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教学中健全学生人格素养的途径探究

2020-06-08高长龙

知识窗·教师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人格高中历史历史

高长龙

历史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了民族文明和进步,并以历史事件为依托,彰显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高中历史教师运用多种思维启迪学生,并不断优化教学方式,健全完善学生人格素养,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一、善用多种思维启迪

在教学中,基于相同历史人物或事件,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多维度思考问题,将历史人物、事件和当时时代特征相结合,使教学不脱离于时代背景,还要注重引导学生从辩证思维和客观角度来分析和研究历史史实,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理性和正确的结论。如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规模最大,也是最后一次农民起义,但最后被李鸿章和曾国藩镇压。然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这两个重要人物,在清朝大兴的洋务运动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又如在讲解到“列强入侵与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相关知识时,各国列强入侵中国,并在境内强取掠夺各种资源,严重侵害了中国人民的身心,但从资本主义角度分析得知,列强入侵中国的历史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程。从上述教学可知,历史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和人物时,应运用辩证、批判等多种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理性品质和人格素养,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二、优化课堂教学方式

相关研究指出,当前部分高中历史教师因受传统教育理念和思维模式的影响,依旧运用讲授式教学方法,致使学生被动学习,师生基本没有互动。长此以往,会消磨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历史教学效率。因而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应全面优化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主动阅读、阐述和质疑,促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中获得丰富的精神体验,并借此提高人文认知和人格素养。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讨论三民主义提出的经济、思想、政治、阶级等各种背景、三民主义基本内容,以及如何评价这项提议。在学生讨论后,历史教师可进行归纳和总结,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此同时,历史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围绕所学知识形成属于自身的情感认知。又如在教学《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文化》时,教师可以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与国外的相比,促使学生充分了解祖先的智慧,并树立传承传统文化和维护祖国尊严的思想意识。

三、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时间有限,学生难以全面且深刻地理解历史知识。对此,教师可以开展多元化实践活动,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高中历史课外实践活动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所谓研究性学习,即根据历史学科特点,结合课内知识开展研究学习活动,在研究学习中调动学生参与历史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搜集、提取、整理历史信息的能力,促使学生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课为例,首先,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结合该单元知识内容搜集相关资料,归纳和总结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健全自身人格。其次,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纪念馆、博物馆、历史遗址。我国有很多优秀的历史资源,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让学生触景生情,达到情感和知识相融的目的。如在教学《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教师可以借周末时间带领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通过史料体现出新民主革命领导人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让学生充分明白當前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和热爱生命的人生态度。

总之,历史作为一门人文性学科,在培养学生人格素养方面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教师应结合素质教育要求和新课程改革理念,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健全学生人格,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思维,提高历史教学效率和质量,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汝红.高中历史教学中健全人格的培养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2]梁瑞忠.试论中学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的人格培育[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本文系扬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学生人格完善的历史教学空间创设的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编号:G16/Z005。

(作者单位:高邮市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人格高中历史历史
以鸟喻人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评传)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