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国内宣传工作

2020-06-08魏晋之

西部学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朝鲜战争

摘要: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宣传工作的主体是党政机关、党直接或间接领导下的社会团体和广大人民群众:战争时期宣传工作的特点是大众化、普及化和通俗化,在坚持全国统一宣传步调的基础上,不同地区的宣传又具有地域性色彩:宣传的主要目的是揭露美国侵略行径和树立志愿军正面形象。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宣传工作的影响和历史意义是,为战争胜利奠定了国内舆论基础,对国际舆论产生了一定政治影响,开创了新的战争宣传、动员模式。

关键词:朝鲜战争;战争动员;国内宣传工作;国防动员机制

中图分类号:K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20)06-0130-03

一、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宣传工作的主体

(一)党政机关

作为国家机器运转的核心,党政机关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对国内宣传工作无疑起着主导性的关键作用。在战争爆发初期,党和政府针对国内宣传舆论战线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和不利局面,果断做出决策,把握了宣传和动员的主动权。其发挥主体作用的途径,主要可以分为价值凝聚和情感认同两大类型。所谓价值凝聚,就是通过国家宣传机器和各级政府部门,自中央到地方向全社会、各阶层宣传抗美援朝战争的性质、我国参战的意义以及党在战争问题上的各项方针、政策、路线,使全国范围凝聚起抗美援朝的普遍共识和积极正能量,进而为战争的顺利进行奠定了一个价值观上的总基调。其具体的形式多样,范围广泛:机关单位、工厂、农村、街道、学校、部队都受到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几乎都是在各级宣传部门组织指导下逐步展开的。

而情感认同则是寻求在情感、态度上对正在进行的抗美援朝运动给予普遍认同。其中又以著名的“诉苦运动”为典型代表,党在执政初期,就创造性地将土地改革运动中曾发挥积极作用的诉苦运动转化为抗美援朝战争宣传动员武器。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讲,“情感是运动动员的催化剂”,党和政府正确引导和启发了广大群众诉苦的内容、主题和结果,不仅首先化解了开战伊始国内存在的消极心态与面临的迫切战争形势之间的矛盾、直接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开战,还让国家民族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在人民心中逐渐结合,提高了社会整体的政治思维能力和政治观念。

(二)社团组织

党直接或间接领导下的社会团体组织,在抗美援朝战争的政治宣传动员工作中居于有力的补充地位,其作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为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社团组织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中国红十字会,作为我国成立时间最早、影响范围最广的重要社团之一,其在整个战争宣传动员系统中的意义和价值是其他宣传主体难以替代的。党政机关针对具体问题所作出的决策部署,势必要经过一个过程才能够最终贯彻和落实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进而对于实践产生客观的作用和影响。而在这样一个过程中,社团组织所起到的桥梁和纽带属性就显得十分关键了。具体而言,中国红十字会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主要从四个方面起到了主体作用:首先,是协助党政宣传部门做好相关政策、路线、方针的宣传,使之更好地在民众心中“落地”;其次,直接选拔医疗卫生队伍奔赴朝鲜支援前线;再次,还参与动员民众积极投身于抗美援朝运动之中;最后,凭借“人道主义”旗帜,主动开展红十字外交,打破敌对势力所制造的国际舆论封锁。这些措施,从国内国外两个层面、前方后方两块战场、直接间接两种方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宣传动员活动,推动了战争进程向有利于我方的方向发展。当然,其他社会团体组织也根据各自所特有的属性和联系的特殊群体,积极地发挥着社团主体在宣传工作中的联结、沟通作用。

(三)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人民史观的核心观点。任何历史事件都不能够脱离人民群众而孤立存在,因为人民群众才是历史进步真正的推动者。毛泽东同志后来在谈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时总结道:“主要是因为我们的战争是人民的战争,全国人民支援,中朝两国人民并肩战斗。”历史也雄辩地证明,恰恰是人民群众作为基础,进而支撑起来的人民战争,才是朝鲜战场上志愿军和人民军迅速逆转各种各样不利的客观条件,逐步赢得战略主动的关键之所在。

