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食品生物技术课程快捷式教学探索

2020-06-08陈忠正林晓蓉李斌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22期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教学

陈忠正 林晓蓉 李斌

摘要: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为大学课程的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食品生物技术作为我国高校食品学科的重要课程之一,具有课程内容多、综合性强等特点。在“互联网+”背景下,要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及网络教学资源,进行食品生物技术课程包括理论和实验教学的快捷式授课探讨,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主动参与度,提高授课教学效果。

关键词:互联网;食品生物技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22-0256-02

21世纪是高新技术的时代,以具有科学发展前沿的高新技术群应用为重要特征。生物技术在高新技术群中处于核心地位,其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及相关科学原理,按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或加工生物原料以服务人类。食品生物技术作为食品学科的重要分支之一,是食品科學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1]。但由于食品生物技术课程涉及面广、实验操作技术复杂等原因导致该课程授课效果欠佳。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及其在教育领域的蓬勃发展,给大学的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为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食品生物技术课程在这种大背景下,利用互联网尝试进行了快捷提升课程教学效果的探索,并经多年的摸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食品生物技术课程教学现状

首先,食品生物技术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涉及的学科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信息技术等众多学科内容,客观上内容多、知识点庞大、且相互交叉。要想在规定学时内全面学好此课程包含的所有知识,对学生来讲并非易事。其次,从课程设计安排角度,本课程主要面向食品学院生物工程专业以外的学生,这些学生的生物技术基础薄弱,学习起来确实存在知识理解与接受方面的困难。再次,因为国家及学校相关教学改革的需要,这本门课程由起初的必修课调整为选修课,学时由3个调整为2个甚至1.5个,导致授课学时一减再减。有限的授课时间无法满足客观的需要,导致教师上课进行“急行军”,学生听课稍不注意就把很多知识点漏掉,授课效果下降。最后,由于本门课程原理多且实践操作性强,往往需要进行配套的课程实验演绎课堂理论,但因为总学时数的限制,授课过程仅能安排零星几个实验,很多课程包含的技术本应需要配套同步实验的实际都无法开展,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往往停留在理论的水平而无实验辅助强化,造成知识消化不良,导致该课程教学效果欠佳。

二、利用“互联网+”进行快捷化的课程理论教学

1.优化授课内容,精准课堂授课。传统生物技术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但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主要源自欧美等发达国家,其带动了全球生物技术理论的革新及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因此为了把控好庞大授课内容,通过互联网技术,详细对比国内外相关大学的课程内容安排[2],结合全球生物技术产业化的情况,在课程授课中,确定了主讲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其他内容进行略讲或安排学生进行自习完成。对于难度较大的基因工程,安排较多的学时数细讲,让学生能真正消化,突出基因工程的核心作用,并以基因工程的核酸序列定向突变技术改变基因序列为出发点,案例讲解各种生物细胞,开展细胞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等研究及产业化,让学生不仅能掌握好基因工程的技术要点,并能将各大工程的内容及发展融为一体,促进授课效果的提升。

