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基层”书法建设

2020-06-08曹钰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基层问题

曹钰

【摘要】谈基层书法建设问题之前,首先明确两个概念,一个是“基层”概念,一个是“书法建设”概念。所谓基层,是以国家行政区域为单位划分的,分为三个层面:国家层面的书法建设是书法的“上层建设”,省级层面的书法建设是书法的“中层建设”,而地市级及以下层面的建设就是书法的“基层建设”。而“书法建设”分为三个明确而具体的内容,即“书法教育”建设、“书法理论”建设、“书法创作”建设。对基层书法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基层 书法建设 问题

书法随着中国文化的复兴也跟着不断复兴,书法的“上层建设”已经趋向于完善。书法教育建设方面,已经有130多所高校开设书法专业,并且书法进入中小学的计划也按部就班地推进中,中国书法家协会对书法教师培养与对大众书法扫盲的行动,也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而书法理论建设方面,《中国书法史》《中国书法理论史》等专门的著作不断出版,关于“中国”开头的书法的大的理论各方各面的研究都已经基本成型,已经呈现出广和深的双重特点。书法的创作建设伴随着由中国书法家协会组织下的各种书法展览的完善而不断完善,以十二届国展为例,对比20年前的书法展览,虽然不能说今天创作的“高峰”比20年前书法创作的“高峰”要高,但是可以说今天书法创作的整体水平相比20年前有着明显的提高。

一、中、高层书法建设的“统一性”和“同一性”

书法的中层建设一般是对书法的高层建设有着完整的追随的,中层建设不断对高层建设的方法进行效仿和补充。以书法理论建设为例,高层建设的书法理论着眼点是以“国家”为单位,而省级书法的理论建设一般是以“省”为单位,近年出版的《岭南书法史》等省级层面的书法理论就是对书法高层建设的效仿和补充。

在建设方法的“统一性”之外,高层书法建设又是和中层书法建设一些方面又是有“同一性”的重叠部分。如从高校教育等一些方面反过来说,高层书法高校的书法教育的定义并不是说特指教育部管理高校,而是国内所有高校,那么国内所有高校就包含了中层,即省级行政单位管理下的高校,所以在某些点上,二者是同一个问题。

二、基层书法建设的问题

看似基层书法建设和中、高层书法建设的关系和中层书法建设与高层书法建设的关系一样,其实并不是这样。基层书法建设与中、高层书法有些方面并没有“统一性”和“同一性”的关系,它虽然也有着对高层面的书法建设的效仿和补充,但是一些问题却独立存在,不能完全追随,就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问题。下面从书法建设的三个核心一一说明基层书法建设的特殊性。

1.书法教育。书法教育一般包含三个方面,即中小学书法教育、高校书法教育、群众书法教育。在基层中小学书法教育中面临着两个“不足”,专业教师的不足、书法教师编制的不足。虽然如上文所说,今天全国书法教育的成果显著,有130多所高校开设书法专业,每年毕业书法生过万人。但是这个“成果显著”,首先是相对来说的,今天相对于过去成果显著,过去每年数万专业书法生都没有;其次是整体来看的,放在全国整体来看虽然显著,但是一平均到地方就显的人员不足。即使人员相对来说足够的一些地方,又因为没有那么多书法教师编制,许多书法专业生毕业就面临着改行的问题。

而地方高校书法教育和地方中小学书法教育面临的问题有着相似的地方,就是“不能平均”,即在今天并不是每个市都有一所高校开设书法专业。

地市层面的群众书法学习班往往面临着生源少,生源持久性不长,生源深入性不够的问题,因为希望深入学习的群众往往都流向了中高层的书法学习班,于是群众书法教育在地市层面的基层大都普及容易深入难。