而具体到宣传这一细分领域,人民群众仍然是作为最为广泛的主体群体而存在的,其发挥着基础性的巨大作用。因为首先国内宣传工作的主要客体或者对象是人民群众,而宣传工作最大的主体也同样是民众本身。宣传动员的效果,直接受民众对相关工作的理解和落实程度,这也就是“自己教育自己”式的自我宣传的本质内容。另外,所有的战争宣传动员工作,归根结底,它们的属性都是群众性的政治活动,没有了人民群众这一最为根本的群体的广泛参与,宣传工作只能够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无法起到战略层面所设计的预期效果。所以,人民对宣传工作的发生、发展和贯彻的影响一直都是直接的、关键性的。利用好人民群众在宣传工作中的主动性和历史首创性,对于党政机关顶层设计的落地和社团组织桥梁枢纽作用的发挥,乃至宣传动员工作的全局,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宣传工作的特点

首先,本时期内的宣传工作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导向,特别注重宣传具体形式上的大众化、普及化和通俗化。针对建国初期国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的实际情况,官方媒体如《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等都大量刊载了运用通俗语言写成的文字来进行宣传,题材包括但不限于诗歌、社论、漫画等,《文匯报》《开明少年》等报刊也采用普通民众易于接受的形式进行宣传和动员。正是相关机构在具体宣传工作中遵循了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才使得在短时间内就完成了全国范围各阶层民众的战争动员。此外,广播、电影、戏剧等新型媒介也都充当了宣传工作的先锋,它们配合传统的纸质传播媒介,全方位多领域地向人民大众进行战争动员,这些形式对“恐美畏美”的畏战心理和“避战旁观”的错误观念进行了有力的回击,并在大多数国民心中树立起了正义必胜的信心和决心。宣传形式根据实际情况而及时作出调整的务实态度,对于战争期间的宣传动员工作有着巨大的积极意义。

其次,在坚持全国统一的宣传步调的基础之上,不同地区的宣传工作又具有鲜明的地域性色彩。中国是一个疆域广阔的大国,不同地区省份之间由于历史政治、地理环境的不同而具备各自的特殊性,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国内宣传工作,将全国性宣传运动的“整体性”和各地方战争动员的“特殊性”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成为又一大特点。目前学界的宣传动员研究也基本上都是从某一个地区的具体宣传工作的发生、发展和规律总结展开的:其中主要以北京、上海、辽宁、河北、重庆、四川、广西、江西、广西等省份的宣传动员运动为代表。例如重庆地区的“宣传动员工作促进了群众政治认同的初步形成”,江西地区的宣传动员工作则主要由“网络化”“盘旋式”和“渗透性”三种基本方式和“综合性”“关联性”两个主要特点构成等。对于地方宣传工作的考察和探究,是在把握全国性宣传工作的宏观情况的基础之上,兼顾各省份的特殊范型分析,进而促进了对相关工作的全面性、整体性认识。

最后,宣传动员工作还具有揭露美国侵略行径和树立志愿军正面光辉形象相结合的特点。揭露美帝国主义侵略社会主义朝鲜,进而妄图将战火烧到中国领土的野心,有利于唤起民众的参与意识和民族意识,抛弃了对美帝国主义不切实际的幻想,指出了及时准备斗争的紧迫,回答了“为什么要打仗”的目的问题。而树立志愿军和人民军战士并肩作战的不屈精神,则对于鼓励后方发展生产、青年参军参战、人民捐款捐物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内利于国家利益至上原则的宣传。对外,则使得战争的真实性质和志愿军将士的优良作风在国际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展示,且揭露了美帝国主义才是朝鲜真正的侵略者,强调了我国抗美援朝的正义性和合法性,回答了“能不能打赢”的信心问题。这两者的有效结合,从一正一反两个不同角度,更加系统、完整地推动了宣传动员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三、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宣传工作的影响和历史意义

(一)为战争胜利奠定了国内舆论基础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不仅仅是单纯的军事层面的胜利,同时,也是成功的宣传工作和政治动员运动的产物。本时期内的国内宣传工作最为重要的影响和意义,就是直接促进了战争的最终胜利。正如前文所述的那样,党政机关、社团组织和人民群众,都积极地发挥了各自的主体作用,共同构建了一张覆盖全国的宣传动员网络,全方位、多层次地支撑着战争的进行。

