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的高中生物学选修课程设计与实施

2020-06-08段娜

中学生物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实施方案校本课程课程设计

段娜

摘要:介绍了以现代生活应用中的“急救措施”模块为主题的校本课程设计、实施方案及取得的初步效果。

关键词:新课标;课程设计;急救措施;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B

1课程及学情分析

校本课程由于其校本、生本特点而符合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的教育本质和在此理念下应该具有的课程实施方式。高中生学习现代救护技能和突发事件紧急逃生应急处理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开设《生命急救》校本课程,意在向学生普及生活中突发危急情景的自救和急救知识方法。学生需要对人体结构、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生物学原理有一定的背景认知。高中生通过生物学必修课程的学习,己具有基本的知识储备。

2课程目标

①通过学习讨论,说出生活中突发情况如电梯事故的自救和急救方法。

②运用物理模型,正确进行心肺复苏和气道异物梗阻海姆立克急救操作,能够运用绷带和三角巾对生活中常见创伤进行包扎、止血等处理,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从容应对。

③通过模拟情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会用科学探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④通过校内外教师、专家讲解和师生交流,增强珍爱生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的意识;践行普及急救知识、科学理性救人的社会责任。

3课程资源开发

3.1校外资源

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开发和利用视频、中国慕课大学先修课(MOOCAP)等网络资源。另一方面,开发校外专家、家长资源。可邀请中国红十字协会专业师资为开课教师进行培训,确保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开发本地校外资源,邀请本地消防支队教官为师生培训讲解消防安全中的自救和急救措施;邀请从事医生职业的家长进课堂开讲。

3.2校内资源

开发校内实验室资源,为课程准备心肺复苏模拟假人、绷带、三角巾等基本教学用具。开发校内教师资源,邀请学校安全处教师为学生讲解消防器材的使用,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练。确保学生人人动手操作,学会正确使用生活中常见的消防器材。

3.3学生资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开发学生资源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课程开设之前,教师通过学情问卷,了解学生对课程学习的需求,有针对性的设计课程内容。开课过程中,收集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和收获,并反馈到课程的设计中,完善课程结构。师生共同讨论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从学生视角设计可行性强的思路和方案。

4课时安排

本课程设计方案适用于高一、高二年级。每周2课时,共18讲内容。课程内容包括:课程概述;“120"紧急呼叫;踩踏事件自救逃生;电梯逃生:地震逃生急救:徒手心肺复苏;溺水自救及急救;大巴车事故自救及急救;消防器材实操练习;急救药物的使用;心肌梗塞急救;气道异物梗阻的急救方法;止血;包扎;煤氣中毒急救;烧烫伤的处理;动物咬伤急救;急救知识竞赛,操作考试。

5课程实施

5.1采取翻转课堂方式讲解

教师搜集案例、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源并进行整合,以课堂授课形式进行讲解。同时,微课、MOOCAP被引入课堂,并逐渐以其短小精悍、方便高效的特点成为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翻转课堂方式教学打破传统课堂的局限,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5.2教师演示,学生操作练习

现代救护基本技术需要学生动手进行操作练习,教师首先示范,学生分组利用模型教具进行练习、交流操作要领,在师生讨论和实践中掌握技能。以徒手心肺复苏急救技术(简称CPR)为例,教师首先用游客在景区成功用心肺复苏技术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热点新闻导入课堂,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接着,结合人体解剖结构图介绍心脏结构及功能等基础知识,引出心脏骤停短时间内对人体的危害,帮助学生认识到黄金4min的重要性。学生带着好奇学习心肺复苏技术微课,然后教师演示,师生讨论总结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创设生活中见到有人晕倒的情景,学生分组利用假人模拟操作练习。最后,学生提出学习中的困惑,教师进行点拨,师生交流学习心得,进行课堂小结。

5.3开展“生命急救”主题学习活动

教师结合社会热点,开展乘坐电梯、大巴车安全教育活动,踩踏、溺水、地震自救急救措施系列讨论活动;依托“119消防宣日”开展消防器材实操练习及火灾逃生自救急救演练活动;通过系列讲座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夯实所学专业技术,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突出课程的实用性;进行科普知识宣传活动,选修本课程的学生担任起所在班级和家庭的安全员,并通过手抄报、海报等形式进行急救知识宣传,在广大师生中进行交流学习,增加课程的影响力和服务性;利用假期开展父母职业体验活动,达成课程目标的同时,增强亲子交流、加深学生的职业认知。

5课程评价方案

根据课程标准关于选修课程评价方案的要求设计评价方案,对学生学习和课程设计进行较为全面且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本课程评价方法多样,总体来说,从理论和操作两方面进行,各占期末总成绩的50%。

理论评价包括课堂测验、课后作业、知识竞赛三方面。课前进行3min小测,对上节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小测成绩按15%计入期末总成绩。课后作业形式有绘制急救措施宣传手抄报、制作海报、书写科普知识宣传小论文及课程总结等,教师对作品进行打分,按15%计入总成绩。在最后一节课开展急救知识竞赛活动,小组合作完成,按照竞赛成绩排名以组为单位给出分数,最后得分按20%计入个人总成绩。

操作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对徒手心肺复苏急救技术掌握程度,需要2课时完成。主要内容是创设真实急救情景,学生逐一进行操作考试。教师和全班学生根据操作要点进行打分,通过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结合得出操作考试成绩。

6课程效果总结

《生命急救》课程活动设计和实施过程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学校教学计划进行,着力创设让学生人人动手操作的环境,普及了生命急救知识、急救技术,帮助学生学会科学自救和救人的方法,达成了课程目标。

猜你喜欢

实施方案校本课程课程设计
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下周分红派息实施方案
下周分红派息实施方案
黑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基于自动化系统的PLC课程设计
开放大学课程设计与资源开发