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人工能技术条件下的国家治理现代化

2020-06-08高新

西部学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善治国家治理人工智能

高新

摘要: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为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要认识“善于治理”的人工智能,它将影响国家决策能力和国家的组织行为。良好的人工智能,即“善智”,是人工智能发展的理想状态;“善治”则是国家治理的理想状态。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推动人工智能国家治理的实践路径是:完善人工智能的应用和监管体系,构造人工智能与国家治理的有机融合,成立专门研究机构,培育人工智能的专业人才,加强政府与高科技企业间的合作互动。

关键词:人工智能:国家治理:善治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20)06-0005-03

纵观国家治理的历史,科技变革总会深刻地影响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各国也需要不断适应科技变革,进一步创新国家治理的方式。如今,人类正处于以人工智能为重要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时期,世界各国开始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人工智能对国家治理的深层次影响备受各国及地区关注,发达国家和我国都颁布了发展人工智能的国家战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发展人工智能有利于我国掌握先发优势,推动其在经济社会生活场景中的具体应用,重塑国家竞争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对今日中国而言,人工智能的发展将是赶超发达国家的历史机遇。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执政施政集体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出具体战略目标。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中提到,坚持和完善社会治理制度,要加强和创新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因此,未来人工智能将深刻影响国人,它在国家治理方面会有巨大的影响。随着实践的演进,人工智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国的国家治理,但是一些学者对其发展表示担忧。因此,本文从“善于治理”“善智”和“善治”方面,探讨人工智能对国家治理的冲击,并讨论人工智能推动国家治理的实践路径。

一、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下的国家治理

人工智能概念的首次提出要追溯到1956年的达特茅斯学院夏季学术研讨会,代表人物是约翰·麦卡锡。“人工智能的技术标志是计算技术,传感器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蓝牙技术、移动互联技术、应用软件开发技术、数字音像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光信息通讯技术、新材料技术、离散数据库集成技术等是人工智能的基本技术构成。因此说,人工智能并非是单一技术革命,是信息技术、生命科学、材料技术等跨学科技术革命的集成。”人工智能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编程使其达到模仿人类的行为动作,它的开发主要目的为使其获得人类的智能。目前,关于人工智能的研究大多数停留于教育学、技术哲学、新闻传播学等领域,而关于政治学和公共管理方面的研究较少。同时,人工智能对生产和生活方面的影响较快,但是对于国家治理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可以预见的是,人工智能的不断优化将会为中国的国家治理提供坚实的实践基础。

人工智能的发展是社会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推动着社会发展。人工智能正在一步步渗透到我们社会的方方面面。习近平指出:“当前,世界正处在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交汇点上。科学技术在广泛交叉和深度融合中不断创新,特别是以信息、生命、纳米、材料等科技为基础的系统集成创新,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驱动着经济社会发展。随着信息化、工业化不断融合,以机器人科技为代表的智能产业蓬勃兴起,成为现时代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标志。”近代以来的每一次技术革命都推动着社会的变革。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马克思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性,促使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以电力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促成了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使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实践;以微电子技术为先导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使体力劳动受到冲击,激发了脑力劳动者的创造力,使社會主义国家放弃了传统的计划经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那么,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也将会对中国的国家治理产生重大影响,开启人类社会历史的新纪元。

人工智能将转变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实现方式。以前的政府依靠其权威治理社会,人工智能下的政府治理将强化规则、法治的治理形式。信息化的时代,社会处于流动状态,传统的固定的社会治理体系将不能适应变动的社会。所以,治理模式应当具有开放性、协同性和灵活性。各个政府不应当各自为政,要共同合作,多交流治理经验。政府治理应当以科技为核心,具有规范化、标准化,并且应当调动社会不同主体的积极性。政府在治理中,要多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一些遗留问题,并确保治理过程规范化。其次,国家治理应融人世界治理中,各国政府间要合作与共赢。每个国家掌握的人工智能技术水平不一,各国的治理水平也不一致,面对全球性问题时,要学会共享,共同合作。

