄健 , 童康 , 张宁 , 张娟 . 高校教师海外研修成效研究—— 以“高等教育教学法(农业类)出国研修”项目为例 [J]. 中国高教研究 ,2019(6).

[10] 王帆 , 张馨月 . 高校教师公派出国研修效益评价研究—— 基于 R 校的实证研究 [J]. 北京教育 ( 高教 ),2018(9).

基金项目:郑州大学青年教学名师培育对象项目(编号:[2012]0703);郑州大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编号:2019XXJPKC069);河 南省青年骨干教师项目(编号:2018GGJS015);2017 河南省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2017SJGLX185);河南省研究生 教育改革与质量提升工程项目(编号:2017[21]);河南省高等教育改革研究与实践重点项目“金融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编号:2019SJGLX030)

作者簡介:刘霞(1978—),女,汉族,河南南阳人,经济学博士,郑州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金 融理论与政策。

(责任编辑:王宝林)

猜你喜欢

过程性考核
我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变迁逻辑
微信公众平台数字化学习的过程性考核模式研究
C语言教学过程性考核的设计与实践
《国际贸易》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实践
《大学英语》过程性考核方案探究
过程性考核在环境卫生学考试中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法学课程过程性考核方式探析
论高职物流专业包装课程开发与改革?实践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研究
高校课堂教学过程性考核的信息化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