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起步作文”如何、从何“起步”
2020-06-08蒋岭
蒋岭
许多家长、朋友在孩子刚处于三年级起始阶段时,就开始着急:孩子作文怎么写不好?怎么一考试作文就扣分呢?如何补习作文呢?
这是家长、朋友们对于“写作”教学的不了解,情有可原。可是,我们许多的老师居然也做了许多与教育教学规律相悖的事情:三年级起始阶段就开始要求孩子们作文要写具体,写详细;还有的要求孩子写多少多少字数,否则就罚抄作文一篇。
更有甚者,某些区域统测、抽测等形式的考试后阅卷时,教研员或阅卷教师对于三年级起始阶段写的作文做出了“作文批改要求”。
那么,我们如何看待三年级的这些所谓“写作”呢?
一、起于“课标”,终于“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写作”有这样的表述:关于“写作”的目标,第一学段(一、二年级)定位于“写话”,第二学段(三、四年级)开始“习作”,这是为了降低学生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我们要注意“定位”与“开始”。
定位,即确定方位,确定或指出的地方。也就是在某一个学段,“写作”时有明显的要求,这个要求是与学生的生理发育、心理发育相互一致的,而非凭空捏造的。凌驾于这两个“发育”之上的要求都是“揠苗助长”的方式、方法,最终“不得善终”。
开始,即一事物(事情)的起始阶段。这里很明确说及这样要求的意义:这是为了降低学生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孩子们从“写话”(一两句、多者就是几句连贯的话)忽然间来到了三年级的“习作”(是一种“段”的训练),他们的内心是茫然的,这与孩子们的知识积累、认知暂时是“隔离”的。如果“硬着陆”(强行写作),孩子们内心会有恐慌,这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背道而驰。
短期看,孩子们每到“写作文”就头疼,就焦虑;长期看,孩子们对“写文”丧失了“兴趣”,谈“文”色变。
如何才能有效地“习作”,这一定要参看《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具体要求: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针对以上的“要求”,我们可以逐一把握“关键词”就能知晓“操作”的力度是怎样的,也能指导学生实际的“习作”。
第一条:“乐于”就是快乐,自己愿意,这是一种心理层面的,“增强”“愿意”是在“乐于”的前提之下形成的。
第二条:“观察”为先,“不拘形式”类似于“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的状态。同时,除了“看”之外,还需要“听”“想”“注意”(也就是自己内心有一个分辨,这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一年级下册的“新奇、有趣、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等内容(即素材)。这条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观察”,形成“收集素材”的能力。
第三条:“能”是基于上述两条,并且做好“简短”即可。
第四条:“尝试”也就是“试一试”。试什么?“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里讲述的就是“学以致用”,提醒每一位教师要教会学生“一课一得”“一课一练笔”。这是基础。
第五条:“学习”,不是“会学”。“根据表达的需要”,这是需要训练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学会“说话”与“写话”,从而能有一个“自我分析”能力。
第六条:这是一个数量的要求,不是字数的要求。如果平时有了“一课一得”“一课一练笔”,何止16次?