二、人工智能对国家治理提出的新课题

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还需要不断升级。我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当中积极抓住机遇,与前三次工业革命相比较为主动。人工智能企业、人才投入以及行业投融资规模都处于上涨态势。这表示中国正在积极参与人工智能的应用,人工智能在中国已经越来越完善。但是我国在科技应用和科技成果转换方面存在着限制性因素。那么,中国如何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国家治理领域,这是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一)“善于治理”的人工智能

“善于治理”的人工智能就是利用人工智能进行国家治理的一项系统性任务。目前我国面临的任务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人工智能在这方面具有极大的潜力。但是人工智能的使用者是否能使用好这一技术,也是其效果是否呈现的重要因素。因此,国家治理主体面临的是“善于治理”的使命。

1.人工智能增加国家信息储备,将影响国家决策能力。

任何的治理都离不开信息的支撑,国家掌握信息是科学决策的前提,而人工智能技术为国家治理提供基本的信息。可以说,信息是国家治理的筋骨。中国是一个疆域广阔的国家,加之现在社会的流动性极强。因此,人工统计的信息难以保障其完整性和准确性。其次,人工采集方式存在着人为加工的可能性,缺乏真实性;另外,以前的信息采集大多属于事后采集的方式,缺乏及时性。而国家治理需要全面性和准确性的信息,这也是国家治理的根基。因此,人工智能应用于国家治理来解决以上问题。只有国家的信息储备完备,才能做到国家的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评估过程顺利展开。目前,民意尚未充分表达,还存在一些利益群体掌控民意表达渠道。“在这次美国大选期间,双方,特别是特朗普阵营,在社交媒体(Twitter,Facebook)平台利用大量政治机器人,模拟人类用户与真实选民交流,并试图影响选民投票意向。”政策执行过程中,因各地实际情况不一致,往往容易发生政策漏洞,以致发生偏离政策初衷的现象。因此,人工智能应用于国家治理中要解决民意表达及政策落实的问题。

2.人工智能影响国家的组织行为。

以中国共产党和政府为主导的国家治理应当积极吸引其他社会组织的力量,形成有效的协同治理。有效的协同治理需要各组织之间及各组织内部的高效合作,打破各自为营的治理阻力,促成高效协同治理格局。处理好中央和地方间的关系是治理的关键因素。加强中央性,做到统筹全局;强调地方自主性,积极突破治理僵化局面,形成因地制宜的治理经验。另外,国家治理的任务不断加重倒逼国家治理主体不断创新治理路径。

因此,应用于国家治理的人工智能要解决组织间及组织内部的协同问题和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二)“善智”的人工智能

“善智”指良好的人工智能,其中,“善”是良好的,“智”则指人工智能技术。“善智”的人工智能是以人民性为核心,提高社会生产力,为人类美好生活的追求提供技术支持。技术本身具有优劣之分,而其产生的影响有善恶之分,因此,“善智”概念的提出对于遏制恶的部分有重大意义。“善智”为人工智能提出了要求:

第一,人工智能不能伤害人类,不能对人类造成威胁;

第二,人工智能不能奴役人;

第三,人不能被人工智能完全取代。

从人工智能自身出发,人工智能本身应当具有生产的安全标准,这样的话,该技术的使用者才能放心应用。在应用过程中,主体应当理性应用它,减少隐私泄露、数据垄断等滥用现象。