中小学校园书法教学建设力度不足,基层走出去的书法高校优秀生源不回地方,而基层的群众书法生源都流向了中高层学习班,书法教育问题在地方上就变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好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不断流失,不能深入持久教学的情况下,好老师也就没有了教学的兴趣和动力,也就不断流失,好老师不断流失学生更不在地方学习。于是,基层书法教育变得真空,尴尬,在办和不办之间左右为难。

2.书法理论。基层研究资源的不足是个区域问题,也是个意识问题。所谓区域问题,是指中国书法的研究资源并不是平均分布在每一个地市级单位下的区域内,有些区域的确不容易找到和书法相关的研究资料。所谓意识问题,是指在有些带有社会学性质或者谱系学性质的书法研究资料在当地并不容易有意识的保存。如笔者曾收集本市的民國书法家资料,发现远远比想象中的要少,收集难度比想象中的要大,就是因为有意识保存资料的人比较少,因为时间问题研究资料造成了很多流失和浪费。而研究人员不足,一部分原因和上文的基层书法教育的真空有关,一部分原因和地市级的书法类科研立项指标少而难有关。这两者造成了基层书法研究在今天的缺失。

3.书法创作。之所以把书法教育放在三个建设核心的首位来谈,就是因为基层书法教育的真空,让基层书法创作也不能进入深化。地市书协举办的展览往往很难发掘到新人,有时候像是一个“内部游戏”,甚至有些地市级书协展览作品的征集都出现了困难。

今天的大部分书法创作在基层建设中还处于建立“广”的阶段,没有进入到“深”的阶段。

三、针对上述问题的解决办法

针对于基层书法建设的出现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以书法教育为根本,书法研究为重点,书法创作为核心三位一体的发展,让教育给研究和创作打下基础,研究和创作反作用于教育。

首先,为书法专业人士争取更多的对口岗位,能让专业的学习无后顾之忧,也能吸引更多的人才留在基层;其次,群众书法培训方面,应该不定期的多引进国家层面的专家来地方做不定期的短期培训,让国家和地方“流动起来”,互相带动,消除地方和中高层的培训差别。

关于书法的理论研究应该在当下注意保存收集资料,古代资料缺失的情况之下,可以做当下的社会学书法研究,谱系学书法研究,不要把研究的眼光局限在古代、书法史论等单一的方面,多做交叉学科和当代的书法研究,这样既能产生切实的研究成果,又可以为以后的研究者提供第一手资料。关于书法创作方面,应该有三个圈子的意识:

第一个圈子是大圈子,在书法教育没培养出来新生书法力量之前,应该多做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基层交流展,形成一个大的城市之间的交流圈,让城市之间的书法交流带动本市群众书法的积极性。

第二个圈子为本地圈子。本地书法创作要形成一个良好的圈子气氛,要形成定期的作品点评和交流机制,达成相互促进的书法进步目标,在批评之间共同进步,把一个一个小的雅集做成一个一个质量高的书法研学会,让基层的书法精英进一步再精英化。与此同时,小圈子中间多举办有质量的学术展览,展览要体现出学术性、目的性、连续性。

第三个圈子是帮扶圈子。形成一个对新生力量的发掘圈子,让书法家对于书法爱好者进行有目的性的指导,在书法家有目的的指导之后进行有目的性的连续的展览,展览的重点在于连续性下的质量性,不在于第一次展览的质量有多高,而在于连续性培养之后的质量,通过这个圈子大力开发群众学习书法的热情。

三个圈子分别代表了外来力量,本地精英力量,和本地预备力量,在三个力量之下开展书法的学习和创作活动,以期达到繁荣、提高的目的。

四、结论

基层书法建设是中上层书法建设的一部分,但是因为各种问题,今天的基层书法建设还在发展之中,不像高层书法建设那么完善,所以需要每一位基层书法家协会负责人和基层书法家进行不懈的努力,共同为书法事业的发展尽一份力。

本文作者系山东省书协副主席、菏泽市书协主席。

猜你喜欢

基层问题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基层在线
“基层减负年”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基层减负并非无度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