如何对三年级学生的“习作”做出正确的评价呢?《语文课程标准》里也有明确的要求:
写作的评价,应按照不同学段的目标要求,综合考查学生写作水平的发展状况。第一学段主要评价学生的写话兴趣;第二学段是习作的起始阶段,要鼓励学生大胆习作;第三、第四学段要通过多种评价,促进学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对于作文的评价还须关注学生汉字书写的情况。
第二学段的要求很清晰地写着“鼓励学生大胆写作”。为何要“鼓励”?就是不让学生谈“文”色变,让他们心理上“乐于”,这点十分重要。
所以,作为教师也好,家长也好,还是出卷人、阅卷人,甚至于教研员,都要十分清楚,如何评价“习作”。
二、起于“教材”,终于“练笔”
综上所述,三年级是“写作”的一个基础阶段,也就是“开始阶段”,类似于婴儿学习走路、学会说话的阶段。所以,我定义为“起步阶段”。
对于孩子们从“说话、写话”转到“习作”,这是一个很难的过程。难在哪里呢?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1.孩子们的语言积累不多(这主要是从文字的表达层面上来说)。2.孩子们的生活阅历不多(这主要是从“写作”素材层面上来说)。3.孩子们的知识架构不全(这主要是从“谋篇布局”层面上来说)。
那么,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最为简单的一点就是:实践。
实践,简单地说就是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教会孩子们“实践操作”,无论是知识的积累,还是语言表述的能力,甚至于是“布局”的安排,等等,都要親临实际。反之,脱离了“实践”,一切都是假、大、空。
如此“实践”的话语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有体现——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如何提升“实践”能力呢?上述的话语中说得清楚、明白: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这样的“提醒”就是告诉我们:“实践”的第一步来源于教材。“多读多写”的“写”指的就是“练笔”,统编版教材三年级上册从开始课文课后题就设置“练笔”:
《大青树下的小学》:你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同学们在学校里做些什么?选择一个场景说一说。
《花的学校》:“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你喜欢这样的表达吗?请你照样子写一写,如,“清风一吹,他们……”“蝴蝶一来,他们……”。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多美的发现啊!你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吧。
《秋天的雨》:想一下,秋天的雨還会把颜色分给谁呢?照样子写一写。
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读课文的过程中,你有没有猜到后面会发生什么?和同学交流。
《搭船的鸟》:读下面这段话,注意加点的词语,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
《金色的草地》: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事物是变化着的。如,向日葵会随着太阳转动,含羞草被触碰后悔“害羞”地低下头……你留意过哪些事物的变化?和同学交流。
《富饶的西沙群岛》:从下面的图中选择一幅,写几句话。
《美丽的小兴安岭》:你的家乡哪个季节最美?为什么?写一段话和同学交流。
《大自然的声音》:你听到过哪些“美妙的声音”?试着写几句话和同学交流,如“鸟儿是大自然的歌手……”“厨房是一个音乐厅……”。
……
为什么有如此之多的“练笔”要求?目的就是从“教材”(编者)角度加强“练笔”训练,达成“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的目的。
如何能“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呢?就是在“照样子”的过程中,运用已有的“语言文字”的积累进行“模仿”,达成“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的目的。
三、起于“借鉴”,终于“模仿”
三年级让学生开始“作文”,只是这个“作文”是一个起步阶段,所以称之为“习作”,即养成学写作文的习惯。这样的理解告诉我们: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我们所需要的是慢慢地“养成”,并不是一蹴而就,更不是让他们立刻拥有“写作技巧”,成功地品尝到写作成功的喜悦。
教学,如果不定位这个目标,那么学生的“写作意识”会在这一个阶段被扼杀,甚至消磨殆尽。把握年段的“写”的整体要求,是至关重要的。如何真正地去理解三年级的“习作”,有必要再做进一步对“关于习作”的阐述。
三年级的“习作”以“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践、体验”为宗旨。
“贴近学生生活”就是要注意激发三年级孩子的兴趣,同时还要注意他们有怎样的认知(注意:不是“认识”)。当然,对于学生“习作”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实践”“体验”。写作素材都是来源于生活,没有了生活的积累,只能是编编造造,没有生气,也没有活力,更谈不上表情达意(因为缺失了情感的“体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套用到这里来说,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实践是写作灵感的唯一标准。”
在内容安排上富有儿童情趣,在呈现形式上力求灵活多样,在操作练习上提供多种选择,在习作评价上强调要求适度。
这里将“习作”的整体框架的“点”的要求全部讲述了出来:内容、形式、操作、评价。有对学生的,有对教师的,但主要还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内容”是取材,是学生自己选择什么方面,也就是要自己觉得有趣、好玩,否则会形成“干巴巴”的局面。
“形式”是写作的形式,是从哪个方面去观察、去说解。对于三年级孩子的“习作”,最先注重的应该是学生自己有所选择(内容),接着要有自己的观察顺序,要有自己的观察角度,要有自己的观察构思,要有自己的说解主次。
“操作”是动手。这与前面所说的“实践”是一致的。将自己看到的记录下来,就是“实践”;将自己说的记录下来,就是“实践”;自己附带着“创作”,就是“实践”。小学生的习作也好,写作也罢,都是属于“实践”。“实践”的最初形式来源于哪里?借鉴。所以教材的课文便是一篇篇最好的例子。
在说、写的基础上,将自己写的与“例文”进行对比,或者是与伙伴们的“文”比较,都是属于“评价”。
这样的一个程序的“走”,是由借鉴到模仿,再到习作。
由实践回归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