国内舆论环境的稳定,对于入朝作战的志愿军将士来说,是去除后顾之忧的重要环节。面对首次境外作战的陌生战场环境、以美国为首打着“联合国军”旗号的强大舆论攻势,以及这个星球上最为现代化的军队和军事装备,志愿军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如若没有一个稳定和谐的国内舆论环境在后方支持,在如此极端的条件下作战想要取得胜利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此外,由于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国内宣传工作在积极引导舆论向有利于战争胜利的方向发展时,也极大地调动了全国人民积极支援抗美援朝的群众性运动,譬如捐款捐物、参军参战、拥军优属,开展节约运动和劳动竞赛等等。这些确保战争胜利的实际行动,都是宣传工作动员下展开和发展的。

(二)对国际舆论起到了一定政治影响

众所周知,朝鲜战争自始至终都是在由美国主导的国际舆论中进行的。由于意识形态对立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冲突,美国极力在国际上颠倒、抹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正义性和合理性,并不断造谣、诬陷志愿军为朝鲜的所谓“侵略者”,在国际上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针对这种情况,我国主要采取了两种手段予以反击:一是如中国红十字会这样的社会团体组织或者海外侨胞,利用其本身所具有的国际性,积极开展所在领域内的外交攻势,向国際社会表达我方立场,对夺回部分已经丧失的国际宣传舆论阵地、巩固抗美援朝是正义战争的事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二是用宣传工作指导下的实际战争对抗,证明了我军正在朝鲜进行的是正义战争,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极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抗美援朝战争,在政治动员下产生了较大的国际政治影响,不仅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拯救了朝鲜社会主义政权,捍卫了我国领土主权安全,还遏制了资本主义阵营在远东地区的扩张态势,为亚非拉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树立了榜样,坚定了信心,有效维护了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

(三)开创了新的战争宣传、动员模式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建国以来进行的首场大规模的局部战争,其时正处于东西方激烈对抗、两大阵营普遍冷战的世界地缘政治转型时期。对于中国自身而言,本次战争中的宣传工作亦可谓是具有“承上启下”性质的关键实践,其自身就已经是里程碑意义的历史事件了。对革命战争年代的宣传工作这个“上”来说,抗美援朝战争显然已经不再是过去那种单一的、部分领域内展开的全新宣传工作了;而对于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局部战争这个“下”而言,这场战争中所出现的许多新问题都是值得再思考和总结的。

作为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的“三大运动”之一,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战争宣传动员工作一开始就带有全面性的色彩。正如美国著名学者费正清所说,“与中国军队参加朝鲜战争相配合,中共的社会计划被强化,大规模的群众运动被发动起来,政权也比早期更加彻底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通过战争,我国的国防动员体制和战争宣传机制运用了诸多新的宣传形式,如新的传播媒介、新的动员手段等。同时,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并在此基础之上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战争宣传动员体制机制。其中的重要内容,如坚持党的坚强正确领导和群众性运动的结合,多主体、多层次、多元化动员机制,中央的统一规划和地方结合自身实际的能动执行相一致,因时而变、因势而变的创新工作方式等仍是现今国防宣传动员的核心构成部分之一。

四、小结

朝鲜战争,是世界格局巨大变动下的一场局部热战,无论对于国际还是国内来说,都是一个转型阶段的标志性重大历史事件。事实上,抗美援朝期间所进行的国内宣传工作,所依据的经验主要还是过去革命时期和国内战争年代所积累形成的,所以在战争具体实践和展开的过程之中,也曾因为宣传动员工作的不成熟或不再适应新阶段的需要而经历过一些挫折,但党和政府都秉持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原则,积极调整相关领域的战略战术,使宣传动员工作形势逐渐好转。在此期间内,受时代进步的影响,同步出现的不少全新的形式和手段,以及所积累的宣传工作经验和教训都是十分宝贵的,正是在此基础之上,我国才逐步发展、完善出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防动员体制和战争宣传机制。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一历史进程,认真总结和反思经验教训,对于我们当前和未来的国防事业,都是大有裨益的。

作者简介:魏晋之(1999-),男,汉族,四川省叙永县人,单位为湘潭大学,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

(责任编辑:御夫)

猜你喜欢

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米格走廊的浓彩一笔
美国扩大朝鲜战争的决策分析
朝鲜战争的结局为什么停在三八线
论美国卷入朝鲜战争的根源
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核政策
关于通过停战谈判结束朝鲜战争的思考
朝鲜战争是怎样打起来的?——对朝鲜战争起因、性质、责任的探讨
朝鲜战争中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秘密行动
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的有关资料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