人工智能不应对人类造成威胁,人工智能应缓解就业问题。技术具有两面性,有利有弊。人工智能将取代人类工作,这一话题得到广泛关注。从以往的工业革命来看,这一说法并不科学。在19世纪,人类就开始担忧自动化会带来失业问题,但是经历这么多年这种状况似乎并未发生。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减少旧的工作岗位,但是也会创造出更多的新工作。但是人工智能时代与以往的替代效果貌似更加明显,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次不同,人工智能或许真的会改变整体情况。人工智能未来有很大可能取代人类的司机、银行经理和律师等。在驾驶方面,人类依靠辨识一些再现的场景,进行路况分析,而人工智能通过计算概率和模式识别进行分析,可靠度更高。有人会说,这会产生驾驶危险,但是他们处于同一套算法的一部分,同时间更新,那么因为人类沟通错误或是新的交通规则出台推广效果不好而发生事故的机率会大大降低。在进行商务谈判或者其他需要辨别人物情绪的场合,人工智能可以通过生化算法进行破译,比人类依靠直觉和经验更具有可信度。另外,在旧职业消失到新职业发展这一时期存在一个风险时期,这一时期很容易发生动荡,例如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因机器代替人力而失业的技术工人发动的卢德运动。所以,推动人工智能成为良好的技术,这需要各国执政党妥善应对这一短暂时期的风险。中国共产党以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为人民办实事,更应思考如何应对人工智能技术下的就业问题。

三、人工智能推动国家治理的实践路径

良好的人工智能,即“善智”是人工智能发展的理想状态,良好的国家治理,即“善治”是国家治理的理想状态。如何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最好的发挥人工智能在国家治理的正效应是最关键的任务。首先,要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正面效应,就要保证人工智能自身的“善”;其次,要调和好人工智能和国家治理之间的关系,使二者完美融合。

(一)完善人工智能的应用和监管体系

确保人工智能本身的“善”必须完善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加强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

首先,人类应当提升认识人工智能的能力。在全面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其优点,防范其弊端。加强对人工智能的研究,认识其弊端,提升其技术,完善其技术漏洞。“从发展民主政治来看,人由于没有很好地融人技术发展的环境才会产生心理上的疏离感。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主体性的人应该在意识中培养自己主动学习的意愿,提高人工智能技术使用的能力。这本身也是一种民主自觉性的彰显。”优化人工智能的人机交互技术,包括语音和视觉交互技术。人机交互技术能够更好地在人与人工智能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使人工智能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意图,减少冲突。完善人工智能交互中的语音识别标准,提升多种语言、专业化语言的识别能力;优化人工智能交互中的视觉交互技术,增加交互信息,提高交互信息准确性和預测性。健全人工智能的最低性能标准和最高性能标准,使最低性能标准统一在一个适度的技术标准上,满足人的生存发展需要,保护人的利益,预测风险。最高性能标准是满足产品的更新,却不被淘汰,减少资源浪费。

其次,完善人工智能的监管体系。各种组织是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和利用的主体,应当共商共建共享,集合社会力量,实现善治。建立健全人工智能的监管法律,做到有法可依,防范风险。明晰相关主体的义务和责任,譬如生产主体、应用主体和监管主体。立法者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适时更新、细化,譬如监管者在类似无人汽车技术应用中应负的法律责任。防范人工智能被利益集团利用,增加非法使用人工智能的成本,加大惩处力度。

(二)构造人工智能与国家治理的有机融合

实现人工智能与国家治理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发挥人工智能对国家治理的正效应。

第一,成立人工智能的专门研究机构,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国家治理当中。开创新的机构,例如大数据管理局。建立健全人工智能研发、应用的管理体系,由带头专家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指明方向。这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管理体系。

第二,培育人工智能的专业人才。目前,我国人工智能的专家及学者较缺乏。因为人工智能的开发、应用及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高难度的工作,所以需要动用国家的政治权力培育专门人才,不仅提升政府部门内部的人工智能认知和应用,还会扩展人工智能的影响力,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的发展。

最后,加强政府与高科技企业间的合作互动。因为当前的高科技公司垄断人工智能的部分技术,只有加强同其合作,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人工智能与国家治理的高效融合。

猜你喜欢

善治国家治理人工智能
让民法典真正成为“善治之典”
情怀
情怀
坚定走好乡村善治之路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大数据、网络舆论与国家治理
从国家治理看审计反腐倡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