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物流专业学生自主学习状况调查与分析

2020-06-08战歆

广西教育·C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物流专业调查自主学习

战歆

【摘 要】本文以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专业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以阅读为切入点展开关于学生自主学习状况的调研活动,根据调研结果分析发现,当前高职物流专业学生对阅读的认识观念存在偏差,据此提出对策建议: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激发阅读动因,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发挥学院图书馆潜能,制定学生课外阅读的评分方法;加强校内各组织、社团对阅读的宣传力度;各学科教师合力提供阅读资源并指导阅读,营造重视阅读的氛围。

【关键词】高职   物流专业  自主学习  调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2C-0029-03

2019年8月,国家出台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把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该规划提出建设一条从新疆、西藏、青海等省区,经四川、重庆等省市,再到广西出海口,衔接“一带”和“一路”的重要陆海联动通道。该建设开辟了一条新的物流大通道,把整个中国西部与东盟甚至中东、非洲连接起来,而广西则是新通道上“海陆有约”的关键点。新的环境条件给广西物流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广西物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内涵,同时也对广西物流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探索如何培养更符合面向“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需求的国际化物流人才,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部人文课程教研室以物流专业在校学生为对象,开展了一次关于学生自主学习状况的调查活动,旨在进一步挖掘符合人才培養需求的教育元素,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为学生成长赋能、为专业教育和区域人才培养助力。

一、调查目的

自主学习指这样一种状态:学生重视个人知识、技能和人格素养等方面的自我学习和提升,在学校、专业、班级乃至宿舍营造一种重视学习、以阅读为主要手段进行自我完善与提升的良好学习氛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习行为普遍化和经常化。

本次调查围绕高职物流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状况,主要目的在于:一是了解该专业学生的学习现状及存在问题,以阅读为切入点探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二是了解学生的阅读动机、阅读习惯和阅读条件等方面的情况,分析和研究更合理的方式,以期激发和指导学生的阅读行为,并以点带面,在校园内形成一种爱阅读、会阅读的氛围,从而养成以阅读为主要形式的自主学习之风。

二、调查概况

本次调查主题:物流专业学生自主学习状况。调查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调查时间为2019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调查对象为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专业学生(从物流专业2018级和2019级学生班级中各抽取2个班,共4个班级),发出“物流专业学生自主学习状况调查问卷”80份,收回有效问卷78份。

三、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以阅读为切入点。阅读是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与知识的活动。它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是一种主动学习的过程,也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可以改变思想、获取知识。课题组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阅读的认识存在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认可阅读的重要性,但阅读的目的不明确。调查中,对于“你认为阅读是……”的回答多集中在“获得知识和技能”;对于“你认为事业对你帮助最大的是……”的回答多集中在“个人奋斗”。可见较多学生认为阅读是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手段,即阅读学习主要是为了升学、考证和求职、升职,应对社会竞争等比较实用的方面。对于“每天的业余阅读、学习时间多少”的回答选择“半小时至1小时”的占了最大比例,阅读时间在2小时及以上的较少(如将校内组织的讲座、收听新闻、观看电视节目也算阅读、学习的一种方式,才有“1~2小时”的回答)。

有学生表示,上好课、考好试即可,作业、社团活动、班团干工作、兼职和其他娱乐等活动已经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再没工夫去读其他“闲”书了。显然,他们将阅读定位成一种与工作性质相同的“任务”,而且不能获得“可见的”回报。这部分学生缺乏一个内在的动机,去促使他们在完成日常学习生活之后仍然持续进行阅读。还有学生认为,走上工作岗位之后,阅读和学习“是学生的任务,和自己的关系不大”,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一个“动机”去驱使他们主动地以完成阅读的方式来进行持续的自主学习。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说,他们并没有认识到个人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

可见,不少高职生尚未树立明确的阅读目的,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意识和习惯,缺乏自觉阅读的计划性,阅读质量不高,阅读时间不够,阅读面单一,这既不利于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知识框架,也不利于学生今后的持续提升和发展。

(二)认可阅读是自我提升的重要手段,但认为现实条件不具备。调查中,对于“阅读对个体发展”“阅读对个体影响”等问题的回答多集中在“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上,且都认为阅读是“贯穿人的一生”的。对于“你一般什么时候去图书馆”的回答多集中在3月、5月、9月、11月。3月和9月是开学季,经过一个假期的休整,学生精神状态好,学习积极性高,自主学习和阅读的状况也较好;5月和11月是国家各种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时间,大多数人愿意更多地利用图书馆等资源,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自主学习和阅读上。对于“阅读、学习中所遇到的主要困难有……”的回答,在“缺乏指导”“缺乏合适的学习平台”“缺乏良好的氛围”等方面都有着较为平均的选择率;对于“对我院图书馆藏书的看法”的回答,在“专业书少”“找不到”“内容陈旧”等选项上的分布也比较平均。而图书馆的统计数据显示: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年购进书目款数万元;学生文艺、休闲类图书的借阅量占总借阅量的近50%,专业图书的整体借阅量仅占总借阅量的20%。可见,即便学生认可阅读是自我提升的重要手段且应该“贯穿人的一生”,但现实中存在缺乏良好的阅读氛围,自主学习和阅读的持续性不够;缺乏获得阅读资源的方法和阅读指导、阅读质量不高的问题。