2.多维化课堂授课,多层次激发学生兴趣。生物技术课程涵盖知识面广的客观实际,侧面反映出其所包含知识点特征的多样性。根据知识点的特征进行科学安排授课,最大限度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础。互联网的便利,为授课教师充电提升提供了无限空间[3]。教师在课堂中带动学生参与的授课方法,包括多媒体、案例分析、小组讨论、问题回答、学生专题报告等多种形式,并对不同知识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在讲解基因工程的转基因安全性时,先安排学生分组进行交流探讨,然后课堂中最大限度地鼓励调动每个学生参与并大胆发言,教师当场予以归纳汇总出学生层面朴素的安全性结果。接着进行启发式的提问:基因是什么?来自哪里?本身有什么功能?结合学生的回答用PPT向学生展示生物界基因的本质。然后继续发问:自然界的基因是如何交流的?交流中存在何局限性?自此引出转基因并指出其不同于自然界基因交流的优越性,能突破物种之间的生殖障碍,实现基因在生物界的自由交流。基因进入了原本不能进去的宿主体内并工作,由此引发出我们的担心:是否会搅乱原本体内基因的平衡,是否会诱发体内基因新的突变,对外是否会出现基因的漂移进入其周边的物种,引起生态的变化,非靶标生物是否意外受害,它们对我们人类是否有毒或致敏效应等。通过连锁的问与答,在轻松的氛围下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兴趣,逐个揭示问题。因此多维化的授课方式,往往更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并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3.适度引入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及其在教育领域的渗透发展,教学改革顺势而为,大学课堂的教学也产生了极大的变革。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于2001年通过互联网技术改革课程,率先在全球倡导开放课件运动,并通过网络媒介向全世界无偿提供其世界级优秀课程资源。而2008年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即刻席卷全球,引发了大学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4]。利用名校、名师、名课的慕课资源进入课堂教学,课堂外学生先看在线教学视频,课堂上教师则组织讨论等,使知识传授在课堂外,知识内化在课堂内,使原来的课堂由教到学转变为先学后教,这种转变让学生学习增加了非常多的自由度,并且随时可以在线进行交流,这种新的授课方式一定程度上诱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参与度,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高。在食品生物技术授课过程中,针对课程特点结合互联网上的慕课资源,选取了基因工程的重组DNA技术和细胞工程的生物反应器内容引入慕课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学生反响极好,个个积极投入,经过课堂的再次探讨,对知识点掌握得都非常到位。

三、应用互联网资源进行快捷化的实验教学

生物技术课程不仅需要前沿的理论体系,更需要扎实的科学实验予以配套,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由于课程总学时数的限制,分配给课程实验的学时数往往满足不了课程的实际需求,因此为了促进课程整体的教学效果提升,对于因课时限制无法进行实验的内容,如基因的体外表达技术实验和动物克隆实验,先对互联网上的相关实验教学进行收集与评价,筛选出符合课程的优质视频提供给学生,部分安排在教学课堂进行边看边给学生讲解,并适时进行阶段总结加强记忆,部分视频安排学生进行课外自学完成并在下次课中进行探讨,使未能开展实验的内容得以在视频中观看及在课中探讨,让学生了解实验的操作过程并明白操作要点,弥补无法实验的不足。对于列入安排的实验内容,則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引入微课进行课程实验教学。经过上述精心的设计与安排,调动了学生的内在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对实验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实现了实验课的快捷化授课效果。

四、结语

食品生物技术课程内容多、综合性强,部分知识点掌握难度大,但普遍存在的授课学时数不足问题,使无论是理论部分还是实验部分都无法精心细致讲解与实践,客观上阻碍了教学效果的提高。虽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特点利用互联网技术与资源对授课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优化,部分内容还引入基于互联网的慕课和微课教学方式,对教学效果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技术的出现和原技术的更新,都必须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及时更新与补充,这促使教学必须进行不断的探索创新,使教学做到与时俱进,培养出的人才也紧跟时代的步伐。

参考文献:

[1]何国庆,张灏.食品生物技术学科建设概况[N].中国食品报, 2009-10-12.

[2]马丽媛,李杨,刁小琴,等.食品生物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8,(5):257-258.

[3]宝艳光.“互联网+”对教学组织方式变革的影响[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2):47.

[4]安颖.MOOC在中国高校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高教探索,2015,(9):38-41.

Exploration on the Fast-track Teaching of the Food Biotechnology Cours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CHEN Zhong-zheng, LIN Xiao-rong, LI Bin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42, China)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and popularization of the Internet provides a new opportunity for the reform of university curriculum. Food biotechnology,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urses in the food disciplin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ny contents and strong comprehensiveness.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et +", we must actively use the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online teaching resources to conduct fast-track teaching of theory and practice of Food Biotechnology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by stimulating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and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class.

Key words: Internet; Food Biotechnology; teaching

收稿日期:2019-12-24

基金项目:华南农业大学2013年教改课题项目“《食品生物技术》‘快捷式教学过程探索与实践”(编号:JG13053);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重点教改课题项目“微课在《食品生物技术》等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编号:JG16027)

作者简介:陈忠正(1974-),男,江西玉山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食品生物技术、茶叶精深加工;林晓蓉(1986-),女,广东澄海人,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食品纳米技术、茶叶精深加工。

猜你喜欢

互联网+互联网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醒醒吧,为什么你玩不好“互联网+”?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