四、对策建议

大的环境氛围对个人的影响举足轻重。对学生而言,良好的学风能潜移默化地熏陶和感染学生,并成为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就高职院校而言,如何促进学生养成与自身认知规律相适应的、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学风,是其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从阅读切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发多种手段,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意识和习惯,营造人人爱学习的大环境,培养爱学习会学习的高职学生,是高职院校完成教育职责的重要手段。

(一)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激发阅读动因,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激励机制是一种制度化的调动客体积极性的工作系统,一经形成,可以为各种组织实现目标提供巨大的动力与保障。因此,只有建立长效的、可操作性强的激励机制,自主学习型学风才有其形成的肥沃土壤。可在学院的支持和领导下由部门自行设计阅读活动的激励制度。如确定每周一、三、五上午7:00~7:30为阅读时间(周二、四为早操时间),由辅导员负责组织和考勤;由人文类课程教师负责挑选和推荐经典阅读书目,每月定期进行阅读评选活动,评选出班级的、年级的、专业的“阅读之星”,给予相应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如此形成制度,长期执行,逐渐渗透,最终形成自主阅读、自主学习的良好风气。

(二)发挥学院图书馆潜能,制定学生课外阅读的评分方法。图书馆是“没有围墙的学校”,更是建设好学风的坚实基础,如何充分发挥学院圖书馆的潜能,使图书馆的功能最大化?图书馆可以考虑采用弹性开放制度,保证学生的课外时间有“书”可读;可以定期公布新书书目,分专业分主题进行书目推荐,开放图书资料网络查询系统等;可以设计开展一些有关如何使用图书之类的讲座或指导。通过打造良好的学习平台,提供丰富的资源,培养学生重视阅读、重视自主学习与提升,养成他们“将学习变成生活”的好习惯。

同时,制定学生在课外时间的阅读、学习和自觉提升活动的评分方法。如统计学生使用图书馆的次数、图书借阅量、参加各类主题活动的次数和活动表现等,根据统计数计算相应分数,并将此分数纳入学分计算体系。这样可以更充分地调动和利用课堂之外的校内资源,营造阅读和学习的校园大环境。

(三)加强校内各组织、社团对阅读的宣传力度。阅读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产生并不断创新发展的源泉。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阅读主体(学生)通过阅读而形成的群体性现象,表现在图书馆使用的各种统计数字上;另一方面指校内各组织为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阅读意识和阅读行为而开展的群体性阅读活动,如读书会、公益主题讲座、阅读朗诵比赛或演讲比赛、对联创作和书写比赛、图书展销活动等。

加大校内各组织对阅读行为和自主学习活动的宣传力度,有利于营造和建设爱阅读、会学习的良好学习大环境。可以指派专业教师指导和协助各学生社团设计和开展在形式和内容上都符合青年人特点的有奖比赛、表演和交流等趣味性比较强的互动活动,有针对性地对阅读进行宣传。也可以发挥教师、校友的力量,充分利用多方资源,采用实地参观、现场体验、交流座谈等多种手段进行引导和灌输,加深学生的切身体会和感受,达到触动、感染和催化的效果。学校通过宣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阅读的重要性,树立阅读是生活之必需的观念,从而使好读书、读好书形成一种风气,在营造良好自主学习风气的基础上,给校园阅读文化的持续发展带来动力和活力。

(四)各学科教师合力提供阅读资源并指导阅读,营造重视阅读的氛围。营造一个人人重学习、会学习的良好学习氛围,需要各科教师形成共识,互相支持与配合,把阅读教育贯穿于各专业教育的过程中,形成教育合力。可采用树立榜样的方法,借助榜样的力量来带动多数,形成见贤思齐、你追我赶、互相鼓励的良好学习氛围。例如,选用中央电视台第一届《超级演说家》选手—— 快递员窦立国的演讲视频来教育学生,小人物的励志故事更能打动学生。这也给教师以启示,即花更多的工夫去搜集那些学生喜欢接受的、对他们有启迪作用的资源进行推荐和阅读指导,让他们从中吸收到“营养”,尝到阅读的“甜头”,相信能帮助他们养成重视阅读、提升自我的好习惯。

总之,以阅读为切入点,激活阅读的教育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以阅读为主要手段进行自主学习,从而真正做到阅读为学生成长助力,为专业教育助力,为区域人才培养助力。

【参考文献】

[1]陈建奇.论图书馆和学习型社会[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20)

[2]毛易.论激励机制在学习中的作用[J].现代商贸,2007(12)

[3]袁晓凤,毛军旗.对高职高专院校学风建设的几点思考[J].教学改革与管理,2007(12)

[4]魏继文,彭毅.高职高专大学生学风养成:成因与对策[J].社科纵横,2015(3)

[5]金洁洁.高职高专院校阅读文化建设策略[J].图书馆论坛,2015(1)

【基金项目】2020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西部海陆新通道背景下广西物流企业发展途径研究” (2020KY42018)

【作者简介】战 歆(1967— ),女,辽宁沈阳人,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部艺文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教育、文书写作、秘书实务。

(责编 苏 洋)

猜你喜欢

物流专业调查自主学习
浅议物流管理专业的产教融合
案例教学法在物流专业中的应用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